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資料曝驚人內幕:中國人手裡的錢真的少了!

2017年, 你的錢包鼓了還是癟了?

要想知道答案, 可以看看央行上週末公佈的一個資料:2017年底, 居民住戶存款總額達64.38萬億元, 再創新高, 比上年增長了4.6萬億元。

不過, 央行同時公佈的一個資料顯示, 2017年底居民貸款餘額達到40.5萬億元, 比上年增加了7.14萬億元。 兩者相抵, 2017年末, 全國居民淨存款僅23.88萬億, 比上年末減少2.54萬億元。 要是和2016年2月的歷史峰值29.87萬億比, 更是少了近6萬億元。

儲蓄增速創10年新低

中國人銀行戶頭上的錢為什麼少了?一個原因是大家沒以前那樣喜歡存錢了, 近年來, 居民存款增速一直在下降。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 中國居民存款的年增速從2008年的26.32%一路下行, 2017年的增速僅7.7%, 為10年來新低。

而且, 7.7%的存款增速, 已經低於居民的收入增速。

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 2017年前三季度, 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9.1%。

從銀行存款出來的錢, 很多轉入了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 2017年底貨幣基金規模6.78萬億元, 比2016年底的4.33萬億增加了2.45萬億。 此外, 根據普益標準的統計, 2017年三季度銀行理財存續規模較上年同期也多出1.35萬億元。

不過, 即使把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前三季度)的增量都算到居民頭上(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中, 很大一部分來自企業而非居民), 2017年居民的淨存款也就增加了8.4萬億元, 增速約為9%, 也低於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9.1%。

居民加杠杆速度驚人

事實上, 讓中國居民銀行戶頭資金減少的更主要原因是房地產。 過去幾年中國居民貸款呈現爆炸式增長,

尤其是2016年以來, 房貸加速增長, 使得居民淨存款從2016年2月到達頂峰後開始加速下行, 僅僅22個月, 就減少了近6萬億。

2017年底居民貸款餘額達到40.5萬億元, 比上年增加了7.13萬億元。 其中, 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了5.3萬億元。 這部分資金基本可以等同于房貸。

不過, 由於2017年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 當年個人房貸餘額增速已經比2016年明顯回落。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 居民中長期貸款(主要為房貸)月度增量在2017年1月創下歷史峰值6293億元後開始下滑, 尤其是進入四季度, 大部分銀行面臨額度不充裕問題, 房貸受到明顯抑制。

在中長期貸款受限的同時, 2017全年居民短期貸款增加1.83萬億元, 同比增長181.8%。 業內普遍認為, 短期貸款爆發與房地產限貸有關, 按揭貸款被限制之後, 有居民將消費貸變相投入房市。

2018年會怎麼樣?

那麼, 2018年中國居民的銀行頭寸會有怎樣的變化?

從居民存款來看, 受金融去杠杆影響, 2018年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的增速可能會低於2017年, 但因收益率較低, 居民存款增速下降的趨勢大概率不會改變。

而居民貸款的增速可能放緩。在海通證券薑超看來,如果考慮到長短期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我國居民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2017年7月已經突破了53%,到2017年底預計將達到56%左右。而在2007年的時候,我國居民部門的債務率還不足20%。美國居民部門債務率從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時間,而中國用了不到10年,我國居民部門杠杆率飆升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而隨著房貸利率走高、去杠杆政策推行,居民加杠杆速度仍將趨緩,2018年地產銷量或重回負增長。如果地產銷量負增長,居民房貸很可能也將出現負增長。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認為,房貸方面最大的影響因素是長效機制,包括長租房推出等,如果未來回歸租房市場就不需要那麼高負擔去買房,長效機制的逐步推出或者落地可能減弱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速,也便於居民降杠杆。

“現在來看,2018年這一規模可能還會下降,但是幅度應該不明顯,因為近期地產銷售資料還是比較平穩,包括有些地方也在有限度放開限購的要求。”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而居民貸款的增速可能放緩。在海通證券薑超看來,如果考慮到長短期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我國居民部門債務占GDP的比重2017年7月已經突破了53%,到2017年底預計將達到56%左右。而在2007年的時候,我國居民部門的債務率還不足20%。美國居民部門債務率從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時間,而中國用了不到10年,我國居民部門杠杆率飆升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而隨著房貸利率走高、去杠杆政策推行,居民加杠杆速度仍將趨緩,2018年地產銷量或重回負增長。如果地產銷量負增長,居民房貸很可能也將出現負增長。

中信證券分析師明明認為,房貸方面最大的影響因素是長效機制,包括長租房推出等,如果未來回歸租房市場就不需要那麼高負擔去買房,長效機制的逐步推出或者落地可能減弱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速,也便於居民降杠杆。

“現在來看,2018年這一規模可能還會下降,但是幅度應該不明顯,因為近期地產銷售資料還是比較平穩,包括有些地方也在有限度放開限購的要求。”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東方財富】,下載中國財經第一門戶手機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