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國藩:“起跑線”上輸了又如何

曾國藩:“起跑線”上輸了又如何

王兆貴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 曾國藩的修為、才學與業績, 眾所周知。 但細看史書就會發現, 曾國藩出身寒門, 發軔之初頗為不順, 人生征程的每一次起跑, 都遭遇過失敗。

曾國藩曾連考七次才考中秀才, 連考三次才考中貢生, 殿試成績也不很理想。 道光十八年(西元1838年), 曾國藩舉債進京, 第三次參加會試, 最終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 賜同進士出身。 從科舉史料中我們知道,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不登二甲是進不了翰林院的, “同進士出身”不過是個安慰性的名分而已。

時年28歲的曾國藩為此羞憤難耐, 當天就要打道回鄉。 多虧鄉賢勞崇光的一番勸慰和指點, 這才重新打起精神, 準備即將開始的朝考。

勞崇光乃道光十二年進士, 時任翰林院編修。 他為人慷慨、愛惜人才, 聽說曾國藩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氣餒, 就點撥他說, 讀書人當以立志為之本, 為學有為學之志, 修身有修身之志, 做人亦有做人之志, 有志則斷不甘下流。

在勞崇光的悉心安排下, 曾國藩按時參加了朝考, 並拜謁了主持會試的穆彰阿。 此前, 勞崇光已遣人將曾國藩的詩文抄寫出來, 呈送給穆彰阿以及當朝政要預覽。 穆彰阿很欣賞曾國藩的策論和文筆, 交談之後更是頗感投契, 勉勵他莫以士子為限, 而要高飛遠舉,

以成大器, 並取“國之藩籬”之意, 建議他將原名曾子城改為曾國藩。

這個重新定義人生的名字讓曾國藩雄風重振, 並憑藉自己的扎實功底, 在朝考中名列一等第三名, 道光皇帝對其文論也頗為賞識, 朱筆一揮, 拔為第二, 授翰林院庶起士。 這樣的結局, 不僅讓關注這次朝考的人吃驚, 連曾國藩本人也覺意外。 自此, 曾國藩終於躍出了科舉的“起跑線”, 開始了他宦海生涯的輝煌之旅。

曾國藩儘管在“起跑線”上表現不佳, 可他始終讀書治學不輟, 修身齊家不殆, 並堅持寫日記到臨終前一天。 用他自己的話說:“每日楷書寫日記, 每日讀史十頁, 每日記《茶余偶談》一則, 此三事未嘗一日間斷”。 皇皇200萬字蠅頭小楷, 忠實地記錄了曾國藩的人生軌跡與心路歷程。

僅就“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的恒心而言, 就足以令世人欽佩有加。 最終, 曾國藩成為修身齊家的楷模, 治國安邦的棟樑, 位列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