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為了減肥,人不吃主食可以嗎?

“主食”是人們日常飲食中攝入量比較大的一類食物, 一般是指糧穀類食物, 包括米、面、雜糧、豆類、薯類等。 這些食材經過烹飪加工後就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米飯、饅頭、花卷、餃子、麵條、烙餅、燒餅、包子、窩頭等,

被統稱為“飯”。

我國南北方“飯”的差異較大, 北方人習慣吃麵食, 而南方人更喜歡吃米飯。 無論是米還是面, 都是我們每天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在飲食結構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國無論哪個版本的膳食指南都把主食的選擇放在第一條,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第一條便是“食物多樣, 穀類為主”。 谷類為主是指穀薯類食物所提供的能量應占每日膳食總能量的一半以上, 這也是我國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

谷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 是提供人體所需能量的最經濟和最重要的食物來源, 也是提供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

在保障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 維持人體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20-30年來, 我國居民膳食模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居民的谷類消費量逐年下降, 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攝入量逐年增多, 導致脂肪提供的能量過多;穀類過度精細加工導致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丟失而引起攝入量不足, 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因此, 堅持穀類為主, 特別是增加全穀物的攝入量, 有利於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肥胖等與膳食相關的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穀薯類250-400克, 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 薯類50-100克。

供稿:馬冠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