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孫悟空的母親是誰,為何會變成花果山的仙石?

從石頭裡生出來, 在古典神話中屬於“異生”, 異生的英雄在歷史上有很多, 孫悟空只是其中一個。 更何況, 孫悟空是從石頭裡生出來的這個觀點來源於明代,

是明代知識份子修改、整編西遊故事的時候加入進去的。

宋代的《大唐玄奘取經詩話》《西遊記平話》等著作中, 並沒有孫悟空是石頭裡生的說法。 在元代《二郎神鎖齊天大聖》《西遊記雜劇》等作品中, 也沒有寫過孫悟空是石頭裡出來的。 明代之前的所有版本中, 孫悟空都是有父母兄弟姐妹的。

為何到了明代, 孫悟空變成了異生了呢?在筆者看來, 核心是西遊故事從唐僧為主角, 慢慢發展為孫悟空為主角, 所以對孫悟空的出身就增加了很多神話特點, 以加持這個角色。 那麼從石頭生出來的, 這個石頭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在中國歷史上, 有啟母石的傳說, 這個石頭是大禹妻子塗山氏變的。 關於塗山氏化石的故事, 最早記錄在《隨巢子》中。 這部書是戰國時期隨巢子所著, 清代馬驌《繹史》卷十二引《隨巢子》:“禹娶塗山, 治鴻水, 通轘轅山, 化為熊。 塗山氏見之, 慚而去。 至嵩高山下, 化為石。 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 ”

在漢代劉安的《淮南子》中, 也曾經記錄過這段故事。 只不過, 是源自顏師古的引注。 顏師古注《漢書·武帝紀》引用過《淮南子》的這段:

“禹治洪水, 鑿轘轅開, 謂與塗與氏曰:‘欲餉, 聞鼓聲乃去。 ’禹跳石, 誤中鼓, 塗山氏往, 見禹化為熊, 慚而去。 至嵩山腳下化為石, 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

最大的可能是, 劉安編寫《淮南子》的時候, 引用了《隨巢子》中的故事, 又改編了一番。 這個故事說明,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是從石頭裡生的。 也可以理解, 啟的母親生了他之後就變成了石頭。 生了啟的石頭北方裂開了, 但整體還在, 被後人稱為啟母石。

《漢書·武帝紀》中記錄了漢武帝在華山一帶遇到“啟母石”的故事,

整個石頭大約三丈高, 與《西遊記》中孕育孫悟空的仙石三丈六尺五寸差不多。 在《名勝志》中也記載了啟母石, 並且說, 歷代都有人用各種血祭祀石頭。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 孫悟空從石頭裡出來的故事, 應該是脫胎于塗山氏化石生啟的故事。 從後世啟母石的故事可以看出,生孫悟空的石頭應該是啟母石轉化過來的。後人喜歡用各類血祭祀啟母石,其中不乏猿猴的血。所以說,孫悟空生來是猴,大概是這樣來的吧。

從後世啟母石的故事可以看出,生孫悟空的石頭應該是啟母石轉化過來的。後人喜歡用各類血祭祀啟母石,其中不乏猿猴的血。所以說,孫悟空生來是猴,大概是這樣來的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