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貝達藥業抗癌藥第一股 同中國探月工程同級別,為國人省錢操碎心

憑著中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 貝達藥業一舉拿到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成為抗癌藥“第一股”。 創始人丁列明攻克肺癌,

十年實驗窘迫, 幾乎傾家蕩產;2017年一整年, 創業夥伴、高管紛紛離職, 丁列明和貝達還有多少“好消息”和“壞消息”呢?

中國抗癌藥“第一股”煉成記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是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大獎項之一, 貝達藥業的創新藥“鹽酸埃克替尼”受此獎項, 這是中國化學製藥行業的首次殊榮。 2016年12月11日, “鹽酸埃克替尼”又獲得中國工業領域“奧斯卡”獎——“中國工業大獎”, 一起拿下這項國家大獎的還有中國探月工程探測器系統、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的航母工程等。

(丁列明手捧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貝達藥業創始人、CEO丁列明, 出生在1963年, 老家在浙江嵊州一個貧窮的小山村。 農家的孩子學習勤奮, 1979年, 丁列明考取浙江醫科大學, 才16歲;畢業後, 他被分配到老家的衛生防疫站工作。

工作很清閒, 待遇一般般;1988年, 耐不住寂寞的丁列明, 又考回了母校浙醫大攻讀傳染病學碩士學位, 三年後畢業留校任教。

1992年6月, 在浙醫大教學的丁列明獲得了一次公派出國的機會, 到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醫學院做訪問學者,

4年後, 他通過美國醫學博士考試。 2000年, 丁列明定居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 成為一名病理科執業醫師。 雖然住的不是什麼豪宅大房子, 可一年收入也有20萬美元, 家庭又和睦, 丁列明的“美國夢”看似相當不錯。

2年後的2002年底, 出國10年整的丁列明卻做了一個“賭徒式”決定,

回國創業去!讓他放棄美國的醫生職業, 帶著數百萬元全部家底登上回國飛機, 肯定是有原因的。

原來, 在美國醫藥研製和管理體系中, 實驗室研發是醫藥科學家的事, 讓新藥走出實驗室全面推向市場, 實現價值轉化, 則屬於另一撥人的使命, 也就是企業界的事情。 在美國, 新藥要正式進入臨床使用, 往往花費10億美元以上, 時間一耗就是十年甚至二十年。 也就是說, 創新藥的最大成本是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 像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藥企, 成功了一個專案, 就有幾十個死掉的項目成本全扔在裡面。

以夢為劍, 劍指歸國路!促使丁列明執意回來, 少上握著什麼“劍”呢?時光回溯, 還得先提一下“貝達三劍客”。

(貝達三劍客:丁列明、張曉東、王印祥)

“貝達三劍客”, 即貝達藥業的三個創始合夥人, 他們分別是丁列明、王印祥、張曉東;其中, 丁列明與王印祥還是大學同學。 張曉東是美籍華人, 馬里蘭州大學醫用化學博士, 當年, 他手上有個專案, 即後來貝達藥業上市“拳頭”藥品——“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 這一種靶向性抗癌新藥,已有較好的實驗結果,可要往前推進卻步步艱難,資金和人員都是瓶頸。於是,耶魯大學博士後的王印祥,拉上張曉東一起找上丁列明商討此事。

只聽了幾分鐘的介紹,丁列明頓感“東風拂面”,激動不已。三人一拍即合,回國去!

杭州是丁列明的“第二故鄉”,“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哎 ,春雨如酒柳如煙哪哎”。選取杭州作為創業基地,除了城市景觀、歷史文化和人文氣息外,主要還是浙江的民營資本豐富、願意投資,而且人才也多,肯做事情。丁列明說,“人、錢、空間、生活”這裡全都有了。

2003年1月,丁列明回國僅幾個月,貝達藥業就在余杭經濟開發區(臨平)註冊成立。起名“貝達”兩字,是他們的一個口號“Better Medicine,Better Life”,意譯為“做好藥,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那時,丁列明和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加緊研發,負重前進。研發過程中,人們也是報以懷疑的眼光,資金、技術、設備、工藝、人才等等都有困難,人才不夠,丁列明把在美國讀書的兒子都拉回國當臨時工。

龍磐投資的創始人余治華,原來在財政部工作,管著多檔基金,投的最多的是藥企;被業內公認為創新藥旗幟的貝達藥業,就是他們投的。

中國醫藥發展這三十多年,很多上市公司,包括一些大的藥企,其實都是做仿製藥出身的,可這麼多的仿製藥下來,咱們中國人卻一直沒有吃到又便宜效果又好的創新藥,不得不說是這一代醫藥人的遺憾吧!

(龍磐投資董事長余治華)

余治華投資時發現,“美國最前沿抗腫瘤技術大公司做的一些技術研發,有很多大量的研究機構是中國人。”這些人從美國回來,基本上跟美國頂尖水準是一個水準,可為什麼藥企還是簇擁在仿製藥通道上呢?除了技術層面,創新藥的各式困難可想而知。

2005年底,貝達新藥“鹽酸埃克替尼”問世,丁列明和他的海歸夥伴給它起了個很好聽的拉丁文名字“凱美納”,即“肺的健康食品”,其實是要殲滅肺癌細胞。

新藥一共經歷了四期的臨床試驗,其中前二期主要在北京協和醫院和浙江省第一醫院展開臨床試驗,美國小石城中國留學生聯合會主席譚芬來博士也歸國,參與其中。

試驗期間,丁列明選擇國際品牌專利肺癌新藥“易瑞沙”,與“凱美納”進行隨機雙盲試驗,對照藥品“易瑞沙” 一片550元,一個病患三期臨床就需要4800萬元。當時,給病人服用的易瑞沙和凱美納,都由貝達藥業無償提供,而第三期臨床試驗是在全國範圍鋪開的,花費成本極高。

天不遂人願,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在那時爆發了。2008年10月,承擔三期臨床費用的跨國風投毀約,貝達因而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之中,艱難窘迫。此時,丁列明不僅花完了從各方籌集到的3000萬元資金,還欠著銀行3000萬元,兩手空空的他,甚至連銀行利息也付不出了,幾乎到了傾家蕩產的邊緣。

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院士的辦公室,已獲藥監局新藥證書審批的“凱美納” 三期臨床揭盲儀式舉行。孫院士揭開盲底:凱美納的療效和安全性優於進口藥易瑞沙,更適合中國人!守在杭州貝達總部的丁列明,電話機響了,那頭是譚芬的湖南腔傳來,打開酒吧!那天,不會喝酒的丁列明和公司很多人在西湖狂歡,也喝上了......

當年,凱美納正式上市,價格大約是進口藥品的2/3。時任衛生部長陳竺部長說:“這項重大突破,我認為是我們民生領域內,堪比‘兩彈一星’成果的重大突破!”

2016年11月7日,丁列明敲響了深圳創業板的上市鐘聲,這個海歸博士合夥人團隊,歷經13年創業苦旅,成功了!按開市那天的市值估算,丁列明個人身家一躍30億元。

創始團隊分裂,貝達“好消息”、“壞消息”還有多少?

(貝達藥業原總裁兼首席科學家王印祥)

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合夥人》,不少人找到了片中人物在自身的影子,我想此時的貝達創始人“三劍客”,若是看過此篇,感悟頗深吧!

“不要總在過去的回憶裡纏綿,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天的衣裳! ”如片中臺詞說的,貝達上市才8個月多,就傳出總裁王印祥離職消息。2017年8月21日,貝達藥業一紙公告,坐實了此前業內有關王印祥將從貝達離職的傳聞。一併被公告辭職的,還有原貝達藥業董事杜瑩及原副總裁徐素蘭,而徐素蘭此前是貝達藥業商務的核心人物。

早前,貝達藥業上市才二、三個月,就有研發及銷售的高管沈海蛟、胡邵京提出辭職。

丁列明和貝達故事只是開了個好頭,作為國內創新藥的旗艦公司,上市不到一年,就發生創始團隊分裂、高管紛紛離職,董事長丁列明受訪時卻淡淡地說,“流水才能不腐”,“ 我們一個好的科學家出去搞一個項目,我不認為是個壞事。像那些大型跨國醫藥集團,有些甚至讓科學家帶著項目出去創業,等到一定時候再收回來。這個裡面涉及到創新的內生動力問題。”

(王印祥在第七屆腫瘤轉化研究學術論壇致辭)

對於貝達而言,王印祥在創業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自2010年4月起,他就擔任貝達藥業總裁一職,主抓研發,同時,他還是貝達新增資金的主要引進者。當年為了凱美納的臨床試驗,王印祥帶領 5 人團隊,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研所租下 30 平方米試驗室,開始艱難的探索。

與丁列明一樣,作為“貝達三劍客”之一的王印祥,個人經歷也頗為傳奇。祖籍河北的他,也有一段防疫站工作經歷(邯鄲),後來也和丁列明類似,到高校進修任教再出國。在北京醫科大學當了一年免疫學教研室教師之後,王印祥在美國先後獲得阿肯色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專業博士、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系博士。

離職後的王印祥去哪兒呢?目前,王印祥仍然擔任北京加科思新藥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加科思,並非貝達子公司。前幾年貝達創始團隊的精力就開始分散,“貝達三劍客”之一的張曉東很早就退出貝達具體運作事務,並于2015年創立加科思並出任董事長,而王印祥也把一部分工作重心移到加科思。

加科思位於北京亦莊開發區,是一家原創藥研發服務平臺,出資方除當地政府下面的投資公司,還有臺灣玉晟投資等外部創投基金。家族式合夥企業,每個人可能承載一段使命,無法善始善終,走完全程,比如一道播下希望火種的王印祥。可不管怎麼說,公司核心研發人員,特別是創始人的離開,至少是個不小的損失。

合夥制 ,也是家族企業一種誕生方式,本因信賴、親情才“合”為一夥,但其有個突出的缺點,那就是決策上易引起矛盾及延誤,合夥人穩定性較差。如何避免“合夥人”成“散夥人”, 這裡面學問太多,最終怕是都離不開名利的分配;當然了,若是能設計好一套合夥人共治機制,也能免於一番聚散離合。

(貝達藥業和美國Tyrogenex公司簽戰略合作協定)

2017年上半年,貝達藥業斥資4.8億元,全面收購另一位海歸博士著名藥物化學專家梁從新及團隊創辦的卡南吉,擁有另一類眼科、腎癌等領域疾病的小分子靶向新藥“CM082” 在中國區域的全部權益。此外,他們還與美國生物製藥企業Tyrogenex“強強聯合”,成立合資公司,一起進軍全球腫瘤藥物市場。

創新才有未來!由於此前“凱美納”占貝達96%比例營收,如此“一品獨大”,一度引發市場擔憂。創新找死,不創新等死,躺在功勞簿上睡覺肯定是不行,而匠人創新研發雖久久為功,卻需要付出時間成本,在下一個重磅創新藥未出來之前,並購或許一條不錯的成長路徑。

據公開信息,貝達藥業通過收購等方式,已擁有20多個國家1類及2類新藥在研項目,其中7個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數年前,光明日報曾召開“丁列明現象”研討會,整版刊登各界專家代表的發言。解析支撐丁列明創業成功的各種要素很多,比如醫藥創新,是產業和民生的需求;又比如當地政府給人才創新創業的最佳生態環境等。不管怎麼說,那些基業長青的百年家族企業,均是把創新作為長期導向,將落實到位的創新能力作為發展基石。

一波說•“藥二代”傳承”之(23)

這一種靶向性抗癌新藥,已有較好的實驗結果,可要往前推進卻步步艱難,資金和人員都是瓶頸。於是,耶魯大學博士後的王印祥,拉上張曉東一起找上丁列明商討此事。

只聽了幾分鐘的介紹,丁列明頓感“東風拂面”,激動不已。三人一拍即合,回國去!

杭州是丁列明的“第二故鄉”,“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哎 ,春雨如酒柳如煙哪哎”。選取杭州作為創業基地,除了城市景觀、歷史文化和人文氣息外,主要還是浙江的民營資本豐富、願意投資,而且人才也多,肯做事情。丁列明說,“人、錢、空間、生活”這裡全都有了。

2003年1月,丁列明回國僅幾個月,貝達藥業就在余杭經濟開發區(臨平)註冊成立。起名“貝達”兩字,是他們的一個口號“Better Medicine,Better Life”,意譯為“做好藥,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那時,丁列明和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加緊研發,負重前進。研發過程中,人們也是報以懷疑的眼光,資金、技術、設備、工藝、人才等等都有困難,人才不夠,丁列明把在美國讀書的兒子都拉回國當臨時工。

龍磐投資的創始人余治華,原來在財政部工作,管著多檔基金,投的最多的是藥企;被業內公認為創新藥旗幟的貝達藥業,就是他們投的。

中國醫藥發展這三十多年,很多上市公司,包括一些大的藥企,其實都是做仿製藥出身的,可這麼多的仿製藥下來,咱們中國人卻一直沒有吃到又便宜效果又好的創新藥,不得不說是這一代醫藥人的遺憾吧!

(龍磐投資董事長余治華)

余治華投資時發現,“美國最前沿抗腫瘤技術大公司做的一些技術研發,有很多大量的研究機構是中國人。”這些人從美國回來,基本上跟美國頂尖水準是一個水準,可為什麼藥企還是簇擁在仿製藥通道上呢?除了技術層面,創新藥的各式困難可想而知。

2005年底,貝達新藥“鹽酸埃克替尼”問世,丁列明和他的海歸夥伴給它起了個很好聽的拉丁文名字“凱美納”,即“肺的健康食品”,其實是要殲滅肺癌細胞。

新藥一共經歷了四期的臨床試驗,其中前二期主要在北京協和醫院和浙江省第一醫院展開臨床試驗,美國小石城中國留學生聯合會主席譚芬來博士也歸國,參與其中。

試驗期間,丁列明選擇國際品牌專利肺癌新藥“易瑞沙”,與“凱美納”進行隨機雙盲試驗,對照藥品“易瑞沙” 一片550元,一個病患三期臨床就需要4800萬元。當時,給病人服用的易瑞沙和凱美納,都由貝達藥業無償提供,而第三期臨床試驗是在全國範圍鋪開的,花費成本極高。

天不遂人願,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在那時爆發了。2008年10月,承擔三期臨床費用的跨國風投毀約,貝達因而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危險之中,艱難窘迫。此時,丁列明不僅花完了從各方籌集到的3000萬元資金,還欠著銀行3000萬元,兩手空空的他,甚至連銀行利息也付不出了,幾乎到了傾家蕩產的邊緣。

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院士的辦公室,已獲藥監局新藥證書審批的“凱美納” 三期臨床揭盲儀式舉行。孫院士揭開盲底:凱美納的療效和安全性優於進口藥易瑞沙,更適合中國人!守在杭州貝達總部的丁列明,電話機響了,那頭是譚芬的湖南腔傳來,打開酒吧!那天,不會喝酒的丁列明和公司很多人在西湖狂歡,也喝上了......

當年,凱美納正式上市,價格大約是進口藥品的2/3。時任衛生部長陳竺部長說:“這項重大突破,我認為是我們民生領域內,堪比‘兩彈一星’成果的重大突破!”

2016年11月7日,丁列明敲響了深圳創業板的上市鐘聲,這個海歸博士合夥人團隊,歷經13年創業苦旅,成功了!按開市那天的市值估算,丁列明個人身家一躍30億元。

創始團隊分裂,貝達“好消息”、“壞消息”還有多少?

(貝達藥業原總裁兼首席科學家王印祥)

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合夥人》,不少人找到了片中人物在自身的影子,我想此時的貝達創始人“三劍客”,若是看過此篇,感悟頗深吧!

“不要總在過去的回憶裡纏綿,昨天的太陽,曬不幹今天的衣裳! ”如片中臺詞說的,貝達上市才8個月多,就傳出總裁王印祥離職消息。2017年8月21日,貝達藥業一紙公告,坐實了此前業內有關王印祥將從貝達離職的傳聞。一併被公告辭職的,還有原貝達藥業董事杜瑩及原副總裁徐素蘭,而徐素蘭此前是貝達藥業商務的核心人物。

早前,貝達藥業上市才二、三個月,就有研發及銷售的高管沈海蛟、胡邵京提出辭職。

丁列明和貝達故事只是開了個好頭,作為國內創新藥的旗艦公司,上市不到一年,就發生創始團隊分裂、高管紛紛離職,董事長丁列明受訪時卻淡淡地說,“流水才能不腐”,“ 我們一個好的科學家出去搞一個項目,我不認為是個壞事。像那些大型跨國醫藥集團,有些甚至讓科學家帶著項目出去創業,等到一定時候再收回來。這個裡面涉及到創新的內生動力問題。”

(王印祥在第七屆腫瘤轉化研究學術論壇致辭)

對於貝達而言,王印祥在創業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自2010年4月起,他就擔任貝達藥業總裁一職,主抓研發,同時,他還是貝達新增資金的主要引進者。當年為了凱美納的臨床試驗,王印祥帶領 5 人團隊,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研所租下 30 平方米試驗室,開始艱難的探索。

與丁列明一樣,作為“貝達三劍客”之一的王印祥,個人經歷也頗為傳奇。祖籍河北的他,也有一段防疫站工作經歷(邯鄲),後來也和丁列明類似,到高校進修任教再出國。在北京醫科大學當了一年免疫學教研室教師之後,王印祥在美國先後獲得阿肯色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專業博士、耶魯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系博士。

離職後的王印祥去哪兒呢?目前,王印祥仍然擔任北京加科思新藥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加科思,並非貝達子公司。前幾年貝達創始團隊的精力就開始分散,“貝達三劍客”之一的張曉東很早就退出貝達具體運作事務,並于2015年創立加科思並出任董事長,而王印祥也把一部分工作重心移到加科思。

加科思位於北京亦莊開發區,是一家原創藥研發服務平臺,出資方除當地政府下面的投資公司,還有臺灣玉晟投資等外部創投基金。家族式合夥企業,每個人可能承載一段使命,無法善始善終,走完全程,比如一道播下希望火種的王印祥。可不管怎麼說,公司核心研發人員,特別是創始人的離開,至少是個不小的損失。

合夥制 ,也是家族企業一種誕生方式,本因信賴、親情才“合”為一夥,但其有個突出的缺點,那就是決策上易引起矛盾及延誤,合夥人穩定性較差。如何避免“合夥人”成“散夥人”, 這裡面學問太多,最終怕是都離不開名利的分配;當然了,若是能設計好一套合夥人共治機制,也能免於一番聚散離合。

(貝達藥業和美國Tyrogenex公司簽戰略合作協定)

2017年上半年,貝達藥業斥資4.8億元,全面收購另一位海歸博士著名藥物化學專家梁從新及團隊創辦的卡南吉,擁有另一類眼科、腎癌等領域疾病的小分子靶向新藥“CM082” 在中國區域的全部權益。此外,他們還與美國生物製藥企業Tyrogenex“強強聯合”,成立合資公司,一起進軍全球腫瘤藥物市場。

創新才有未來!由於此前“凱美納”占貝達96%比例營收,如此“一品獨大”,一度引發市場擔憂。創新找死,不創新等死,躺在功勞簿上睡覺肯定是不行,而匠人創新研發雖久久為功,卻需要付出時間成本,在下一個重磅創新藥未出來之前,並購或許一條不錯的成長路徑。

據公開信息,貝達藥業通過收購等方式,已擁有20多個國家1類及2類新藥在研項目,其中7個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數年前,光明日報曾召開“丁列明現象”研討會,整版刊登各界專家代表的發言。解析支撐丁列明創業成功的各種要素很多,比如醫藥創新,是產業和民生的需求;又比如當地政府給人才創新創業的最佳生態環境等。不管怎麼說,那些基業長青的百年家族企業,均是把創新作為長期導向,將落實到位的創新能力作為發展基石。

一波說•“藥二代”傳承”之(2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