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投資聖手”沈南鵬回顧攜程、如家創立背後的故事

文 / 蘇勇

沈南鵬——敏銳判斷, 保有好奇

主持人: 秦 朔 

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CEO

訪談物件: 沈南鵬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執行合夥人

訪談時間: 2016年11月10日

訪談地點: 北京耶魯中心

秦 朔

沈總, 這次準備採訪你的過程中我有一種感受, 覺得你真是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 從你的成長履歷, 到你最早的工作經歷, 之後創辦攜程跟如家, 再到後來成為整個紅杉中國的領導人, 投資了幾百家公司的業績, 你自己是不是有的時候內心裡也覺得自己真的挺幸運的?

沈南鵬

極其幸運。 其實我從小長大一直都比較幸運,

尤其在交大的時候, 我進了試點班, 是第一屆沒有參加高考的班。 班裡的很多人, 我感覺我的智商跟他們差得都挺遠的, 但是我就很幸運地進去了, 我感覺後面很多路我都走對了。 那走對了的這些選擇呢, 有一些是自我的選擇, 但說實話很多是這個時代的大潮推著我做了一些非常正確的選擇。 包括當年去華爾街, 包括後來回國, 包括後來創業。 我感覺真的就是, 你需要這些很幸運的軌跡幫助你走下去, 當然我想每個人都是在幸運的路上儘量做出最大的努力。

秦 朔

現在整個中國很多的年輕人, 其實夢寐以求的道路就是常青藤, 然後進投行, 至少在他們年輕時代都是這麼規劃的。 而你走上了這條道路, 並且成為他們心目中的一個英雄。

所以有人說《歡樂頌》當中譚宗明這個人的原型就是你, 這麼完美。 我在看你的履歷的時候經常在想, 家庭的薰陶和大學的教育, 對於你這樣成功的職業的生涯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影響呢?

沈南鵬

我感覺大學你選擇一個專業, 比如數學或者物理, 這個是重要的, 讓你能夠有一個專業的學習。 但是到今天我用到的數學恐怕是高中的數學就夠了, 遠遠夠了, 並不見得是要把大學裡面所學的數論的理論用起來。 但大學給人一種重要的培訓, 就是讓你學會在多種可能性當中做出一個比較理智和最有機會成功的選擇, 讓人有一個比較好的判斷去進行選擇。 我感覺這個才是普適教育, 包括中國的一些比較優秀的高校都應該進行這樣的教育。

秦 朔

其實1992年你從耶魯畢業之後去了花旗, 1994年在雷曼亞洲, 然後到了中國香港, 1996年又到德意志銀行, 到了1999年的時候是很重要的一個時間點, 在那時候我們瞭解的互聯網可能都還只是門戶網站, 但是你跟梁建章等幾個人突然創辦了攜程。 今天來看, 你雖然有那麼出色的投行的履歷, 但是還是要去創辦一個企業, 要去管理一個企業, 這樣的勇氣從哪裡來?管理這樣一個企業的知識又從哪裡來?為什麼那個時候就能夠把這樣一個企業似乎用不太長的時間做起來了, 而後來又走上了資本市場之路呢?

沈南鵬

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非常好。 回顧我過去20年的職業生涯,

很多東西都是非常有邏輯性的, 但創業那個選擇說實話是衝動的, 未必是有特別理性的思考在裡面。 但有的時候呢, 恐怕你必須有那麼一點點衝動, 有那麼一點點passion, 有那麼一點點承擔風險的能力。 這個時候最大的判斷標準恐怕就是你自己的第六感覺。 我覺得當時周圍太多的東西給了我一個方向性的指引, 就是說互聯網太偉大了, 它會改變人的生活方式, 而且這個改變不是幾年, 可能是幾十年。 這種東西是一種內生的、身心的一種感覺。

秦 朔

當攜程實實在在開始啟動以後,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機場裡面發小小的一張卡片。 所以其實它又不只是互聯網企業, 牽扯到線下很多的問題, 包括你們後來建立服務的標準化等。

在這個過程中, 如果從管理思想的角度, 那個時候你覺得哪些東西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你也一直堅持下來了?

沈南鵬

我感覺當時幾位創始人儘管背景很不一樣, 有技術出身, 有金融背景, 也有原來就是做系統集成創業的。 但有一點是非常共通的, 那就是我們都特別實事求是, 我們特別有一種實在的商業感覺。 我記得我們在創立攜程時, 第一次四個人同時到位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研究當時在中國市場上已經運作了多年的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是很傳統的, 我們跑去呼叫中心看, 發現技術手段極其落後。 但我們對這個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我們感覺這樣的一種商業模式有很好的成功機會, 只是做得還不夠好, 沒有技術手段。那我們這樣一家互聯網公司,就應該把互聯網技術跟這樣的傳統服務平臺嫁接。這個我感覺是特別接地氣的一個想法,這樣的宏觀戰術做對了,那後面的執行就水到渠成了。

秦 朔

在攜程以後,你們又創辦了如家,如家給人的感覺更加線下化了。那當時這個創業的想法又是來自哪裡呢?

沈南鵬

其實我感覺創意,往往是在你做一個生意當中,或者在你的一個事業的發展當中,發現了上下游的關係,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客戶需求。客戶需求是一個初創期企業最終能夠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當時在攜程,坐在呼叫中心裡面,發現了一個需求。當時中國旅遊市場,或者說酒店市場上遠遠沒有被滿足的,就是有大量的商務旅行者,他們並不追求有多麼豪華的大堂,或者有多麼好的室內裝潢。他們在意的是作為一個商務旅行者入住的酒店,能不能有一些相應的設施,比如Wifi。而且對他們來講價格還是有一定敏感度的。當時中國酒店的星級體系是不滿足這些商務旅行者要求的,於是這樣的一個產品在我們腦海當中一下子就誕生出來了。

秦 朔

我在看你們那一代當時的一些創業經歷的時候,我覺得大家一講互聯網就想到紅海,想到廝殺,想到競爭對手間你死我活的打擊。但是我看你描繪那時候留給我的感覺,相對都比較美好,比較單純。你們到底是當時沒有經歷那麼殘酷的競爭呢?還是說在競爭中因為你們都是智商很高的人,一下子就勝出了,所以好像不需要捲入那麼殘酷的競爭?還是說事實上競爭也很殘酷?

沈南鵬

競爭其實也很殘酷,包括攜程當時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藝龍,對吧?其實我們當時還有一次機會,在2014年前有機會可以收購藝龍。但是陰差陽錯沒有成功,所以當2015年這個交易完成的時候,我看到在我們的這個股東群裡面大家發出一聲長歎,2014年以後這交易總算完成了。但是對攜程來講,形勢好像一直比較樂觀,原因是什麼呢?我個人感覺藝龍也有很多創造和創新,但比較多的是複製攜程作為領先者已經做過的。這樣對於攜程來講壓力就不是那麼大,因為我感覺如果你的競爭對手緊跟你並且執行做得很好,會給你壓力,但是趕超你的機會不大。但是如果在有些商業模式上藝龍如果有了一個突破,走在我們前面了,那彎道超車就有可能。所以我們更多的是擔心我們自己哪裡會做錯,我們哪裡可能創新做得不夠,這個其實一直是管理層在巨大的壓力下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改變世界(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精粹》,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沒有技術手段。那我們這樣一家互聯網公司,就應該把互聯網技術跟這樣的傳統服務平臺嫁接。這個我感覺是特別接地氣的一個想法,這樣的宏觀戰術做對了,那後面的執行就水到渠成了。

秦 朔

在攜程以後,你們又創辦了如家,如家給人的感覺更加線下化了。那當時這個創業的想法又是來自哪裡呢?

沈南鵬

其實我感覺創意,往往是在你做一個生意當中,或者在你的一個事業的發展當中,發現了上下游的關係,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客戶需求。客戶需求是一個初創期企業最終能夠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當時在攜程,坐在呼叫中心裡面,發現了一個需求。當時中國旅遊市場,或者說酒店市場上遠遠沒有被滿足的,就是有大量的商務旅行者,他們並不追求有多麼豪華的大堂,或者有多麼好的室內裝潢。他們在意的是作為一個商務旅行者入住的酒店,能不能有一些相應的設施,比如Wifi。而且對他們來講價格還是有一定敏感度的。當時中國酒店的星級體系是不滿足這些商務旅行者要求的,於是這樣的一個產品在我們腦海當中一下子就誕生出來了。

秦 朔

我在看你們那一代當時的一些創業經歷的時候,我覺得大家一講互聯網就想到紅海,想到廝殺,想到競爭對手間你死我活的打擊。但是我看你描繪那時候留給我的感覺,相對都比較美好,比較單純。你們到底是當時沒有經歷那麼殘酷的競爭呢?還是說在競爭中因為你們都是智商很高的人,一下子就勝出了,所以好像不需要捲入那麼殘酷的競爭?還是說事實上競爭也很殘酷?

沈南鵬

競爭其實也很殘酷,包括攜程當時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藝龍,對吧?其實我們當時還有一次機會,在2014年前有機會可以收購藝龍。但是陰差陽錯沒有成功,所以當2015年這個交易完成的時候,我看到在我們的這個股東群裡面大家發出一聲長歎,2014年以後這交易總算完成了。但是對攜程來講,形勢好像一直比較樂觀,原因是什麼呢?我個人感覺藝龍也有很多創造和創新,但比較多的是複製攜程作為領先者已經做過的。這樣對於攜程來講壓力就不是那麼大,因為我感覺如果你的競爭對手緊跟你並且執行做得很好,會給你壓力,但是趕超你的機會不大。但是如果在有些商業模式上藝龍如果有了一個突破,走在我們前面了,那彎道超車就有可能。所以我們更多的是擔心我們自己哪裡會做錯,我們哪裡可能創新做得不夠,這個其實一直是管理層在巨大的壓力下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熱門書籍——《改變世界(二):中國傑出企業家管理思想精粹》,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