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乳製品價格飆升,行業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在我們還在惆悵黃油, 牛奶, 淡奶油越來越貴的時候, 2018年乳業又發出了新消息:從紐西蘭進口的奶粉、黃油、乳酪、鮮奶全線觸發“特保” 關稅從0-0.8%恢復至10-15%, 這意味了什麼?

乳製品又要升價了!

近年來中國對乳製品的需求越來越多, 2008-2016年, 我國進口乳製品從38.7萬噸增至217.7萬噸, 年均增長25.6%, 而從紐西蘭進口乳製品從7.8萬噸增至78.9萬噸, 年均增長33.5%, 從紐西蘭進口乳製品增速大幅高於平均水準。 公告顯示至2018年1月5日, 實施特殊保障措施管理的固狀和濃縮非固狀乳及奶油(俗稱原料奶粉, 稅則號列:04021000、04022100、04022900、04029100)進口申報數量已達到155929噸, 超過2018年154745噸的特殊保障措施觸發標準。 所以自2018年1月6日起, 進口關稅由協定稅率0.8%恢復到最惠國稅率10%。 (資料來源於乳業資訊網)

設立特保, 也是因為保障雙方奶源達到互惠互利的狀態, 畢竟現在奶源緊張, 紐西蘭的奶源還會供給給其他國家, 紐西蘭也只能通過提價來控制我國奶源的需求量。

儘管各個國家也有奶農的存在, 但是他們同時也面臨著入不敷出的農場生活, 無法提供更多的奶源。

在美國紀錄片《腐爛 Rotten 》中第6集就以乳製品家庭農場的衰退以及生牛奶有機農場的發展, 生動表現出現時乳製品的需求及奶農生產入不敷支的矛盾。

傳統牛奶家庭農場黃金時代結束,

在需求日益增長時, 他們卻一步步走向結束

曾經全美共有3000個牛場, 牛奶供應達到過剩的狀態。 20世紀80年代, 政府出政策同意過剩牛奶全部回收。 政府每年耗費超過20億元支撐乳品產業。 那時候奶農是被稱為最好賺, 只要勤勞就能致富的熱門行業。 可是, 隨著大量存貨開始腐爛, 無法售出或者擺放, 在1990年因為政治理念影響, 政府扶持時代結束, 導致奶農全面減少。

正如紀錄片中的史密斯一家, 曾經牛奶農場是家族產業, 每日大家分工合作, 就能得到不錯的收益。 可是從2000年起, 他們所在的鎮區從1200個牛奶廠, 萎縮不到60個。 幸運的是, 他們依舊勉強可以堅持農場的運作, 史密斯表示:“現在都使用自動化榨乳室榨乳, 1天能榨兩次, 可榨30L榨乳, 比15年前的祖母輩多25%, 可是依舊無法達到收支平衡。 ”所以史密斯為了生活需求及農場開銷, 除了平常榨牛奶以外, 還會兼職開校車, 才得以生存。

奶農報酬取決於全球的供需, 經過需求高, 價格高昂的幾年後, 牛奶碰上生產過剩, 收益觸底, 自然農場接二連三倒閉。 加上價格變革劇烈波動, 變化幅度大, 現今牛奶價格由政府設計的獨特公式訂定, 公式隨著商品市場波動, 價格難以預測, 奶農無法預計獲利多少, 更加促使家庭農場的倒閉。

史密斯更表示,最困難的時期,只能賣掉牛只維持基本的運營,這對一名畢生服務動物的人來說是艱難的決定。

而造成這種狀況出現的,就是因為工廠化奶場大批量出現,他們可以飼養幾百甚至幾千頭奶牛,用經濟規模獲取獲利。

而家庭農場是如何獲利呢?

他們是會和其他農場的牛奶起來送去合作社,再交給合作社去代售和加工。

但是,家庭農場在2014年卻有了一絲生機——因為墨西哥對乳酪與奶粉需求劇增,中國採購美國黃油幾乎較一年前多一倍,創下高價記錄。

史密斯的女兒也在這段黃金時段立刻購置下一個農場,可是最後這一絲生機還是抵不過世界的變化——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買主也減少進口;

即使有需求中國也大多從產乳大國紐西蘭採購乳製品;

俄羅斯入侵克裡米亞,地緣政治對牛奶市場產生很大影響,俄羅斯聲稱再也不買立陶宛的乳製品。一夕失去了最大的用戶,立陶必須開闢的新市場;

歐洲產乳量增加,還有紐西蘭迎接豐年,出現供需失衡。

史密斯女兒表示:“現在已經是在巨大的虧損了。通常一個小型農場每45kg收益22美元才能不虧損,現在每45kg才收益18美元。現在2年價格都達不到這個標準了。”而後,史密斯的女兒便於史密斯的農場合併,削減成本,才能繼續維持。

曾經風光一時的生活方式,如今淪為虧損累累的副業,再過不到十年,這類農場可能就會消失無蹤。

生牛奶卷土重生,

是牛奶的新生機?還是新疾病的傳染源?

生牛奶是什麼?生牛奶就是無經過巴氏殺菌的牛奶。在20世紀初期,生牛奶被認為是導致食源性疾病的主因。某城市的嬰兒死亡率甚至高達30%。

而後發明了巴氏高溫殺菌法,為生牛奶高溫殺菌,牛奶得以保障,因為牛奶而產生食源性疾病的人少之又少。

可近年來,生牛奶在網上被大肆宣傳,“免疫力會大大增強,對健康有特殊好處……”查茲和梅根夫婦就捉著這個機遇,承包了一個有機農場,專門生產生牛奶,儘管有機牛奶占液態乳市場不到10%,但因為現代人們喜歡健康食品的趨勢,生牛奶的售出價格是傳統牛奶的2倍多,每45kg高達45美元。這可能成為國內小型農場的成功模式。

據統計,美國有3%的人在喝生牛奶,可同時也有很多生物學家都認為,生牛奶早已有先例有危險因素的存在,不該被推崇,要把生牛奶生產杜絕。然而,有機農場的農場主都認為現在的科技發達,處理牛奶的方式比幾十年前更加乾淨,無菌,生牛奶就不該杜絕。二者分論不休,如若是你,你會選擇喝生牛奶嗎?

傳統奶農漸漸淡出市場,工廠型牛奶農場伺機哄抬價格,若選擇無需經過加工的生牛奶又會有一定的危險性。乳業市場一直維持互相矛盾的狀態,市場調價頻繁,趁現在乳製品價格還未上漲,還是且買且珍惜了!

史密斯更表示,最困難的時期,只能賣掉牛只維持基本的運營,這對一名畢生服務動物的人來說是艱難的決定。

而造成這種狀況出現的,就是因為工廠化奶場大批量出現,他們可以飼養幾百甚至幾千頭奶牛,用經濟規模獲取獲利。

而家庭農場是如何獲利呢?

他們是會和其他農場的牛奶起來送去合作社,再交給合作社去代售和加工。

但是,家庭農場在2014年卻有了一絲生機——因為墨西哥對乳酪與奶粉需求劇增,中國採購美國黃油幾乎較一年前多一倍,創下高價記錄。

史密斯的女兒也在這段黃金時段立刻購置下一個農場,可是最後這一絲生機還是抵不過世界的變化——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買主也減少進口;

即使有需求中國也大多從產乳大國紐西蘭採購乳製品;

俄羅斯入侵克裡米亞,地緣政治對牛奶市場產生很大影響,俄羅斯聲稱再也不買立陶宛的乳製品。一夕失去了最大的用戶,立陶必須開闢的新市場;

歐洲產乳量增加,還有紐西蘭迎接豐年,出現供需失衡。

史密斯女兒表示:“現在已經是在巨大的虧損了。通常一個小型農場每45kg收益22美元才能不虧損,現在每45kg才收益18美元。現在2年價格都達不到這個標準了。”而後,史密斯的女兒便於史密斯的農場合併,削減成本,才能繼續維持。

曾經風光一時的生活方式,如今淪為虧損累累的副業,再過不到十年,這類農場可能就會消失無蹤。

生牛奶卷土重生,

是牛奶的新生機?還是新疾病的傳染源?

生牛奶是什麼?生牛奶就是無經過巴氏殺菌的牛奶。在20世紀初期,生牛奶被認為是導致食源性疾病的主因。某城市的嬰兒死亡率甚至高達30%。

而後發明了巴氏高溫殺菌法,為生牛奶高溫殺菌,牛奶得以保障,因為牛奶而產生食源性疾病的人少之又少。

可近年來,生牛奶在網上被大肆宣傳,“免疫力會大大增強,對健康有特殊好處……”查茲和梅根夫婦就捉著這個機遇,承包了一個有機農場,專門生產生牛奶,儘管有機牛奶占液態乳市場不到10%,但因為現代人們喜歡健康食品的趨勢,生牛奶的售出價格是傳統牛奶的2倍多,每45kg高達45美元。這可能成為國內小型農場的成功模式。

據統計,美國有3%的人在喝生牛奶,可同時也有很多生物學家都認為,生牛奶早已有先例有危險因素的存在,不該被推崇,要把生牛奶生產杜絕。然而,有機農場的農場主都認為現在的科技發達,處理牛奶的方式比幾十年前更加乾淨,無菌,生牛奶就不該杜絕。二者分論不休,如若是你,你會選擇喝生牛奶嗎?

傳統奶農漸漸淡出市場,工廠型牛奶農場伺機哄抬價格,若選擇無需經過加工的生牛奶又會有一定的危險性。乳業市場一直維持互相矛盾的狀態,市場調價頻繁,趁現在乳製品價格還未上漲,還是且買且珍惜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