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時代企業應做生態文明建設先鋒

把握十九大報告精髓 貫徹全新責任理念

十九大賦予了企業社會責任新方向、新內涵。 企業應該把握報告精髓, 做新時代的新企業, 做貫徹新理念的企業, 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鋒企業, 做解決民生問題的生力軍企業。

做新時代的新企業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許多歷史性的重大論斷, 重新定義了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方向。 企業應該深入學習, 從宏觀視角把握企業發展所處的時代背景、時代要求, 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新企業。

新時代的新企業, 是社會主要矛盾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

重新定義了企業存在的理由和發展方向, 即:作為經濟組織, 企業應該最大限度地考慮如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如何改變企業自身所處產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並為之採取行動。

這樣的企業, 才是符合新時代特徵的企業;這樣的企業, 也才是最具可持續性的企業。

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 很重要的一點是明確“可持續發展背景”。 十九大報告的重要論斷, 也為企業提供了明確的可持續發展背景。

做貫徹新理念的企業

作為新發展理念,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在十九大報告中, 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14條基本方略之一。 國家新發展理念也是企業的新發展理念。

在十九大報告第五章“貫徹新發展理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 “努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 這也是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 定義了企業發展方式。 目標中, “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是指企業自身發展方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是指企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所涉及的各利益相關方公平, 綜合考慮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企業貢獻改變“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成效, 應以是否有助於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目標衡量。

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鋒企業

“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在十九大報告中集中論述了三次。 在五年發展成就中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在14項基本方略中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第九部分集中論述: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建設美麗中國。

企業和生態文明建設密切相關。 十九大報告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 特別強調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闡明了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關係。

企業要發揮生態文明建設的先鋒作用, 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1、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2、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3、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4、資源全面節約和迴圈利用;5、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6、提高污染排放標準, 強化排汙者責任, 健全環保信用評價、資訊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7、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8、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9、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10、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11、參與全球環境治理,

落實減排承諾, 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貢獻。

做解決民生問題的生力軍企業

十九大報告格外關注民生等問題, 對於企業明確重要的社會責任領域、支援社區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十九大報告第八章“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指出,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要“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 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

在這一章中,

著重在七個領域進行了闡述, 其中與企業支持社區發展、解決民生問題有如下內容:1、在“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中, 企業可以多形式、多管道支援各類教育的發展目標;2、在“提高就業品質和人民收入水準”中, 企業應支援就業、創新, 注重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推動“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等;3、在“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 企業應保障自身參與社會保障體系, 可以支持社會救助體系, 支持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等;4、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 企業扶貧工作要“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 為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做到脫真貧、真脫貧”貢獻企業力量;5、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 企業可以支援“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 企業要落實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企業還應積極支持應對老齡化。

企業要落實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企業還應積極支持應對老齡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