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溫州非遺:平陽糖畫

糖畫, 顧名思義, 就是以糖做成的畫, 它亦糖亦畫, 可觀可食。

民間俗稱“倒糖人兒”、“倒糖餅兒”。 它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 並且流傳較廣,

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據考, 糖畫起源於明代的“糖丞相”。 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堅瓠補集》裡載, 明俗每新祀神, “熔就糖”, 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為祀品, 所鑄人物“袍笏軒昂”, 儼然文臣武將, 故時戲稱為“糖丞相”。

到了清代, 糖畫更加流行, 製作技藝日趨精妙, 題材也更加廣泛, 多為龍、鳳、魚、猴等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

藝人直接操用小銅勺將糖液畫出圖案, 糖畫造形生動, 色彩鮮豔, 深受廣大群眾, 尤其是孩子們的喜愛。

平陽糖畫被列為第十批溫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文編輯徐厚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