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私募月報:2017私募收官之戰,6大策略主流機構業績全解析

一、私募行業業績概覽

1、私募行業分策略業績表現

對於2017年收官之月, A股市場整體處於震盪調整階段, 其中上證綜指下跌0.3%, 創業板下跌1%,

滬深300小幅上漲0.62%。 全年來看, A股市場整體呈現“區間震盪、結構分化”特徵, 上證50和滬深300漲幅均超過20%, 創業板和中證1000則跌幅超過10%。 分板塊來看, 2017年食品飲料、家用電器板塊表現最突出, 全年漲幅均超過40%。 在A股結構性慢牛行情下, 與A股市場相關度較高的股票策略、組合基金、定向增發基金全年表現較好, 其中表現最好的股票策略全年平均收益為12.42%。

債市方面, 12月債券市場相比上月有所回溫, 當月平均收益0.27%。 利率債整體來看呈現高位震盪態勢, 短端收益率變動幅度較大, 其中一年期國債和國開債收益率較月初上升15個BP以上, 期限利差收窄;信用債中長期收益率變動趨緩, 短期變動較大, 單月變動超10BP。 全年來看, 2017年債市經過了近5年最大的一輪熊市,

市場出現全面下跌, 長端利率上行幅度和利差走勢前所未有;信用債方面, AA級及以上不同期限的企業債收益率較年初均上升超過100BP。 在這樣持續走熊的一年, 債券策略的私募基金2017年全年平均收益僅有3.77%。

本月商品期貨市場整體維持區間震盪行情, 南華商品指數下跌0.28%, 各板塊表現持續分化, 其中金屬板塊漲幅較大, 而農產品出現趨勢性下跌行情。 12月期貨策略整體表現較差, 其中程式化期貨本月收益僅為-1.59%, 在所有策略中表現墊底。 全年來看, 2017年期貨市場整體呈現寬幅震盪、缺乏趨勢性行情、板塊分化的格局, 期貨策略整體盈利較為困難, 且受12月跌幅較大的影響, 管理期貨策略最終以1.04%的年度收益收官, 其中的程式化期貨又以-0.68%的平均收益墊底。

整體來看, 12月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為0.14%, 2017年全年私募行業平均收益為8.84%。

2、各策略私募機構業績表現

股票策略:全年收益居首, 領漲私募業績主要來源於低估值優質龍頭

2017年股票策略收益位居各策略榜首, 從行業板塊來看業績主要來源於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金融等板塊, 從市場來看港股貢獻較多。 12月當月股票策略收益0.39%, 10億以上私募12月收益1.35%。

規模以上股票策略私募機構中, 景林資產旗下股票基金2017年平均收益為66.97%, 收益顯著領先同類水準。 景林資產的投資策略是尋找低估值或估值合理的優秀公司,

主要佈局在消費升級、技術創新成功等領域, 分享了低估值優秀公司在估值修復和公司成長兩個方面帶來的豐厚收益。 石鋒資產旗下股票基金2017年平均收益為56.65%, 表現居前, 收益主要來源於挖掘出了具有成長價值的品種, 涵蓋消費、電子、製造等領域。

對於後市看法, 景林資產認為有足夠的理由保持樂觀, 但也時刻保持警惕, 認為當前主要經濟體正在進入商業週期的後期階段, 地緣政治風險、各主要央行陸續退出刺激措施、通貨膨脹上沖過高和金融監管加強導致貨幣緊縮過度, 都可能加速當前的經濟擴張和市場繁榮走勢終結。 而景林資產始終不渝地潛心研究優質公司, 專注自下而上的投資策略, 認為這種策略最終能成功穿越週期。石鋒資產預計2018年的金融監管力度依然維持,流動性環境仍是中性偏緊,市場依然會呈現結構性特徵,價值風格或將延續,企業盈利仍將支撐其股價上行。基於自上而下的選股邏輯,投資策略可以有三條主線:大眾消費、高端製造業和出口優勢企業。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相關辦法,不得公開宣傳私募產品收益,如需查看完整版業績表現,請點擊本文下方“閱讀原文”登錄註冊後查看。

債券策略:12月債市回暖趨穩,部分債券型私募抓住了交易性機會

經過10-11月的收益率大幅上行之後,本月債市稍有回暖,市場情緒有所好轉:利率債除短端收益率變動較大以外,整體來看呈現高位震盪態勢;中長期信用債收益率變動趨緩,短期變動較大。同時由於年末資金緊張原因,本月收益率短端增幅大幅超出長端,期限利差收窄。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私募債券基金12月平均收益為0.27%,略高於公募債券基金,而今年以來平均收益3.77%,大幅超出公募債券基金1.61%的平均收益。近期私募債券機構普遍降低杠杆壓縮久期,收益主要來源於票息收益和交易收入。本月暖流資產旗下代表產品以將近6%的收益排名第一,其次為映雪投資,旗下債券型基金代表產品全月收益為3.28%。據格上研究中心瞭解,本月市場趨穩,暖流資產和映雪投資均抓住了一些交易性機會,在本月獲得較高收益。

管理期貨策略:全年期貨市場寬幅震盪、缺乏趨勢性行情,管理期貨策略整體表現較差

2017年全年,期貨市場整體以寬幅震盪行情為主,趨勢性明顯減弱,板塊分化嚴重。年初到年中商品價格震盪下行,之後受供給側改革和基本面資料偏好的影響,多數品種在下半年以後走出一波行情,尤其是黑色系。而9月初市場突然反轉暴跌,再次轉為震盪市。從板塊來看,全年表現最好的板塊是黑色系品種,其次是有色,表現最弱的是農產品及化工部分品種。

在這樣的行情下,不少量化CTA私募基金較為受傷,行業普遍表現不佳。2017年期貨策略整體收益為1.04%,其中,程式化期貨策略在所有策略中墊底,全年收益為-0.68%,主觀期貨策略整體表現也一般,全年收益僅為4.15%。而鴻凱投資以平均40.45%的收益摘得規模以上機構2017年管理期貨策略私募桂冠,遠超同類平均水準。此外,沖和資產、思勰投資也以平均21.58%、18.98%的收益在程式化期貨策略私募中佔據前兩席。

相對價值策略:

套利策略:本月股市波動率回落,期權波動率策略和股指套利類策略有所表現

2017年,82%以上的套利策略產品獲得正收益,約45%的機構獲得超5%的收益率;12月套利策略的產品表現分化,超過一半的套利策略產品在本月獲得正收益。據格上研究中心瞭解,由於12月市場波動率回落,很多做期權波動率策略和股指套利類策略的機構在本月有一定獲利。而商品市場本月持續震盪,短期內投機情緒較強,商品市場的套利策略或受影響。

就代表產品12月單月收益來看,沖和資產旗下的沖和華贏7號1期月度收益近3%,位列第一。從今年以來旗下套利策略產品整體來看,表現最好的是領新投資,旗下套利策略基金2017年的平均收益為14.90%。

阿爾法策略:期指貼水好轉疊加量化模型改進,12月阿爾法策略業績有所好轉

12月份,阿爾法策略基金業績有所好轉,全月平均收益0.17%。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一方面,無論IF還是IC,股指期貨貼水的現象在12月有明顯好轉,甚至有部分時間出現升水的情況,給阿爾法策略帶來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12月份滬深300和中證500這兩個指數層面整體表現較好,量化多頭部分的股票也更容易獲得收益。從機構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的量化機構,經過今年一整年的模型調整和改進,現在在選股因數上,會加入大量的基本面因素,而之前的小市值、反轉等因數暴露已經大幅減少。

全年來看,阿爾法策略整體表現不佳,2017年阿爾法策略的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為-0.04%,但在市場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仍有一些機構表現較好,從2017年旗下阿爾法策略產品平均收益來看,表現最好的是九坤投資,旗下阿爾法策略基金2017年平均收益為10.29%。

宏觀對沖策略:2017年平均收益9.54%,泊通投資年底低位佈局新興行業

截至12月收官,宏觀對沖策略基金2017年平均收益為9.54%,12月單月平均收益為-0.52%。

12月,受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震盪行情的影響,部分宏觀對沖策略的產品出現回撤,泊通投資旗下的“泊通新價值1號”12月份表現突出,全月收益超過了2%。據格上研究中心瞭解,12月泊通投資將守住淨值和守住倉位作為首要任務,由於擔心獲利盤瞭解帶來回檔的可能性,12月初他們減少了交易性倉位元的配置,同時降低了藍籌類公司裡漲幅較大品種的倉位,隨著市場調整的深入,他們重新注入倉位元,在低估值區域完成了對新興行業的佈局。他們認為從長期看市場目前的估值水準和點位都不高,處於歷史均值以下,隨著對好公司股票風險偏好的持續提升,他們的投資組合在未來取得收益的可能性很大。

全年來看,在A股結構性慢牛格局下,凱豐投資、從容投資以及泊通投資旗下的宏觀對沖基金均取得了不錯收益,2017年全年平均收益均超過20%,其中凱豐投資以30.47%的平均收益位列榜首。

二、私募產品情況

1、12月新備案產品1439只,約95%的產品在成立之後30天內完成了備案

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12月證券類私募產品備案1439只,環比減少5.82%,同比減少6.68%。其中,12月備案的產品中有超6成的產品為當月剛成立的產品,約95%的產品是在成立之後的30天內完成了備案。

從備案的時間來看,12月當月成立的產品平均備案時間為8.21個自然日,較11月備案時間有所增加。

2、16家百億級私募新備案48只產品,年末景林、星石發行、備案忙

格上研究中心資料顯示,12月共有16家百億級私募有新產品備案,共備案48只,相較上月增加10只。其中,景林資產備案產品數最多,達9只,數量創17年新高。據統計,2017年景林資產共備案42只產品,平均每月備案產品超3只。星石投資緊隨其後,12月完成7只產品備案,占全年備案數量的1/3,這7只產品均為11月中下旬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底,景林資產的發行熱情持續走高,近兩月新成立證券類產品數占全年新成立產品數近4成(全年新發產品41只),其中12月新成立產品7只(有一隻為2018年1月備案),11月新成立產品8只。

三、私募管理人情況

1、本月新備案證券類私募管理人187家,環比增加74.77%

據基金業協會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12月份新備案證券類私募管理人187家,環比增加74.77%。

2、新成立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數量自5月持續下滑,近3個月無新成立機構完成備案

據基金業協會最新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已在協會備案的私募管理人中,新成立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數量在3月達到頂峰,為77家,而在5月後管理人數量持續下滑,至9月僅有10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成立,且近3個月內無新成立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備案。

認為這種策略最終能成功穿越週期。石鋒資產預計2018年的金融監管力度依然維持,流動性環境仍是中性偏緊,市場依然會呈現結構性特徵,價值風格或將延續,企業盈利仍將支撐其股價上行。基於自上而下的選股邏輯,投資策略可以有三條主線:大眾消費、高端製造業和出口優勢企業。

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相關辦法,不得公開宣傳私募產品收益,如需查看完整版業績表現,請點擊本文下方“閱讀原文”登錄註冊後查看。

債券策略:12月債市回暖趨穩,部分債券型私募抓住了交易性機會

經過10-11月的收益率大幅上行之後,本月債市稍有回暖,市場情緒有所好轉:利率債除短端收益率變動較大以外,整體來看呈現高位震盪態勢;中長期信用債收益率變動趨緩,短期變動較大。同時由於年末資金緊張原因,本月收益率短端增幅大幅超出長端,期限利差收窄。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私募債券基金12月平均收益為0.27%,略高於公募債券基金,而今年以來平均收益3.77%,大幅超出公募債券基金1.61%的平均收益。近期私募債券機構普遍降低杠杆壓縮久期,收益主要來源於票息收益和交易收入。本月暖流資產旗下代表產品以將近6%的收益排名第一,其次為映雪投資,旗下債券型基金代表產品全月收益為3.28%。據格上研究中心瞭解,本月市場趨穩,暖流資產和映雪投資均抓住了一些交易性機會,在本月獲得較高收益。

管理期貨策略:全年期貨市場寬幅震盪、缺乏趨勢性行情,管理期貨策略整體表現較差

2017年全年,期貨市場整體以寬幅震盪行情為主,趨勢性明顯減弱,板塊分化嚴重。年初到年中商品價格震盪下行,之後受供給側改革和基本面資料偏好的影響,多數品種在下半年以後走出一波行情,尤其是黑色系。而9月初市場突然反轉暴跌,再次轉為震盪市。從板塊來看,全年表現最好的板塊是黑色系品種,其次是有色,表現最弱的是農產品及化工部分品種。

在這樣的行情下,不少量化CTA私募基金較為受傷,行業普遍表現不佳。2017年期貨策略整體收益為1.04%,其中,程式化期貨策略在所有策略中墊底,全年收益為-0.68%,主觀期貨策略整體表現也一般,全年收益僅為4.15%。而鴻凱投資以平均40.45%的收益摘得規模以上機構2017年管理期貨策略私募桂冠,遠超同類平均水準。此外,沖和資產、思勰投資也以平均21.58%、18.98%的收益在程式化期貨策略私募中佔據前兩席。

相對價值策略:

套利策略:本月股市波動率回落,期權波動率策略和股指套利類策略有所表現

2017年,82%以上的套利策略產品獲得正收益,約45%的機構獲得超5%的收益率;12月套利策略的產品表現分化,超過一半的套利策略產品在本月獲得正收益。據格上研究中心瞭解,由於12月市場波動率回落,很多做期權波動率策略和股指套利類策略的機構在本月有一定獲利。而商品市場本月持續震盪,短期內投機情緒較強,商品市場的套利策略或受影響。

就代表產品12月單月收益來看,沖和資產旗下的沖和華贏7號1期月度收益近3%,位列第一。從今年以來旗下套利策略產品整體來看,表現最好的是領新投資,旗下套利策略基金2017年的平均收益為14.90%。

阿爾法策略:期指貼水好轉疊加量化模型改進,12月阿爾法策略業績有所好轉

12月份,阿爾法策略基金業績有所好轉,全月平均收益0.17%。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一方面,無論IF還是IC,股指期貨貼水的現象在12月有明顯好轉,甚至有部分時間出現升水的情況,給阿爾法策略帶來了更多機會;另一方面,12月份滬深300和中證500這兩個指數層面整體表現較好,量化多頭部分的股票也更容易獲得收益。從機構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的量化機構,經過今年一整年的模型調整和改進,現在在選股因數上,會加入大量的基本面因素,而之前的小市值、反轉等因數暴露已經大幅減少。

全年來看,阿爾法策略整體表現不佳,2017年阿爾法策略的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為-0.04%,但在市場環境不利的情況下,仍有一些機構表現較好,從2017年旗下阿爾法策略產品平均收益來看,表現最好的是九坤投資,旗下阿爾法策略基金2017年平均收益為10.29%。

宏觀對沖策略:2017年平均收益9.54%,泊通投資年底低位佈局新興行業

截至12月收官,宏觀對沖策略基金2017年平均收益為9.54%,12月單月平均收益為-0.52%。

12月,受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震盪行情的影響,部分宏觀對沖策略的產品出現回撤,泊通投資旗下的“泊通新價值1號”12月份表現突出,全月收益超過了2%。據格上研究中心瞭解,12月泊通投資將守住淨值和守住倉位作為首要任務,由於擔心獲利盤瞭解帶來回檔的可能性,12月初他們減少了交易性倉位元的配置,同時降低了藍籌類公司裡漲幅較大品種的倉位,隨著市場調整的深入,他們重新注入倉位元,在低估值區域完成了對新興行業的佈局。他們認為從長期看市場目前的估值水準和點位都不高,處於歷史均值以下,隨著對好公司股票風險偏好的持續提升,他們的投資組合在未來取得收益的可能性很大。

全年來看,在A股結構性慢牛格局下,凱豐投資、從容投資以及泊通投資旗下的宏觀對沖基金均取得了不錯收益,2017年全年平均收益均超過20%,其中凱豐投資以30.47%的平均收益位列榜首。

二、私募產品情況

1、12月新備案產品1439只,約95%的產品在成立之後30天內完成了備案

據格上研究中心統計,12月證券類私募產品備案1439只,環比減少5.82%,同比減少6.68%。其中,12月備案的產品中有超6成的產品為當月剛成立的產品,約95%的產品是在成立之後的30天內完成了備案。

從備案的時間來看,12月當月成立的產品平均備案時間為8.21個自然日,較11月備案時間有所增加。

2、16家百億級私募新備案48只產品,年末景林、星石發行、備案忙

格上研究中心資料顯示,12月共有16家百億級私募有新產品備案,共備案48只,相較上月增加10只。其中,景林資產備案產品數最多,達9只,數量創17年新高。據統計,2017年景林資產共備案42只產品,平均每月備案產品超3只。星石投資緊隨其後,12月完成7只產品備案,占全年備案數量的1/3,這7只產品均為11月中下旬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底,景林資產的發行熱情持續走高,近兩月新成立證券類產品數占全年新成立產品數近4成(全年新發產品41只),其中12月新成立產品7只(有一隻為2018年1月備案),11月新成立產品8只。

三、私募管理人情況

1、本月新備案證券類私募管理人187家,環比增加74.77%

據基金業協會最新資料顯示,2017年12月份新備案證券類私募管理人187家,環比增加74.77%。

2、新成立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數量自5月持續下滑,近3個月無新成立機構完成備案

據基金業協會最新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已在協會備案的私募管理人中,新成立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數量在3月達到頂峰,為77家,而在5月後管理人數量持續下滑,至9月僅有10家證券類私募管理人成立,且近3個月內無新成立的證券類私募管理人備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