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代表委員支招開放發展:“一帶一路” 浙江“帶路”

不拒眾流, 方為江海。 中國的開放發展正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一帶一路”。 其中一節專門提出: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堅持共商共建共用, 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 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 深化國際產能合作, 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 實現優勢互補。 加強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

大時代, 大格局。 浙江是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 向北向西北, 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向西南, 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 浙江發揮獨特的海陸一體優勢, 推進東西雙向開放, 實現雙向融入, 成為連接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大通道。 接下來, 如何充分利用這一戰略性的機遇和獨特優勢, 推動浙江經濟轉型升級?兩會期間, 記者採訪的諸多代表委員們分享了他們的思考。

重塑產業格局

自2013年中國首次向世界發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後, 眾多浙商參與其中, 以“一呼百應”之勢, 借東風謀發展。

對於企業來說, “一帶一路”顯然打開了一個大市場。 就在赴京參會前, 全國人大代表、開山集團董事長曹克堅剛從印尼出差回來。 在他看來, “一帶一路”蘊藏著“大能量”, 因為沿線豐富的地熱資源和沿線國家巨大的能源需求, 正是地熱發電創新技術和高端裝備走出去的良好機遇, 集團投資10億美元用於印尼地熱發電項目。

據介紹, 該項目擬建設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的蘇門答臘斷裂帶上, 該地區是全球十大地熱資源最豐富地區之一。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也在3月6日的兩會記者會上表示,

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是快速的, 成果好於預期,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投資已經超過了500億美元。

不只是量的劇增, 更有質的飛躍, “一帶一路”建設的實際專案越來越多, 成果越來越豐碩, 曹克堅認為, 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正在進行新一輪調整, 經過持續多年的高速發展, 浙江打下了雄厚的產業基礎, 擁有了眾多優勢成熟產業、產能, 需要在更大範圍、更大空間裡進行配置。

“作為企業來說, 更要主動把握全球產業分工調整趨勢, 把‘走出去’與轉型升級緊密結合, 在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和競爭中創造‘浙江高度’。 ”曹克堅說。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 開山集團的主要產品集中在空氣壓縮機、螺杆膨脹發電機等機械設備,

的確, 它是國內最大的空氣壓縮機製造企業, 也是國內產銷規模最大的螺杆式空氣壓縮機製造企業。 此次投資印尼地熱項目並非是一時興起之舉, 曹克堅告訴記者, 從2011年起開山集團便一直致力於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發和推廣, 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從機械製造業邁向新能源領域, “走出去”中的“浙江高度”如何體現?曹克堅告訴記者, 開山集團為地熱發電專門設計的兩大系列產品——地熱蒸汽膨脹發電機和有機朗肯迴圈膨脹發電機, 並獨創井口地熱發電技術, 不僅將建設週期從目前的4至6年縮短到1年半, 而且還大大減少了建設投資和用地、還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我們的目標是轉型升級為綠色可再生能源公司,

成為電力運營商, 成為全球領先的地熱發電成套設備供應商。 ”曹克堅認為, 中東、中亞各國雖然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化石能源十分豐富, 但污染嚴重, 加劇環境惡化, 急需大力開發包括地熱能在內的各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相信我們的創新技術很快會成為‘一帶一路’經濟帶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技術來源, 成為‘中國智造’的一張新名片。 ”曹克堅說。

共用發展紅利

華立集團在泰國建設泰中羅勇工業園,浙江紅獅水泥在緬甸、印尼等地建立生產點,杭州錦江集團在東南亞建設了多個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浙江是民間境外實體經濟投資、境外合作園建設較多,境外經貿生態圈建設較完善的省(市),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擔當起重任、扮演了主角。當下,浙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正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可能性。

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表示,東盟國家的產業結構和要素稟賦,較適合浙商進行產能轉移。通過30多年發展,浙商積累的大量資本、技術和商業經驗,可通過產業轉移和技術資本輸出,在東盟國家重新發展,再獲競爭優勢,“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東盟將成為浙商國際產能合作的首選區域”。

“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全都是發展中國家,在過去200多年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這些國家一直是被遺忘的群體。“一帶一路”使他們開始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作為其中一分子,享受到全球化的紅利。

前不久,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浙江省委副主委趙光育去螞蟻金服考察瞭解到,目前,螞蟻金服在海外提供服務的國家遍佈“一帶一路沿”線,如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幫助其建立面向本地的普惠金融基礎設施,比如手機支付等。“這也是把在中國開展普惠金融的經驗和技術輸出給這些國家,為當地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務。”

螞蟻金服通過paytm(一家印度支付公司)進入印度市場,過去兩年,Paytm用戶數從不到3000萬升至2億,躍升為全球第四大電子錢包。去年底,螞蟻金服與泰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對其戰略投資,並通過輸出技術和經驗把螞蟻金服的普惠金融模式複製到泰國,未來5年有望服務泰國一半以上的線民。

“在對接海外市場的過程中,螞蟻金服強調glocal(全球本土化)這一理念,我們不是將我們的技術、模式單向輸出,而是在輸出模式和技術底層架構的基礎之上,充分本土化。”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總裁趙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普惠金融的經驗和技術的輸出,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用發展紅利,螞蟻金服是一典型的案例。據悉,未來,螞蟻金服還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戰略佈局,將其在中國展開的普惠金融模式複製以及技術能力賦能到更多國家,推進互聯網版的基礎設施互通和民心互通。

“在杭州這樣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城市,電商、物流、仲介和資訊技術等企業,都能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中發揮比較重要的作用。”趙光育說。

構築開放平臺

2017年1月4日,金甬鐵路項目在奉化正式開工。作為浙江戰略性規劃——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中關鍵的一環,這條延伸至舟山的鐵路,將讓義烏市場與寧波舟山港攜手,實現東方國際商貿中心與世界第一大港的連通,推動浙江邁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關鍵一步。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從而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全國人大代表、寧波梅山國際物流產業聚集區管委會主任柴利能認為,寧波舟山港實質性一體化後,擁有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港口資源、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持,有助於發揮其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作用,推動高水準的雙向開放。

對外開放的戰略中,寧波舟山港已寫就了一張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16年,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首個貨物輸送量“9億噸大港”。寧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綜合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輸送量占全港的40%左右;主要來自中東、非洲的原油已使寧波舟山港成為國內主要的油品儲運、加工、貿易基地。

“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城市,寧波正圍繞爭創國家級梅山新區,打造互動融合發展的港口經濟圈、寧波都市圈,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製造業創新中心、經貿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務中心,打造國際港口名城。”柴利能建議,“後港口經濟”時代,要以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倉儲配送、配套金融等融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為支撐,著力擴大港口的輻射力和帶動力,努力將貨物集散港升級為現代貿易物流港。

兩會期間,國家質檢總局和寧波市政府在京簽署《關於共同建設“中國—中東歐貿易便利化國檢試驗區”合作備忘錄》。柴利能坦言,儘管寧波舟山港在對外經貿方面成果頗豐,但在人文交流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目前,寧波正積極引進文化、旅遊、醫療等服務業專案,承辦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國際港口文化節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和國際影響力。

“推進開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也不可或缺。”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柴利能建議,積極發展“無水港”和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推進總部經濟發展,加強對現代倉儲的頂層設計,通過口岸建設、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公佈政府“負面清單”,優化引商、引才環境,從港口經濟國際化開放拓展到創新交流、人才交流、文化交流。

【浙江新聞+】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走出去,抱團更有競爭力

浙江新聞用戶端記者 劉樂平

“一帶一路”,不僅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關注和沿線國家的積極回應,也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企業只有具備全球視野,整合國內外資源,搶抓國內外市場,大膽走出去,才能鑄就強大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表示。

近幾年,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佈局及經濟結構深入調整,供給側改革不斷加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已從“引進來”為主逐漸轉變為“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

尤其是經濟新常態下,一些發展壯大具有產業優勢的企業,正以積極的態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在深化國際產能合作中,帶動企業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了優勢互補,促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成為了行業的領跑者。

然而,由於政策體系不完備、服務機制不健全、法律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等原因,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同樣存在一些不利於長久發展的問題。“我國企業自發、零散、‘單打獨鬥式’的走出去現象較為突出,這既不利於企業自身長遠發展,也不利於建立和維護國家的良好形象。”

如何打破障礙?尤小平建議,從完善法律體系、搭建服務平臺、建立應急機制、加強組織引導等方面入手。“建議國家、地方政府或有條件的行業協會、大型企業在具有戰略性資源和新興市場國家建立海外園區,並有序組織我國優勢產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抱團‘走出去’,提高企業走出去的組織化程度。”

共用發展紅利

華立集團在泰國建設泰中羅勇工業園,浙江紅獅水泥在緬甸、印尼等地建立生產點,杭州錦江集團在東南亞建設了多個資源綜合利用電廠……浙江是民間境外實體經濟投資、境外合作園建設較多,境外經貿生態圈建設較完善的省(市),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擔當起重任、扮演了主角。當下,浙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正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可能性。

全國人大代表、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表示,東盟國家的產業結構和要素稟賦,較適合浙商進行產能轉移。通過30多年發展,浙商積累的大量資本、技術和商業經驗,可通過產業轉移和技術資本輸出,在東盟國家重新發展,再獲競爭優勢,“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東盟將成為浙商國際產能合作的首選區域”。

“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全都是發展中國家,在過去200多年以西方為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這些國家一直是被遺忘的群體。“一帶一路”使他們開始參與到全球化進程,作為其中一分子,享受到全球化的紅利。

前不久,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浙江省委副主委趙光育去螞蟻金服考察瞭解到,目前,螞蟻金服在海外提供服務的國家遍佈“一帶一路沿”線,如印度、泰國、菲律賓等,幫助其建立面向本地的普惠金融基礎設施,比如手機支付等。“這也是把在中國開展普惠金融的經驗和技術輸出給這些國家,為當地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務。”

螞蟻金服通過paytm(一家印度支付公司)進入印度市場,過去兩年,Paytm用戶數從不到3000萬升至2億,躍升為全球第四大電子錢包。去年底,螞蟻金服與泰國支付企業Ascend Money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對其戰略投資,並通過輸出技術和經驗把螞蟻金服的普惠金融模式複製到泰國,未來5年有望服務泰國一半以上的線民。

“在對接海外市場的過程中,螞蟻金服強調glocal(全球本土化)這一理念,我們不是將我們的技術、模式單向輸出,而是在輸出模式和技術底層架構的基礎之上,充分本土化。”螞蟻金服國際事業部總裁趙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普惠金融的經驗和技術的輸出,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用發展紅利,螞蟻金服是一典型的案例。據悉,未來,螞蟻金服還將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戰略佈局,將其在中國展開的普惠金融模式複製以及技術能力賦能到更多國家,推進互聯網版的基礎設施互通和民心互通。

“在杭州這樣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城市,電商、物流、仲介和資訊技術等企業,都能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中發揮比較重要的作用。”趙光育說。

構築開放平臺

2017年1月4日,金甬鐵路項目在奉化正式開工。作為浙江戰略性規劃——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中關鍵的一環,這條延伸至舟山的鐵路,將讓義烏市場與寧波舟山港攜手,實現東方國際商貿中心與世界第一大港的連通,推動浙江邁出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戰略的關鍵一步。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從而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全國人大代表、寧波梅山國際物流產業聚集區管委會主任柴利能認為,寧波舟山港實質性一體化後,擁有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港口資源、區位優勢和政策支持,有助於發揮其作為‘一帶一路’戰略支點的作用,推動高水準的雙向開放。

對外開放的戰略中,寧波舟山港已寫就了一張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16年,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首個貨物輸送量“9億噸大港”。寧波舟山港是全球第一大綜合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輸送量占全港的40%左右;主要來自中東、非洲的原油已使寧波舟山港成為國內主要的油品儲運、加工、貿易基地。

“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城市,寧波正圍繞爭創國家級梅山新區,打造互動融合發展的港口經濟圈、寧波都市圈,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製造業創新中心、經貿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務中心,打造國際港口名城。”柴利能建議,“後港口經濟”時代,要以現代物流、國際貿易、倉儲配送、配套金融等融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為支撐,著力擴大港口的輻射力和帶動力,努力將貨物集散港升級為現代貿易物流港。

兩會期間,國家質檢總局和寧波市政府在京簽署《關於共同建設“中國—中東歐貿易便利化國檢試驗區”合作備忘錄》。柴利能坦言,儘管寧波舟山港在對外經貿方面成果頗豐,但在人文交流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目前,寧波正積極引進文化、旅遊、醫療等服務業專案,承辦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國際港口文化節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和國際影響力。

“推進開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也不可或缺。”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柴利能建議,積極發展“無水港”和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推進總部經濟發展,加強對現代倉儲的頂層設計,通過口岸建設、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公佈政府“負面清單”,優化引商、引才環境,從港口經濟國際化開放拓展到創新交流、人才交流、文化交流。

【浙江新聞+】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走出去,抱團更有競爭力

浙江新聞用戶端記者 劉樂平

“一帶一路”,不僅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關注和沿線國家的積極回應,也為我國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企業只有具備全球視野,整合國內外資源,搶抓國內外市場,大膽走出去,才能鑄就強大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華峰集團董事局主席尤小平表示。

近幾年,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佈局及經濟結構深入調整,供給側改革不斷加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已從“引進來”為主逐漸轉變為“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

尤其是經濟新常態下,一些發展壯大具有產業優勢的企業,正以積極的態度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在深化國際產能合作中,帶動企業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了優勢互補,促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成為了行業的領跑者。

然而,由於政策體系不完備、服務機制不健全、法律風險防範意識不強等原因,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同樣存在一些不利於長久發展的問題。“我國企業自發、零散、‘單打獨鬥式’的走出去現象較為突出,這既不利於企業自身長遠發展,也不利於建立和維護國家的良好形象。”

如何打破障礙?尤小平建議,從完善法律體系、搭建服務平臺、建立應急機制、加強組織引導等方面入手。“建議國家、地方政府或有條件的行業協會、大型企業在具有戰略性資源和新興市場國家建立海外園區,並有序組織我國優勢產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抱團‘走出去’,提高企業走出去的組織化程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