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吉利一本萬利,買TA就奧迪變奧拓!去年汽車股漲/跌前3居然是……

因為職業的原因, 小散阿寶總是會不自覺地關注起汽車股的行情。

而在過去的2017年中, 汽車股的變化也有如大多數的股民心情一般, 有悲有喜, 有綠有紅。

正所謂, “有一種漲叫看別人漲, 有一種跌叫進去就跌, 有一種行情叫滿倉踏空, 有一種經歷叫沒有在牛市里賠過錢的不足以語人生!”

反正嘛, 總結完2017自己的炒股成績後……

還是讓我先喝口水冷靜冷靜……

言歸正傳, 回顧2017汽車股的股價表現, 阿寶懷著羡慕妒忌卻又連連竊喜的複雜心情整理了漲幅、跌幅前三的6只乘用車整車企業上市公司股票, 看看裡面是否有你踩過的坑, 或者是中過的獎?

2017年度漲幅NO.1 吉利汽車(00175HK) 2017年度累計漲幅:266.71%

2017-1-3開盤價7.39 2017-12-29收盤價 27.10

講真的, 阿寶是不信有多少人可以在年初時候買入吉利, 然後可以一直忍到年末才賣出的。 畢竟, 吉利汽車今年的股價實在漲得太瘋狂了。

回頭看今年吉利汽車的股價表現, 基本面利好不斷放出可能是支撐股價飛漲的最大原因。

從年初時候銷量就蹭蹭地提高, 再到年中時候完成了對寶騰、蓮花的收購, 全年銷量任務上調等消息不斷, 再加上年尾階段領克01以驚喜價格正式上市。

這一切, 都似乎證明2017註定是吉利成立以來最為“風光”的一年。

2017年度漲幅NO.2 廣汽集團 (02238.HK)2017年度累計漲幅 96.60%

2017-1-3開盤價 9.42 2017-12-29收盤價18.52

要數去年漲幅第二名的汽車股, 自然不得不提廣汽集團。 在過去一年中, 廣汽集團旗下日系、歐美系合資公司銷量均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讓廣汽集團的股價得以一路攀升。

同樣值得高興的是, 廣汽集團的自主品牌——廣汽傳祺, 也在2017度取得了全年銷量突破50萬輛的優異成績, 同比大幅增長37%, 遠高於行業增速。

除此以外, 在新能源、自動駕駛、共用出行等新興領域, 廣汽集團也在去年實現多項突破, 包括新能源產業園奠基、設立廣汽新能源獨立公司、與騰訊簽訂戰略合作協定、與蔚來共組合資公司等一系列動作, 均為廣汽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利好的基礎。

在輪番利好的刺激下, 其港股股價翻了接近一番, 也是情理之中。

2017年度漲幅NO.3 比亞迪股份(01211.HK)2017年度累計漲幅65.69%

2017-1-3開盤價 41.1 2017-12-29收盤價68.1

至於汽車股中升幅排第三的,則是下半年的“黑馬”股比亞迪。和前面提到的兩檔股票相比,比亞迪在2017年前9個月的股價變化其實並不明顯。但進入到9月以後,在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下,比亞迪的股價突然出現了一波非常猛烈的向上行情。

整體來講,今年比亞迪的基本面情況還是相當不錯的。電池、雲軌業務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增長,特別是雲軌業務方面,更是得到了王傳福的極大重視。

在汽車業務方面,比亞迪在2017年度也推出了包括宋MAX以及一系列原有車型的改款產品。更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車領域,比亞迪在去年依舊保持了其“全球第一”銷量的位置,市場佔有率已攀升至13%,繼續成為新能源車領域的全球領跑者。

2017年度跌幅NO.1 江鈴汽車(000550.SZ) 2017年度累計跌幅40.51%

2017-1-3開盤價27.10 2017-12-29收盤價16.12

雖然去年全年整個江鈴汽車在產銷方面依舊維持了超過10%的增長,但馭勝品牌下的SUV和全順的產銷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這種勢頭直接拖累了江鈴汽車的股價表現。

另一方面,淨利潤、現金流的雙重下降也是江鈴股價下跌的主要元兇,去年4月底、5月初,以及11月份的兩次大幅下跌,都對江鈴去年的股價表現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同時,在管道層面上,商用車與乘用車混合銷售的局面,也不利於江鈴乘用車品牌的進一步開拓。

因此,綜合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江鈴汽車成為去年跌幅最大的一支汽車股,其實也是頗有合理性的。

2017年度跌幅NO.2 力帆股份(601777.SH) 2017年度累計跌幅24.05%

2017-1-3開盤價 9.56 2017-12-29收盤價 7.26

跌幅榜排名第二的力帆,經歷了新能源“騙補”事件後,市場對力帆的經營誠信產生了嚴重質疑,從股價表現來看,這種影響持續延續到了2017年。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力帆在乘用車領域的轉型與升級也算不上成功。同時,從前三季度財報表現來看,力帆淨利潤僅餘下1.64億,同比也下降了12%。

在各個基本面均沒有亮點的情況下,力帆在乘用車領域被日益邊緣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唯一希望,可能就是寄望在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期再賭最後一把了。

2017年度跌幅NO.3 一汽夏利(000927.SZ) 2017年度累計跌幅 24.46%

2017-1-3開盤價 6.05 2017-12-29收盤價4.57

連虧三年的一汽夏利,如今已經掛上了*ST的首碼。

作為去年國企汽車股中一直頗具爭議性的股票,夏利本來在2017年第一季度還是表現得不錯的。但隨著銷量跌入冰點,再加上一汽掌門人換防等消息陸續傳出,夏利要被重組變賣的逐漸成為一件篤定的事件。

但可惜的是,在停牌兩個月後,夏利最終還是賣不出去。重新開盤後股價應聲三連跌。最終落得個全年股價下跌24.46%的局面。

2017-1-3開盤價 41.1 2017-12-29收盤價68.1

至於汽車股中升幅排第三的,則是下半年的“黑馬”股比亞迪。和前面提到的兩檔股票相比,比亞迪在2017年前9個月的股價變化其實並不明顯。但進入到9月以後,在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下,比亞迪的股價突然出現了一波非常猛烈的向上行情。

整體來講,今年比亞迪的基本面情況還是相當不錯的。電池、雲軌業務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增長,特別是雲軌業務方面,更是得到了王傳福的極大重視。

在汽車業務方面,比亞迪在2017年度也推出了包括宋MAX以及一系列原有車型的改款產品。更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車領域,比亞迪在去年依舊保持了其“全球第一”銷量的位置,市場佔有率已攀升至13%,繼續成為新能源車領域的全球領跑者。

2017年度跌幅NO.1 江鈴汽車(000550.SZ) 2017年度累計跌幅40.51%

2017-1-3開盤價27.10 2017-12-29收盤價16.12

雖然去年全年整個江鈴汽車在產銷方面依舊維持了超過10%的增長,但馭勝品牌下的SUV和全順的產銷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這種勢頭直接拖累了江鈴汽車的股價表現。

另一方面,淨利潤、現金流的雙重下降也是江鈴股價下跌的主要元兇,去年4月底、5月初,以及11月份的兩次大幅下跌,都對江鈴去年的股價表現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同時,在管道層面上,商用車與乘用車混合銷售的局面,也不利於江鈴乘用車品牌的進一步開拓。

因此,綜合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江鈴汽車成為去年跌幅最大的一支汽車股,其實也是頗有合理性的。

2017年度跌幅NO.2 力帆股份(601777.SH) 2017年度累計跌幅24.05%

2017-1-3開盤價 9.56 2017-12-29收盤價 7.26

跌幅榜排名第二的力帆,經歷了新能源“騙補”事件後,市場對力帆的經營誠信產生了嚴重質疑,從股價表現來看,這種影響持續延續到了2017年。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力帆在乘用車領域的轉型與升級也算不上成功。同時,從前三季度財報表現來看,力帆淨利潤僅餘下1.64億,同比也下降了12%。

在各個基本面均沒有亮點的情況下,力帆在乘用車領域被日益邊緣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唯一希望,可能就是寄望在新能源汽車的增長期再賭最後一把了。

2017年度跌幅NO.3 一汽夏利(000927.SZ) 2017年度累計跌幅 24.46%

2017-1-3開盤價 6.05 2017-12-29收盤價4.57

連虧三年的一汽夏利,如今已經掛上了*ST的首碼。

作為去年國企汽車股中一直頗具爭議性的股票,夏利本來在2017年第一季度還是表現得不錯的。但隨著銷量跌入冰點,再加上一汽掌門人換防等消息陸續傳出,夏利要被重組變賣的逐漸成為一件篤定的事件。

但可惜的是,在停牌兩個月後,夏利最終還是賣不出去。重新開盤後股價應聲三連跌。最終落得個全年股價下跌24.46%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