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環保嚴查會是一陣風?涪陵榨菜、安琪酵母、老乾媽告訴你:不可能

2018年1月1日, 新環保法正式落地。 巧合的是, 涪陵榨菜、安琪酵母先後與環保問題擦肩, 新專案暫停的暫停, 排查的排查。

環保強壓之下, 調味品或將全面漲價、產業升級也是必然。

調味品商界(ID:twpsq0909)預測, 未來調味品產業上下游企業將呈現兩極分化趨勢, 各自命運也相差天地。 小企往往“求生不得, 死有不甘”, 大企業則會賺得盆滿缽滿……

■ 調味品商界|松露 發自 河南鄭州

1

或因環保問題, 國資委叫停涪陵榨菜7.6億新項目

上個月的25日晚, 深交所上市公司“涪陵榨菜”發佈公告, 稱其擬以自有資金約7.6億元在遼寧省錦州濱海新區投資建設的年產5萬噸蘿蔔食品生產線專案,

暫停實施。

理由是, 在落實該專案的過程中, 涪陵榨菜發現錦州濱海新區暫不具備實施該項目有關事項的條件。 於是, 涪陵榨菜的實際控制人重慶市涪陵區國資委, 明確要求暫時停止實施該專案。

事後,

涪陵榨菜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 此次項目暫停主要是因為環保方面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1月6日, 涪陵榨菜董秘韋永生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 環保問題確實是涪陵榨菜與錦州濱海新區的分歧之一。

據涪陵榨菜2017年三季報顯示, 榨菜業務收入占涪陵榨菜總收入的84.6%, 因營收過分依賴榨菜業務, 產品結構單一, 再加上榨菜市場容量小, 只有約100億元的市場規模, 發展空間有限, 涪陵榨菜一直在尋找並購機會, 擴充產品線, 提高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以蘿蔔為主的脆口類新品, 曾被看做是涪陵榨菜突破天花板的有效途徑之一, 項目選址在遼寧也被業內廣泛認為是:涪陵榨菜出於對自身在東北市場業績最差、且逐年下滑的考慮。

對於該專案暫停後何時重啟, 涪陵榨菜方並沒有說明。

回顧整件事情的始末, 若真是因為“環保問題未解決”就能讓一個7.6億元極具前景的新專案暫停, 可見大企業和相關執政部門對這次環保風暴的敏感和重視程度, 說是慎之又慎一點也不為過。

2

安琪酵母發生安全事故, 將付出經濟代價和“環保代價”

上交所上市企業“安琪酵母”, 2017年12月29日晚發佈公告稱, 12月26日, 其控股子公司安琪崇左廠區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酵母發酵濃縮液儲罐爆裂, 氣體沖倒環保乾燥車間牆壁, 造成1名員工受傷, 後經搶救無效死亡;濃漿罐中部分濃縮液發生外溢, 對周邊環境產生一定影響。

事故發生後, 安琪酵母緊急停止了安琪崇左的生產, 對工廠逐一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除了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進行安置和理賠外, 安琪崇左還將配合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 對事故損害做進一步評估和調查。

目前, 安琪酵母及其它子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可以預見, 安琪崇左將為此次事故付出經濟代價和相應的“環保代價”。 與此同時, 其他生產企業也應當引以為戒, 安全無小事。

3

因污染問題, 老乾媽遭遇集體投訴和政府約談

2017年4月, 陶華碧白手起家的地方--老乾媽辣醬雲關廠區, 因炒辣椒太嗆人, 和涉及山泉水污染問題, 遭到集體投訴。

同年11月, 貴州省環保廳對老乾媽遵義分公司進行約談, 原因是, 老乾媽遵義分公司距離播州區中心城區較近, 周邊居民較多, 生產以來環保投訴較多, 需解決油煙污染問題。

▲2017年老乾媽廠區多次被投訴

老乾媽董事會秘書劉濤表示:“這些年我們找了不少廠家,也走了不少彎路,汙水處理與油煙污染累計投入6800萬元。”目前汙水處理問題已經解決,但油煙污染仍未徹底解決。

日前,老乾媽正與中國環科所合作,試圖採取新工藝、新技術,徹底解決油煙污染問題;同時,貴定縣老乾媽油制辣椒產業園也在建設中,據悉,該項目將深度治理油煙污染源,更好地將“老乾媽”打造成行業標杆。

且不說老乾媽目前還沒有找到徹底解決油煙污染的方法,但就政府部門方面的壓力,就足以讓老乾媽吃不消,貴州省環保廳明確要求,被約談企業立即按照環保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估計當下處在環保新政落地的風口浪尖,就算是曾為貴州省GDP立下汗馬功勞的老乾媽,在搬遷進新廠區和徹底解決污染問題之前,也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

4

環保“變天”,倒逼產業升級,加速兩極分化

對於整個調味產業來說,環保督察絕對是件好事,它能促使產業升級,調味品的醬油、醋、雞精、辣醬等各細分領域,在經過環保風暴的洗禮後,品牌集中度會更高,整體品質也隨之更有保障。

但對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說,環保督察的實施過程,也是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經受了持續不斷的環保整頓暴擊後,企業將表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2016.7-2017.11瓦楞紙市場價格(元)及增長率

首先來看調味品產業上游的造紙業,受環保風暴影響,號稱運輸包裝主力軍的瓦楞紙,價格曾從2016年底的3100元/噸,一度漲到6300元/噸,漲幅超一倍,是漲價最猛的紙品。

但暴漲的紙價並沒有讓造紙廠實現集體狂歡。小型造紙廠,以及二線造紙企業,大部分扛不住環保重壓,停產倒閉;而活下來的企業,尤其是造紙業上市企業分食了大量的利潤。

港股上市公司玖龍紙業,其2017年中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淨利19.19億元,同比增長485.7%;而博匯紙業2017三季報則顯示,公司2017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10億元,同比增長469.60%。

環保督察讓龍頭企業的產能得到大幅消化,環保設備等各項生產成本被攤薄,利潤暴漲。可以想像,這些大企業有多高興,那些被淘汰出局、和拼搏在生死一線的小公司就有多煎熬。

《調味品商界》(ID:twpsq0909)曾採訪過一中小型調味品公司老闆,為了生存下來,他花25萬元更換環保設備,各項成本上漲3倍,產品不得已漲價。但尷尬的是,產品漲價後,他的老客戶卻被大品牌搶走了。

這位老闆心中酸楚,直言:“對於我們這些資金、技術、管道都處於弱勢的中小企業來說,不整改會被關停,整改好了也離破產不遠了。”

5

調味品漲價成定局,消費升級將提前到來

都說調味品行業門檻低,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在環保督察的影響下,這個傳統了幾十年的行業,一下子被帶進“弱肉強食”的慘烈競爭局面。可以預見,行業落後產能將被逐步淘汰,而郫縣豆瓣、永豐辣醬、山西老陳醋等產業集群地企業也將遭遇“生存危機”。

以重慶涪陵榨菜千里迢迢跑到東北去開發蘿蔔食品新專案為例,涪陵榨菜董秘韋永生曾回應稱,主要是考慮到當地蘿蔔品質好。

▲東北盛產大紅蘿蔔

資料顯示,東北是我國大紅蘿蔔主要產區,因當地特殊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東北紅蘿蔔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功效。

而遼寧錦州倘若真能與涪陵榨菜牽手,那東北蘿蔔就等於成功“抱上大腿”,借助涪陵榨菜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管道網,東北蘿蔔產業能迅速在全國打開知名度和銷量。

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東北蘿蔔卻很可能因為當地環保不達標,而錯失這次走向全國甚至是海外市場的機會。

聯想到郫縣豆瓣、山西老陳醋、永豐辣醬這些調味品產業集群地,當地企業互相內鬥、打價格戰,產品同質化嚴重,造成“生產工藝正宗,但產能落後、產業力量渙散”的局面,當地企業多年走不出去。環保督察前,這些企業還有希望抱上哪個龍頭企業或上市公司的大腿,這樣企業和老闆都能有個好歸宿;但環保一來,集群地企業很可能連被收購都成了一種奢望。

落後產能被迫出局,市場份額更多的被分攤到調味品中大型企業手裡,而大企業議價能力強,在行業裡又有足夠的話語權,長遠來看,其發展佔據巨大優勢。

因環保風暴影響的是各行各業,調味品生產企業面對包裝材料、產品原材料、物流運輸等全部漲價帶來的成本劇增,必將這部分支出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調味品全線漲價將成為必然。

不過,漲價並不只是意味著提高調味品售價,因為競爭在任何時候都存在,同樣的價格比品質,同等品質下,消費者要比的肯定是服務和體驗。產品要升級,產業隨著升級,整體往中高端的方向走,環保就如幕後推手一般,將消費升級提前。

6

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2018年力度會加大

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施行。環保稅的開徵,標誌著我國實行了30多年的排汙費,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回想去年環保嚴查初期,不少企業還抱著“法不責眾”的僥倖心理以為能蒙混過關,但隨著全國17.6萬家不達標企業被要求關停,和環保新政的有效落實,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不會刮一陣就過去。國家環保部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曾對外透露,將在2018年對第一輪環保督察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殺一個“回馬槍”,杜絕督察組一走環境問題就反彈的情況出現。

據瞭解,在去年環保督察期間,共有18199人被問責,其中,處級以上領導幹部875人,科級6386人,其他人員10938人。

劉長根強調,中央環保督察是綜合性督察,不管是環保部門,還是其他部門,只要失職失責,都要進行問責。環保約談是環保部很重要的督政手段,2018年約談力度仍會加大。

或許正是這來勢洶洶的環保風暴,才讓涪陵榨菜在擴建、收購新項目時如此小心翼翼,但不管怎麼說,這場曠日持久的環保整改戰,倒逼產業升級已成定局,而無所依靠的中小企業是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未來了。

▲2017年老乾媽廠區多次被投訴

老乾媽董事會秘書劉濤表示:“這些年我們找了不少廠家,也走了不少彎路,汙水處理與油煙污染累計投入6800萬元。”目前汙水處理問題已經解決,但油煙污染仍未徹底解決。

日前,老乾媽正與中國環科所合作,試圖採取新工藝、新技術,徹底解決油煙污染問題;同時,貴定縣老乾媽油制辣椒產業園也在建設中,據悉,該項目將深度治理油煙污染源,更好地將“老乾媽”打造成行業標杆。

且不說老乾媽目前還沒有找到徹底解決油煙污染的方法,但就政府部門方面的壓力,就足以讓老乾媽吃不消,貴州省環保廳明確要求,被約談企業立即按照環保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估計當下處在環保新政落地的風口浪尖,就算是曾為貴州省GDP立下汗馬功勞的老乾媽,在搬遷進新廠區和徹底解決污染問題之前,也不得不“夾著尾巴做人”。

4

環保“變天”,倒逼產業升級,加速兩極分化

對於整個調味產業來說,環保督察絕對是件好事,它能促使產業升級,調味品的醬油、醋、雞精、辣醬等各細分領域,在經過環保風暴的洗禮後,品牌集中度會更高,整體品質也隨之更有保障。

但對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說,環保督察的實施過程,也是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經受了持續不斷的環保整頓暴擊後,企業將表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2016.7-2017.11瓦楞紙市場價格(元)及增長率

首先來看調味品產業上游的造紙業,受環保風暴影響,號稱運輸包裝主力軍的瓦楞紙,價格曾從2016年底的3100元/噸,一度漲到6300元/噸,漲幅超一倍,是漲價最猛的紙品。

但暴漲的紙價並沒有讓造紙廠實現集體狂歡。小型造紙廠,以及二線造紙企業,大部分扛不住環保重壓,停產倒閉;而活下來的企業,尤其是造紙業上市企業分食了大量的利潤。

港股上市公司玖龍紙業,其2017年中報顯示,公司2017年上半年淨利19.19億元,同比增長485.7%;而博匯紙業2017三季報則顯示,公司2017年1-9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10億元,同比增長469.60%。

環保督察讓龍頭企業的產能得到大幅消化,環保設備等各項生產成本被攤薄,利潤暴漲。可以想像,這些大企業有多高興,那些被淘汰出局、和拼搏在生死一線的小公司就有多煎熬。

《調味品商界》(ID:twpsq0909)曾採訪過一中小型調味品公司老闆,為了生存下來,他花25萬元更換環保設備,各項成本上漲3倍,產品不得已漲價。但尷尬的是,產品漲價後,他的老客戶卻被大品牌搶走了。

這位老闆心中酸楚,直言:“對於我們這些資金、技術、管道都處於弱勢的中小企業來說,不整改會被關停,整改好了也離破產不遠了。”

5

調味品漲價成定局,消費升級將提前到來

都說調味品行業門檻低,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在環保督察的影響下,這個傳統了幾十年的行業,一下子被帶進“弱肉強食”的慘烈競爭局面。可以預見,行業落後產能將被逐步淘汰,而郫縣豆瓣、永豐辣醬、山西老陳醋等產業集群地企業也將遭遇“生存危機”。

以重慶涪陵榨菜千里迢迢跑到東北去開發蘿蔔食品新專案為例,涪陵榨菜董秘韋永生曾回應稱,主要是考慮到當地蘿蔔品質好。

▲東北盛產大紅蘿蔔

資料顯示,東北是我國大紅蘿蔔主要產區,因當地特殊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東北紅蘿蔔具有獨特的營養成分和藥用功效。

而遼寧錦州倘若真能與涪陵榨菜牽手,那東北蘿蔔就等於成功“抱上大腿”,借助涪陵榨菜的品牌影響力和銷售管道網,東北蘿蔔產業能迅速在全國打開知名度和銷量。

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東北蘿蔔卻很可能因為當地環保不達標,而錯失這次走向全國甚至是海外市場的機會。

聯想到郫縣豆瓣、山西老陳醋、永豐辣醬這些調味品產業集群地,當地企業互相內鬥、打價格戰,產品同質化嚴重,造成“生產工藝正宗,但產能落後、產業力量渙散”的局面,當地企業多年走不出去。環保督察前,這些企業還有希望抱上哪個龍頭企業或上市公司的大腿,這樣企業和老闆都能有個好歸宿;但環保一來,集群地企業很可能連被收購都成了一種奢望。

落後產能被迫出局,市場份額更多的被分攤到調味品中大型企業手裡,而大企業議價能力強,在行業裡又有足夠的話語權,長遠來看,其發展佔據巨大優勢。

因環保風暴影響的是各行各業,調味品生產企業面對包裝材料、產品原材料、物流運輸等全部漲價帶來的成本劇增,必將這部分支出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調味品全線漲價將成為必然。

不過,漲價並不只是意味著提高調味品售價,因為競爭在任何時候都存在,同樣的價格比品質,同等品質下,消費者要比的肯定是服務和體驗。產品要升級,產業隨著升級,整體往中高端的方向走,環保就如幕後推手一般,將消費升級提前。

6

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2018年力度會加大

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開始施行。環保稅的開徵,標誌著我國實行了30多年的排汙費,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回想去年環保嚴查初期,不少企業還抱著“法不責眾”的僥倖心理以為能蒙混過關,但隨著全國17.6萬家不達標企業被要求關停,和環保新政的有效落實,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

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不會刮一陣就過去。國家環保部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曾對外透露,將在2018年對第一輪環保督察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殺一個“回馬槍”,杜絕督察組一走環境問題就反彈的情況出現。

據瞭解,在去年環保督察期間,共有18199人被問責,其中,處級以上領導幹部875人,科級6386人,其他人員10938人。

劉長根強調,中央環保督察是綜合性督察,不管是環保部門,還是其他部門,只要失職失責,都要進行問責。環保約談是環保部很重要的督政手段,2018年約談力度仍會加大。

或許正是這來勢洶洶的環保風暴,才讓涪陵榨菜在擴建、收購新項目時如此小心翼翼,但不管怎麼說,這場曠日持久的環保整改戰,倒逼產業升級已成定局,而無所依靠的中小企業是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未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