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從陳冠希的新展《音術》出發,我們來聊聊新媒體藝術

陳冠希的音樂藝術展《音術》, 於1月12日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正式開幕了。 小More和朋友也有幸參加了媒體發佈展, 提前看到了本次的展覽。

新媒體藝術

陳冠希本次《音術》展覽於1月12日正式火熱開幕, 而對於藝術生們來說, 比展覽和陳冠希本人更值得深入瞭解的, 其實應該是近年來越來越吸引人的新媒體藝術, 本次陳冠希展覽中就包含有新媒體藝術哦~

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令無數藝術家著迷, 相較于傳統藝術門類, 新媒體藝術融入了更多的其他學科, 比如AI、VR、AR、音訊、影視、燈光裝置等。

這樣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 不僅讓藝術的邊界突破到了新的領域, 也為大家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帶來了以前不曾感受到的藝術體驗。

新媒體藝術建立子啊數位技術的基礎上, 讓藝術家與觀看者之間不再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個體”, 而是讓觀看者在看的過程中能夠參與其中,

甚至成為整個作品創作中的一個環節。

在新媒體藝術中, 藝術品所處的場地都可能會被藝術家賦予一定的意義, 因此藝術家、藝術作品、觀看者、展覽場地等, 構成了整個藝術過程得以成立的整體。

新媒體藝術的創作是以藝術家所提出的某一理念和或觀點為立足點,

以不同于傳統藝術形式的新媒介為表現途徑, 將自己與觀看者連接在一起的。

很多人對於新媒體藝術的理解可能只是“使用新的表現媒介”, 但其實這並不是新媒體藝術, 新媒體藝術是一類藝術形式的總稱, 它涵蓋了我們所熟知的很多藝術方向:裝置藝術、行為藝術、數碼藝術、電腦繪圖藝術、網路藝術、虛擬藝術、3D列印等。

新媒體藝術對於作品展覽場地來說, 也帶來了全新的突破, 完全打破了傳統藝術“不可碰觸”、“不可拍照”、“保持在黃線外”、“不可開閃光燈”的一系列繁文縟節,

新媒體藝術也為整個藝術展覽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觀展模式。

當觀看者們真實的參與到藝術中時,“藝術”不再是一種“玄學”,它為所有人都提供了一種新的感受美、理解美、成為美的思考和交流的方式,觸及到了每個人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新媒體藝術通過各類媒介讓觀看的人不僅從視覺上,而是從觸覺、聽覺、嗅覺多方面感受藝術作品,這種身臨其境並參與其中的方式,讓藝術家、觀看者、大環境包含在一個互相影響的體系中。

藝術院校推薦

新媒體藝術近年來同樣吸引了無數藝術留學生的目光,目前開設有新媒體藝術的英美院校主要有:

1、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ACCD的新媒體藝術設計向學生提供研究生課程和碩士學位,學生在學校就讀期間會接觸到研究設計、電腦和媒體、媒體設計、交互設計、平面設計等課程,學校鼓勵學生通過使用不同的藝術媒介來參與到當下的文化、社會和技術變革中的藝術環境中。

2、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羅德島設計學院

學校每學期都會邀請業內的藝術家深入到學生的工作室中,與學生進行深度交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接觸到非常多的優質資源,從而更好的為自己的藝術創作提供思路和方式。

3、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倫敦傳媒學院

倫敦傳媒學院新媒體藝術類專業劃分的較為細緻,學校開設有:

本科

媒體實踐

聲音藝術與設計

互動與活動圖像設計

媒體設計

研究生

互動多媒體

媒體、交流與批評實踐

當代字體媒體設計

插畫與視覺媒體

動態圖形圖像設計

陳冠希《音術》

本次陳冠希的藝術展《音術》中就有一個獨立的行為藝術單元,觀看者們有機會在開展的前三天看到由他本人完成的行為藝術《我吃和拉都在這兒》,在這三天時間裡,陳冠希將住在下圖這間搭建在UCCA的玻璃屋中,而觀看者們在此期間可以近距離的看到他的生活。

(未經允許不可盜圖)

陳冠希作為公眾人物,從出道到現在始終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他本人也好像比任何明星都帶有熱搜體質,而這個裝置的搭建,和行為藝術進行的初衷其實非常簡單——“你們不是對我好奇麼?那我把我的生活展現給你們看”。

這對於他本人來說其實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雖然他總是以各種方式曝光在所有人面前,但這樣真實而透明的將自己的生活完全曝光在公眾視野中也算是頭一次,如何在這種壓力下還能堅持“做我自己”,就是陳冠希想與大家表達並探討的。

而這件裝置所要承載的更深層次意義其實並不止於此,本次展覽共展出22件作品,每幅作品都對應著新專輯《一隻猴子》中的一首新歌,他在媒體展中談到:現在人對音樂的尊重在減少,而這次展覽我希望向大家強調音樂是藝術,因為整個專輯是一個故事,在展覽中,大家可以通過每一件作品體會到我在創作時的心情,以及作品背後所對應的內容,從而更加接近藝術,也更加瞭解到我本人和我的音樂。

如果您有什麼關於專業的問題 可以直接留言給小More

小More會第一時間回復你的~

更多院校資訊 後臺回復姓名&聯繫方式

MoreART幫您拿到名校Offer

當觀看者們真實的參與到藝術中時,“藝術”不再是一種“玄學”,它為所有人都提供了一種新的感受美、理解美、成為美的思考和交流的方式,觸及到了每個人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新媒體藝術通過各類媒介讓觀看的人不僅從視覺上,而是從觸覺、聽覺、嗅覺多方面感受藝術作品,這種身臨其境並參與其中的方式,讓藝術家、觀看者、大環境包含在一個互相影響的體系中。

藝術院校推薦

新媒體藝術近年來同樣吸引了無數藝術留學生的目光,目前開設有新媒體藝術的英美院校主要有:

1、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ACCD的新媒體藝術設計向學生提供研究生課程和碩士學位,學生在學校就讀期間會接觸到研究設計、電腦和媒體、媒體設計、交互設計、平面設計等課程,學校鼓勵學生通過使用不同的藝術媒介來參與到當下的文化、社會和技術變革中的藝術環境中。

2、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羅德島設計學院

學校每學期都會邀請業內的藝術家深入到學生的工作室中,與學生進行深度交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接觸到非常多的優質資源,從而更好的為自己的藝術創作提供思路和方式。

3、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倫敦傳媒學院

倫敦傳媒學院新媒體藝術類專業劃分的較為細緻,學校開設有:

本科

媒體實踐

聲音藝術與設計

互動與活動圖像設計

媒體設計

研究生

互動多媒體

媒體、交流與批評實踐

當代字體媒體設計

插畫與視覺媒體

動態圖形圖像設計

陳冠希《音術》

本次陳冠希的藝術展《音術》中就有一個獨立的行為藝術單元,觀看者們有機會在開展的前三天看到由他本人完成的行為藝術《我吃和拉都在這兒》,在這三天時間裡,陳冠希將住在下圖這間搭建在UCCA的玻璃屋中,而觀看者們在此期間可以近距離的看到他的生活。

(未經允許不可盜圖)

陳冠希作為公眾人物,從出道到現在始終都是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他本人也好像比任何明星都帶有熱搜體質,而這個裝置的搭建,和行為藝術進行的初衷其實非常簡單——“你們不是對我好奇麼?那我把我的生活展現給你們看”。

這對於他本人來說其實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雖然他總是以各種方式曝光在所有人面前,但這樣真實而透明的將自己的生活完全曝光在公眾視野中也算是頭一次,如何在這種壓力下還能堅持“做我自己”,就是陳冠希想與大家表達並探討的。

而這件裝置所要承載的更深層次意義其實並不止於此,本次展覽共展出22件作品,每幅作品都對應著新專輯《一隻猴子》中的一首新歌,他在媒體展中談到:現在人對音樂的尊重在減少,而這次展覽我希望向大家強調音樂是藝術,因為整個專輯是一個故事,在展覽中,大家可以通過每一件作品體會到我在創作時的心情,以及作品背後所對應的內容,從而更加接近藝術,也更加瞭解到我本人和我的音樂。

如果您有什麼關於專業的問題 可以直接留言給小More

小More會第一時間回復你的~

更多院校資訊 後臺回復姓名&聯繫方式

MoreART幫您拿到名校Off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