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什麼在中國,管道也是核心競爭力?

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力浦·科特勒曾說過:“行銷管道決策是管理層最重要的決策, 公司所選管道將直接影響其他所有行銷決策”。

眾所周知, 企業的目的是盈利, 盈利的方式是賣出產品(有形產品和服務), 而賣出產品又必須要依靠管道才能實現, 管道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賣出產品, 管道為王!

那麼, 管道的標準定義是什麼, 它由什麼組成?為什麼管道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怎樣打造堅不可摧的管道?

標準的管道定義是指:當產品從生產者向最終消費者或者產業用戶移動時, 直接或間接轉移所有權所經過的途徑。 我們也可以形象的將管道理解為“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的‘橋樑’”。 行銷管道都是由“人”組成的, 它包括“基本管道成員”和“專業管道成員”, 劃分兩者的依據是“是否承擔行銷風險”。 基本管道成員由生產廠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組成,

對產品銷售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專業管道成員由配送商、廣告商、倉儲業等組成, 對產品銷售起到重要輔助作用。

企業失敗的原因各不相同, 但成功的因素大致相似。 例如:服務業講究特色、飲食、製藥業講究配方、交通業講究便捷、IT業講究技術等。 技術可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特色可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其實, 管道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技術”才配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只有技術才能“顛覆世界、改變社會”, 只有技術才能打造巨頭公司, 就像Windows系統成就了微軟公司、IOS系統讓蘋果公司登上了世界科技公司市值第一的寶座、Android系統讓Google公司顛覆了手機界, 這種想法在中國絕對成立不了!早期的阿裡巴巴因為沒有過硬的技術,

在融資上處處碰壁, 甚至連雷軍都認為當時的馬雲是騙子。 忍受著無數的嘲笑與冷落, 阿裡巴巴成功搭起了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樑’”, 靠著建立的管道(電商平臺), 阿裡巴巴成功打臉了無數隻看好“技術”的中國企業家。 通過做“管道”在紐約敲鐘上市的阿裡巴巴, 讓世界見識到了“管道”的重要性!

技術不是一成不變的, 管道亦是如此, 在任何時期, 重視管道建設, 利用管道“新玩法”也能打造巨頭公司。 京東商城成立於2004年, 在電商領域較阿裡巴巴起步較晚, 如果模仿阿裡巴巴的“管道建設模式”和阿裡巴巴競爭, 註定會是死路一條。 但為何, 現在的京東成了國內唯一可以和阿裡巴巴抗衡的電商平臺?京東也搭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銷售管道(這是電商平臺需要具備的基本功能),

不同的是, 京東創造了管道“新玩法”——京東自營管道。 通過在各大城市建立自家倉庫, 縮短管道長度的同時也大大縮短了管道運行的時間(“211”限時達), 並且也為商品打造了良好的價格優勢。 無論在何時, 企業產品出現了滯銷的問題, 都應該在管道上找找問題突破口。

科技公司將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無可爭議, 但花費大量精力去開發產品管道, 並將管道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值嗎?答案是, 很值。 如果只重視開發產品, 不注重管道的建設, 產品做得再好, 都有會被社會淘汰的風險。 小米科技成立於2010年,

小米手機花三年時間就趕超國內其它老牌手機品牌, 登上了中國手機排名第一的位置!也許現在小米手機國內排名有所下降, 但大家不要忽視了一個事實:中興手機成立於1985年、華為手機成立於1987年、魅族手機成立於2003年、oppo手機成立於2004!為什麼雷軍花三年時間就創造了小米手機的奇跡?也許印證了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對媒體所說的一句話:“雷軍是中國最會做行銷, 最懂得開發管道的人”。 細心的人可以發現, 雷軍在做自家手機的同時, 也開發了自家的四大銷售管道:PC端的小米網、手機APP上的小米商城和米家商城、線下小米之家。 小米能 “瞬間崛起”, 並不是因為“小米手機站在了‘風浪口’上”, 小米手機能在中國成功“上位”, 靠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銷售管道。

互聯網時代現已轉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資訊也變得更為“氾濫”,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已由過去的“尋找資訊閱讀”變成了“抵制各種資訊”。“深巷產美酒”的美好遐想在如今將會變得難以實現!

那麼,怎樣設計合理的銷售管道?

在設計銷售管道之前,應先瞭解一下管道結構。管道結構由“長度結構”、“寬度結構”和“系統結構”三部分組成。根據層次結構,行銷管道可以劃分為零級管道(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沒有中間商)、一級管道(短管道)、二三級管道(長管道)。中間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長度,同一級管道中同類分銷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寬度,總的來說,管道越短越能使產品形成價格優勢,管道越寬產品更易賣出去。根據管道中生產者、消費者及中間商的關係,可將管道分為傳統管道系統和整合管道系統兩大類。在傳統管道系統之中,各級管道成員之間各自為政,只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這是商品滯銷,管道落後的根本原因。現如今,傳統管道系統正在被“整合管道系統”所取代,在整合管道系統中,各級管道成員通過高效運轉,能更好的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價格優勢。

設計管道應該考慮商品因素、市場因素、競爭者、生產廠商和環境因素。

商品:價格低、銷量大的商品,應採取多管道、長路線的銷售方式,這樣可降低成本。反之,路線越短,管道越少。時尚性較強商品、技術含量較高售後完善的商品,應採取短管道。新品牌新產品應選擇短管道進行銷售,成熟品牌應選擇多管道,長管道,可增加銷量,擴大品牌影響力。

市場:瞭解顧客對商品價格的接受程度,抓住潛在顧客、開發潛在消費市場,注意商品的季節性、用途與定位。

競爭者:如果競爭者先入為主控制了傳統的銷售管道,那麼,就要開發管道“新玩法”了,例如與阿裡競爭的京東建立了京東“自營倉儲行銷管道”。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採用避開競爭者的方式,例如食品類產品一般都複製競爭對手的管道模式,因為他們比拼的往往是價格。

生產廠商:充分瞭解“產品組合”的寬度和深度(產品種類和產品型號的多少),產品寬度和深度大(產品種類、型號多),盡可能採取短管道、直銷的方式。反之,採取長管道的銷售方式。

環境因素:設計管道應充分考慮消費者生活方式、審美特點、消費習慣等社會文化環境;瞭解管道覆蓋地區人們的消費水準,勞動力狀況、產業結構等經濟環境因素;充分瞭解競爭環境下競爭對手的管道設計方式,制定短期管道對策和長期管道方案。

2017年“雙十一”購物節再次刷新了“世界電商單日消費記錄”,但是消費者在享受優惠購物的同時,卻很少能體會到部分商家的痛楚:京東在2017年雙十一之後痛批了阿裡的管道霸權行為——選擇在阿裡電商平臺銷售商品就必須停止和京東的商業合作!隨著中國製造業的不斷發展與升級,供不應求、賣家“坐莊”的年代已經永遠過去了,不注重管道建設、不開發管道的企業註定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賣產品,管道為王!線上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下管道;反之,線下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上管道。

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力浦·科特勒曾說過:“行銷管道決策是管理層最重要的決策,公司所選管道將直接影響其他所有行銷決策”。

眾所周知,企業的目的是盈利,盈利的方式是賣出產品(有形產品和服務),而賣出產品又必須要依靠管道才能實現,管道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賣出產品,管道為王!

那麼,管道的標準定義是什麼,它由什麼組成?為什麼管道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怎樣打造堅不可摧的管道?

標準的管道定義是指:當產品從生產者向最終消費者或者產業用戶移動時,直接或間接轉移所有權所經過的途徑。我們也可以形象的將管道理解為“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的‘橋樑’”。行銷管道都是由“人”組成的,它包括“基本管道成員”和“專業管道成員”,劃分兩者的依據是“是否承擔行銷風險”。基本管道成員由生產廠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組成,對產品銷售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專業管道成員由配送商、廣告商、倉儲業等組成,對產品銷售起到重要輔助作用。

企業失敗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成功的因素大致相似。例如:服務業講究特色、飲食、製藥業講究配方、交通業講究便捷、IT業講究技術等。技術可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特色可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實,管道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技術”才配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技術才能“顛覆世界、改變社會”,只有技術才能打造巨頭公司,就像Windows系統成就了微軟公司、IOS系統讓蘋果公司登上了世界科技公司市值第一的寶座、Android系統讓Google公司顛覆了手機界,這種想法在中國絕對成立不了!早期的阿裡巴巴因為沒有過硬的技術,在融資上處處碰壁,甚至連雷軍都認為當時的馬雲是騙子。忍受著無數的嘲笑與冷落,阿裡巴巴成功搭起了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樑’”,靠著建立的管道(電商平臺),阿裡巴巴成功打臉了無數隻看好“技術”的中國企業家。通過做“管道”在紐約敲鐘上市的阿裡巴巴,讓世界見識到了“管道”的重要性!

技術不是一成不變的,管道亦是如此,在任何時期,重視管道建設,利用管道“新玩法”也能打造巨頭公司。京東商城成立於2004年,在電商領域較阿裡巴巴起步較晚,如果模仿阿裡巴巴的“管道建設模式”和阿裡巴巴競爭,註定會是死路一條。但為何,現在的京東成了國內唯一可以和阿裡巴巴抗衡的電商平臺?京東也搭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銷售管道(這是電商平臺需要具備的基本功能),不同的是,京東創造了管道“新玩法”——京東自營管道。通過在各大城市建立自家倉庫,縮短管道長度的同時也大大縮短了管道運行的時間(“211”限時達),並且也為商品打造了良好的價格優勢。無論在何時,企業產品出現了滯銷的問題,都應該在管道上找找問題突破口。

科技公司將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無可爭議,但花費大量精力去開發產品管道,並將管道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值嗎?答案是,很值。如果只重視開發產品,不注重管道的建設,產品做得再好,都有會被社會淘汰的風險。小米科技成立於2010年,小米手機花三年時間就趕超國內其它老牌手機品牌,登上了中國手機排名第一的位置!也許現在小米手機國內排名有所下降,但大家不要忽視了一個事實:中興手機成立於1985年、華為手機成立於1987年、魅族手機成立於2003年、oppo手機成立於2004!為什麼雷軍花三年時間就創造了小米手機的奇跡?也許印證了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對媒體所說的一句話:“雷軍是中國最會做行銷,最懂得開發管道的人”。細心的人可以發現,雷軍在做自家手機的同時,也開發了自家的四大銷售管道:PC端的小米網、手機APP上的小米商城和米家商城、線下小米之家。小米能 “瞬間崛起”,並不是因為“小米手機站在了‘風浪口’上”,小米手機能在中國成功“上位”,靠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銷售管道。

互聯網時代現已轉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資訊也變得更為“氾濫”,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已由過去的“尋找資訊閱讀”變成了“抵制各種資訊”。“深巷產美酒”的美好遐想在如今將會變得難以實現!

那麼,怎樣設計合理的銷售管道?

在設計銷售管道之前,應先瞭解一下管道結構。管道結構由“長度結構”、“寬度結構”和“系統結構”三部分組成。根據層次結構,行銷管道可以劃分為零級管道(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沒有中間商)、一級管道(短管道)、二三級管道(長管道)。中間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長度,同一級管道中同類分銷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寬度,總的來說,管道越短越能使產品形成價格優勢,管道越寬產品更易賣出去。根據管道中生產者、消費者及中間商的關係,可將管道分為傳統管道系統和整合管道系統兩大類。在傳統管道系統之中,各級管道成員之間各自為政,只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這是商品滯銷,管道落後的根本原因。現如今,傳統管道系統正在被“整合管道系統”所取代,在整合管道系統中,各級管道成員通過高效運轉,能更好的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價格優勢。

設計管道應該考慮商品因素、市場因素、競爭者、生產廠商和環境因素。

商品:價格低、銷量大的商品,應採取多管道、長路線的銷售方式,這樣可降低成本。反之,路線越短,管道越少。時尚性較強商品、技術含量較高售後完善的商品,應採取短管道。新品牌新產品應選擇短管道進行銷售,成熟品牌應選擇多管道,長管道,可增加銷量,擴大品牌影響力。

市場:瞭解顧客對商品價格的接受程度,抓住潛在顧客、開發潛在消費市場,注意商品的季節性、用途與定位。

競爭者:如果競爭者先入為主控制了傳統的銷售管道,那麼,就要開發管道“新玩法”了,例如與阿裡競爭的京東建立了京東“自營倉儲行銷管道”。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採用避開競爭者的方式,例如食品類產品一般都複製競爭對手的管道模式,因為他們比拼的往往是價格。

生產廠商:充分瞭解“產品組合”的寬度和深度(產品種類和產品型號的多少),產品寬度和深度大(產品種類、型號多),盡可能採取短管道、直銷的方式。反之,採取長管道的銷售方式。

環境因素:設計管道應充分考慮消費者生活方式、審美特點、消費習慣等社會文化環境;瞭解管道覆蓋地區人們的消費水準,勞動力狀況、產業結構等經濟環境因素;充分瞭解競爭環境下競爭對手的管道設計方式,制定短期管道對策和長期管道方案。

2017年“雙十一”購物節再次刷新了“世界電商單日消費記錄”,但是消費者在享受優惠購物的同時,卻很少能體會到部分商家的痛楚:京東在2017年雙十一之後痛批了阿裡的管道霸權行為——選擇在阿裡電商平臺銷售商品就必須停止和京東的商業合作!隨著中國製造業的不斷發展與升級,供不應求、賣家“坐莊”的年代已經永遠過去了,不注重管道建設、不開發管道的企業註定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賣產品,管道為王!線上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下管道;反之,線下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上管道。

靠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銷售管道。

互聯網時代現已轉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資訊也變得更為“氾濫”,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已由過去的“尋找資訊閱讀”變成了“抵制各種資訊”。“深巷產美酒”的美好遐想在如今將會變得難以實現!

那麼,怎樣設計合理的銷售管道?

在設計銷售管道之前,應先瞭解一下管道結構。管道結構由“長度結構”、“寬度結構”和“系統結構”三部分組成。根據層次結構,行銷管道可以劃分為零級管道(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沒有中間商)、一級管道(短管道)、二三級管道(長管道)。中間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長度,同一級管道中同類分銷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寬度,總的來說,管道越短越能使產品形成價格優勢,管道越寬產品更易賣出去。根據管道中生產者、消費者及中間商的關係,可將管道分為傳統管道系統和整合管道系統兩大類。在傳統管道系統之中,各級管道成員之間各自為政,只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這是商品滯銷,管道落後的根本原因。現如今,傳統管道系統正在被“整合管道系統”所取代,在整合管道系統中,各級管道成員通過高效運轉,能更好的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價格優勢。

設計管道應該考慮商品因素、市場因素、競爭者、生產廠商和環境因素。

商品:價格低、銷量大的商品,應採取多管道、長路線的銷售方式,這樣可降低成本。反之,路線越短,管道越少。時尚性較強商品、技術含量較高售後完善的商品,應採取短管道。新品牌新產品應選擇短管道進行銷售,成熟品牌應選擇多管道,長管道,可增加銷量,擴大品牌影響力。

市場:瞭解顧客對商品價格的接受程度,抓住潛在顧客、開發潛在消費市場,注意商品的季節性、用途與定位。

競爭者:如果競爭者先入為主控制了傳統的銷售管道,那麼,就要開發管道“新玩法”了,例如與阿裡競爭的京東建立了京東“自營倉儲行銷管道”。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採用避開競爭者的方式,例如食品類產品一般都複製競爭對手的管道模式,因為他們比拼的往往是價格。

生產廠商:充分瞭解“產品組合”的寬度和深度(產品種類和產品型號的多少),產品寬度和深度大(產品種類、型號多),盡可能採取短管道、直銷的方式。反之,採取長管道的銷售方式。

環境因素:設計管道應充分考慮消費者生活方式、審美特點、消費習慣等社會文化環境;瞭解管道覆蓋地區人們的消費水準,勞動力狀況、產業結構等經濟環境因素;充分瞭解競爭環境下競爭對手的管道設計方式,制定短期管道對策和長期管道方案。

2017年“雙十一”購物節再次刷新了“世界電商單日消費記錄”,但是消費者在享受優惠購物的同時,卻很少能體會到部分商家的痛楚:京東在2017年雙十一之後痛批了阿裡的管道霸權行為——選擇在阿裡電商平臺銷售商品就必須停止和京東的商業合作!隨著中國製造業的不斷發展與升級,供不應求、賣家“坐莊”的年代已經永遠過去了,不注重管道建設、不開發管道的企業註定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賣產品,管道為王!線上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下管道;反之,線下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上管道。

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力浦·科特勒曾說過:“行銷管道決策是管理層最重要的決策,公司所選管道將直接影響其他所有行銷決策”。

眾所周知,企業的目的是盈利,盈利的方式是賣出產品(有形產品和服務),而賣出產品又必須要依靠管道才能實現,管道建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賣出產品,管道為王!

那麼,管道的標準定義是什麼,它由什麼組成?為什麼管道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怎樣打造堅不可摧的管道?

標準的管道定義是指:當產品從生產者向最終消費者或者產業用戶移動時,直接或間接轉移所有權所經過的途徑。我們也可以形象的將管道理解為“連接生產者與最終消費者的‘橋樑’”。行銷管道都是由“人”組成的,它包括“基本管道成員”和“專業管道成員”,劃分兩者的依據是“是否承擔行銷風險”。基本管道成員由生產廠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消費者組成,對產品銷售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專業管道成員由配送商、廣告商、倉儲業等組成,對產品銷售起到重要輔助作用。

企業失敗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成功的因素大致相似。例如:服務業講究特色、飲食、製藥業講究配方、交通業講究便捷、IT業講究技術等。技術可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特色可以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實,管道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大多數人都認為只有“技術”才配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技術才能“顛覆世界、改變社會”,只有技術才能打造巨頭公司,就像Windows系統成就了微軟公司、IOS系統讓蘋果公司登上了世界科技公司市值第一的寶座、Android系統讓Google公司顛覆了手機界,這種想法在中國絕對成立不了!早期的阿裡巴巴因為沒有過硬的技術,在融資上處處碰壁,甚至連雷軍都認為當時的馬雲是騙子。忍受著無數的嘲笑與冷落,阿裡巴巴成功搭起了連接“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樑’”,靠著建立的管道(電商平臺),阿裡巴巴成功打臉了無數隻看好“技術”的中國企業家。通過做“管道”在紐約敲鐘上市的阿裡巴巴,讓世界見識到了“管道”的重要性!

技術不是一成不變的,管道亦是如此,在任何時期,重視管道建設,利用管道“新玩法”也能打造巨頭公司。京東商城成立於2004年,在電商領域較阿裡巴巴起步較晚,如果模仿阿裡巴巴的“管道建設模式”和阿裡巴巴競爭,註定會是死路一條。但為何,現在的京東成了國內唯一可以和阿裡巴巴抗衡的電商平臺?京東也搭建了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銷售管道(這是電商平臺需要具備的基本功能),不同的是,京東創造了管道“新玩法”——京東自營管道。通過在各大城市建立自家倉庫,縮短管道長度的同時也大大縮短了管道運行的時間(“211”限時達),並且也為商品打造了良好的價格優勢。無論在何時,企業產品出現了滯銷的問題,都應該在管道上找找問題突破口。

科技公司將技術作為核心競爭力無可爭議,但花費大量精力去開發產品管道,並將管道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值嗎?答案是,很值。如果只重視開發產品,不注重管道的建設,產品做得再好,都有會被社會淘汰的風險。小米科技成立於2010年,小米手機花三年時間就趕超國內其它老牌手機品牌,登上了中國手機排名第一的位置!也許現在小米手機國內排名有所下降,但大家不要忽視了一個事實:中興手機成立於1985年、華為手機成立於1987年、魅族手機成立於2003年、oppo手機成立於2004!為什麼雷軍花三年時間就創造了小米手機的奇跡?也許印證了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對媒體所說的一句話:“雷軍是中國最會做行銷,最懂得開發管道的人”。細心的人可以發現,雷軍在做自家手機的同時,也開發了自家的四大銷售管道:PC端的小米網、手機APP上的小米商城和米家商城、線下小米之家。小米能 “瞬間崛起”,並不是因為“小米手機站在了‘風浪口’上”,小米手機能在中國成功“上位”,靠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銷售管道。

互聯網時代現已轉變成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資訊也變得更為“氾濫”,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已由過去的“尋找資訊閱讀”變成了“抵制各種資訊”。“深巷產美酒”的美好遐想在如今將會變得難以實現!

那麼,怎樣設計合理的銷售管道?

在設計銷售管道之前,應先瞭解一下管道結構。管道結構由“長度結構”、“寬度結構”和“系統結構”三部分組成。根據層次結構,行銷管道可以劃分為零級管道(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沒有中間商)、一級管道(短管道)、二三級管道(長管道)。中間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長度,同一級管道中同類分銷商的數量決定了管道的寬度,總的來說,管道越短越能使產品形成價格優勢,管道越寬產品更易賣出去。根據管道中生產者、消費者及中間商的關係,可將管道分為傳統管道系統和整合管道系統兩大類。在傳統管道系統之中,各級管道成員之間各自為政,只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這是商品滯銷,管道落後的根本原因。現如今,傳統管道系統正在被“整合管道系統”所取代,在整合管道系統中,各級管道成員通過高效運轉,能更好的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價格優勢。

設計管道應該考慮商品因素、市場因素、競爭者、生產廠商和環境因素。

商品:價格低、銷量大的商品,應採取多管道、長路線的銷售方式,這樣可降低成本。反之,路線越短,管道越少。時尚性較強商品、技術含量較高售後完善的商品,應採取短管道。新品牌新產品應選擇短管道進行銷售,成熟品牌應選擇多管道,長管道,可增加銷量,擴大品牌影響力。

市場:瞭解顧客對商品價格的接受程度,抓住潛在顧客、開發潛在消費市場,注意商品的季節性、用途與定位。

競爭者:如果競爭者先入為主控制了傳統的銷售管道,那麼,就要開發管道“新玩法”了,例如與阿裡競爭的京東建立了京東“自營倉儲行銷管道”。並不是所有商品都適合採用避開競爭者的方式,例如食品類產品一般都複製競爭對手的管道模式,因為他們比拼的往往是價格。

生產廠商:充分瞭解“產品組合”的寬度和深度(產品種類和產品型號的多少),產品寬度和深度大(產品種類、型號多),盡可能採取短管道、直銷的方式。反之,採取長管道的銷售方式。

環境因素:設計管道應充分考慮消費者生活方式、審美特點、消費習慣等社會文化環境;瞭解管道覆蓋地區人們的消費水準,勞動力狀況、產業結構等經濟環境因素;充分瞭解競爭環境下競爭對手的管道設計方式,制定短期管道對策和長期管道方案。

2017年“雙十一”購物節再次刷新了“世界電商單日消費記錄”,但是消費者在享受優惠購物的同時,卻很少能體會到部分商家的痛楚:京東在2017年雙十一之後痛批了阿裡的管道霸權行為——選擇在阿裡電商平臺銷售商品就必須停止和京東的商業合作!隨著中國製造業的不斷發展與升級,供不應求、賣家“坐莊”的年代已經永遠過去了,不注重管道建設、不開發管道的企業註定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賣產品,管道為王!線上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下管道;反之,線下商家,一定要開闢線上管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