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道德經》中老子吿訴了我們打開“眾妙之門”的方法了嗎?

《道德經》中老子吿訴了我們打開"眾妙之門"的方法了嗎?

當然是有的。

"眾妙之門"指的是什麼?看原文: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 欲以觀其妙, 常有, 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 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書中另一句話是這段話的呼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是最高本體, 是終極真理, 它是“無”的存在。 這“無”並非空無, 而是無中蘊含著有。 無中生有, 有又複歸於無。 無和有不斷轉換。 無和有, 雖然名字不同, 但本質相同, 其實都是“道”的體現。 這對普通人來說, 它很玄。 但它就是“眾妙之門”, 就是“道”之所在。

所以, 打開"眾妙之門"的方法, 也就是通往“道”的方法, 其實也就是悟道、得道。

怎樣才能悟道、得道?

《道德經》告訴了我們一個方法、一條路徑。 那就是:“無為而無所不為”

只有無為, 才能無所不為。

無所不為, 便可通向大道, 最終打開“眾妙之門”, 悟道得道。

如果有為, 只能是對某一樣東西有為, 無法做到什麼都有為。 這樣一來, 就會局限于某樣方東西上面, 局限於具體事物上面, 局限在世俗的層面, 做不到什麼者可以為的程度。

這也就是孔子推崇的“君子不器”。

在《論語·先進》中,

孔子的門人在一起暢談志向。 子路、冉求志在主持政事, 公西赤志在主管禮樂。 而曾皙的志向, 竟然是去野外吹風、玩耍。 偏偏孔子最喜歡曾皙的這個志向。

於是, 在《傳習錄》中, 王陽明的弟子問陽明先生這是怎麼回事。 王陽明回答說:子路、冉求、公西赤這三位,

意圖太明確, 傾向性太強, 這樣就會偏執, 顧此失彼。 曾皙沒有這樣, 他符合《中庸》中所謂的“素其位而行, 不願乎其外。 素夷狄, 行乎夷狄。 素患難, 行乎患難。 無入而不自得矣。 ”前三個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才, 而曾皙是“君子不器”的通達之人。

孔子當然也喜歡有用之才, 但他更欣賞看上去無用的通達之人。

在孔子看來, “君子不器”, 就是沒有什麼明顯的固定特長, 似乎無用, 其實是大用, 是“無用之用”。

這“無用之用”, 指是當掌握了萬事萬物根本原理和方法以後, 看上去不會在某一個事物上特別有用, 但它會在所有的事物上發揮作用。

這就像漢高祖劉邦所說:“夫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 撫百姓, 給餉饋,

不絕糧道, 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 戰必勝, 攻必取, 吾不如韓信。 此三人者皆人傑也,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陽明先生的回答, 和孔子相通, 孔子也和老子相通, 認為:無用(注意:這是指掌握了根本原理和方法的“無用”, 並非真的無用)即大用, 無用是通向“道“的途徑。

正因為孔子懂老子,孔子才會如此總結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一生,15歲就開始不斷地、努力地學習,學習各種知識,學到30歲,各種知識已經通達;學到40歲,達到不惑的境界。

為免誤讀,這裡要特別強調:無為並非不做,更非不能。無為的境界,是需要通過終身努力學習,才能達到的。所以,孔子的一生,15歲就開始不斷地、努力地學習,學習各種知識。同樣,君子不器,並非君子不能,更非君子無能,而是君子基礎扎實,通達多樣。

不惑的境界是什麼境界?是通達了人世間的一切的境界。這之後,就要從有用轉為無用,踏入天道的門檻,開始走向更高的層次。接下去一路走,到50歲,就悟道了,“知天命“了。悟道以後,還要修,這叫”悟後起修“。

這時候的境界,是六祖慧能第一次聽《金剛經》而悟道的境界。之後,六祖慧能就開始“悟後起修“,又修了十多年,才真正開悟,出來傳道。

孔子悟後起修,一直到70歲,從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規矩,已是無用之大用,以“無為而無不為”,打開了“眾妙之門”,真正開悟,功德圓滿。

孔子以自己一生的經歷,告訴世人“無用而大用“、”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這道理,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多次作了解釋。

有一次,王陽明在回答弟子提問時,說:如果你把色、財、名、利等想法都消滅了,剩下的就只有心之本體,怎麼還會胡思亂想?這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自然可以“發而中節”,自然可以“物來順應”。(原文:“汝若於貨、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盜之心一般,都消滅了,光光只是心之本體,看有甚閑思慮?此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發而中節’,自然‘物來順應’。“)

“未發之中”便是無為,“發而中節”便是無不為。

陽明心學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只有無用、無為,才能消滅色財名利諸多雜念,才能悟到這心之本體。心之本體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悟到心之本體,就是打開“眾妙之門”。

正因為孔子懂老子,孔子才會如此總結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一生,15歲就開始不斷地、努力地學習,學習各種知識,學到30歲,各種知識已經通達;學到40歲,達到不惑的境界。

為免誤讀,這裡要特別強調:無為並非不做,更非不能。無為的境界,是需要通過終身努力學習,才能達到的。所以,孔子的一生,15歲就開始不斷地、努力地學習,學習各種知識。同樣,君子不器,並非君子不能,更非君子無能,而是君子基礎扎實,通達多樣。

不惑的境界是什麼境界?是通達了人世間的一切的境界。這之後,就要從有用轉為無用,踏入天道的門檻,開始走向更高的層次。接下去一路走,到50歲,就悟道了,“知天命“了。悟道以後,還要修,這叫”悟後起修“。

這時候的境界,是六祖慧能第一次聽《金剛經》而悟道的境界。之後,六祖慧能就開始“悟後起修“,又修了十多年,才真正開悟,出來傳道。

孔子悟後起修,一直到70歲,從心所欲而又能不逾規矩,已是無用之大用,以“無為而無不為”,打開了“眾妙之門”,真正開悟,功德圓滿。

孔子以自己一生的經歷,告訴世人“無用而大用“、”無為而無不為“的道理。這道理,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多次作了解釋。

有一次,王陽明在回答弟子提問時,說:如果你把色、財、名、利等想法都消滅了,剩下的就只有心之本體,怎麼還會胡思亂想?這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自然可以“發而中節”,自然可以“物來順應”。(原文:“汝若於貨、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盜之心一般,都消滅了,光光只是心之本體,看有甚閑思慮?此便是‘寂然不動’,便是‘未發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發而中節’,自然‘物來順應’。“)

“未發之中”便是無為,“發而中節”便是無不為。

陽明心學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只有無用、無為,才能消滅色財名利諸多雜念,才能悟到這心之本體。心之本體也就是老子所說的“道”。悟到心之本體,就是打開“眾妙之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