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梅麗爾·斯特裡普想要做你的語文老師

前段時間, 因對韋恩斯坦性侵案表示毫不知情, 好萊塢女星梅麗爾·斯特裡普遭遇群嘲, 中國的影迷網友們甚至針對此事創造了一種名為“梅語”的網路用語, 專門用來挖苦梅麗爾大嬸。

以此為切入點, 我們今天的槍手大齒膏深挖出了一系列類似“梅語”的民間網路用語。

讀完這篇文章後, 你會對我們的母語產生敬畏。

是誰在梅事找事, 彤言彤語?——一次民間語言學調查

文 | 大齒膏

作者簡介:一種刷了牙牙齒就會變大的牙膏。

已達成奧斯卡20提3中成就的梅麗爾·斯特裡普女士最近不太順遂:前腳對老夥伴哈威·韋恩斯坦“性侵門”表示“梅聽說過,

毫不知情”被全民diss;後腳又在本賽季公關失利被奧斯卡重要前哨站演員工會獎無情snub(不給提名)。

但開弓梅有回頭箭, 認輸?梅可能的。 於是乎, 借羅斯·麥高恩對梅氏抗議(號召女明星在金球獎上穿成烏鴉以抵制性侵)的指責, 斯特裡普女士梅開二度, 展開新一輪洗白公關, 其核心仍是強調:“你這麼說我, 我委屈, 可是我不怪你, 因為老太太我是真的梅聽說過”。

梅女士在《鐵娘子》獲金球獎時的發言。

Well, 在公眾看來, 當所有人都認定你聽說過的時候, 你就不可能梅聽說過, 何況梅女士還是掌握塢內一線資源的提名大佬。 所以, 此輪公關再度引發眾人怒火, 藝術家Barbara Kruger更是取材梅女士與哈威的親密合照, 做出印有“She Knew”(她知道)的大字報張貼洛城各處, 逼得梅女士梅處可逃。

像這樣的海報貼得到處都是。

愁梅苦臉之際, 梅女士梅急跳牆, 再次發婊聲明。 這回, 除了強調自己“梅聽說過”、“並非刻意沉默”之外, 她梅頭一皺, 計上心來, 直接將矛頭引向川普的妻女, 聲稱“梅梅我只是小人物, 不值得被談論, 倒是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有很多話須要交代(暗示她丈夫的一屁股性騷擾歷史)。 ”

這種觀梅說眼的做法顯然不受待見, 直接表現在頒獎季征程上就是:金球獎劇情類影后被《三塊看板》橫刀奪去, 英國奧斯卡提名公佈後更是“查無此梅”。

這個凜冽的寒冬, 梅梅想必過得梅勁透了。

梅女士經典角色一覽。

在上邊的段落中, 筆者似乎梅頭梅腦地使用了大量別字, 但諸君不用忙著執法, 這只是一種前沿網路用語——“梅語”。 為了方便讀者快速理解這一語種, 筆者貼心地設計了梅花三問:

(敲黑板)同學們準備好, 開始上課了!

1. 什麼是“梅語”?

簡而言之, 就是一種生於斯、長於斯, 純粹以梅麗爾·斯特裡普女士為核心生產力的語言, 目前主要用於描述梅氏事件, 不排除日後飛入尋常百姓家。

2.“梅語”的核心語法構成是什麼?

更簡單, 只需把成語、詞語、歇後語、廣告語等一切中文語彙裡以“méi”發音的字替換成“梅”即可。若要為這種方法找到理論溯源和文化根基,那就是“通假”——一種“梅型通假”。

3.為什麼會出現“梅語”?

因為梅女士很red。正所謂有紅就有黑,如何黑得更有技術含量?當然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且說白了,這屬於一種對文化偶像的解構,和對業界權威的抹消。國人總是樂於看到人設的倒掉、假面的破除,並且在接下來的戲謔狂歡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幽默能動性。

安迪·沃霍爾就喜歡給名人們一點顏色。

梅女士的這場風波,便讓伺伏已久的“梅黑”們傾巢而動。那些“懟川普、爭女權”的言論,以及漫長的“為奧公關、不擇手段”的歷史,都成了他們取之不盡的素材寶庫。

於是我們看到了諸如“梅四找四”(釋義:梅女士迫切地想要得到第四尊奧斯卡,形容一個人守著碗裡的還要搶別人鍋裡的)、“梅完梅了”(釋義:梅女士總是擠走並且想要繼續擠走別人的奧斯卡提名,形容一個人不知饗足、惹人討厭)、“口梅遮攔”(釋義:梅女士爭當女權先鋒,第一個出來對性侵表態,梅想到深陷輿論危機,形容白蓮花裝不得)等等精妙的詞語。

梅女士要是懂中文,看了估計得梅氣中毒。

梅梅表示你們適可而止。

當然了,用“通假法”創造的語言可不止梅女士獨梅一支,光是歐美演員圈,就還有“珍語”、“糕語”等等。

“珍語”呢,對應的人物是“大表姐”珍妮花·勞倫斯,用來諷刺她著力塑造的“真性情”面孔。

舉例說明:

(新聞表達)

——面對曾幫助她拿下奧斯卡影后的哈威·韋恩斯坦深陷“性侵門”,“珍性情”的珍妮花表示自己“不識廬山珍面目”,是“珍的不知道”。

大表姐:你給老娘收聲!

“糕語”則取自凱特·布蘭切特的昵稱:“切糕”,借其暗嘲布蘭切特“高冷”、“高貴”的人設。

舉例說明:

(日常對話表達)

——莫看切糕平日一副糕糕在上的樣子,《藍色茉莉》競爭起奧斯卡來,還不是擼糕了袖子,撕得逼飛奶炸的。

——真是自命清糕,那她最後糕中沒有?

——哎,還真叫她棋糕一著,糕官封後咯!

(這裡還能衍生另一個詞叫“糕撕魔胡”,which means糕糕下場開撕就能胡。)

糕糕獲演員工會獎,一臉糕潮。

梅想到吧?學會這些新語言,珍的會讓人很糕興。

這種“通假法”創造的語言,放在國內娛樂圈同樣適用。比如最近圍繞“彤氣連枝姊妹花”——關曉彤、李藝彤所誕生的“彤語”,便非彤小可。

這兩姊妹,一個通過本格瑪麗蘇大劇《極光之戀》刷爆差評,在網路四間留下尬舞的倩影;一個一副“你們都只配給老娘洗腳”的氣魄,唱歌走起音來也完全沒在怕的。

“因黑走紅”,自然要承擔起被群嘲的代價。她們的言論大家都當“彤言無忌”了,但面對那些精神污染嚴重的唱跳視頻,群眾紛紛表示自己是真的“恐彤”,直想和彤們“彤歸於盡”。

創作力旺盛的八組便做出了“彤語”辭典。

所謂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小璐、pgone事件也不失為創作新語言的好材料,筆者在此幫大家類比對話一番:

——李小璐夜宿pgone家,真是婊璐無疑。

——是哦,可憐賣慣了幸福家庭設定的賈乃亮,只能賈裝沒事。

當然,八組鵝們也沒有要放過賈璐的意思。

以上這些語種,儘管有些已經獲得了相當的流行度,但終歸還是就事論事的小圈子自嗨。有沒有生髮自個人的語種能沖出柵欄,進入人們的對話日常,真正獲得大眾影響力呢?還真有,比如“淋語”。

它誕生在前文提到的“通假語”之前,並且都不以“通假”作為語言核心,其核心在於當語人的真實語錄。雖然現在比較過氣,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續一續還是能多流行幾秒的。

過氣?不存在的。

慢慢地,大家發現這種語言適用範圍極廣,且用完都“笑超歪的”。於是乎,所謂每六個人就能聯繫全世界,淋語也在“很多很好的評價”中爆炸般傳播開來,達到了“即使你並不一定知道那是淋語,但你在某些場合一定說過淋語”的潤物細無聲境界。

你終究難逃一吸。

那麼“淋語”有哪些高傳播度的流行詞呢?

首先是語氣助詞“惹”、“嚕”、“厚”,你難道還沒聽過一句“天惹嚕”嗎?然後是“嘻嘻”、“靴靴”、“啾咪”,其中“靴靴”指的是“謝謝”,“啾咪”是純粹賣萌,而“嘻嘻”,是的,它也是一句淋語。

學語言,從元文本開始。

再說非語氣助詞“X cry”、“鎖定”、“開熏”。“氣cry”、“美cry”、“醜cry”這些組合大家算是見得多了吧?“某某某的眼神鎖定你”。“開熏”呢,就是開心,散發快樂。

至於進階的“閉嘴驚豔”、“清者自清”、“捕捉愛的小遊戲”等句法,筆者就不再贅述,有志者可以移步網易雲音樂《美人計》這首歌底下的評論區,觀覽一下大型淋語養殖基地。

不管怎麼說,“淋語”形成了一種被主流窺見的亞文化,甚至出現了有關它的學術研究。“淋語”在大眾層面的入侵也代表著一種“亞流行”、或者說“反流行”成為了“流行”。

真的沒有在亂講哦,看知網截圖。

“消解權威”、“反抗主流”,每一個時代的青年人都在做,只不過在如今這個娛樂至死、精神貧瘠的和平年代裡,它披上了一層更為戲謔而虛弱的外衣。而上述這些“新語種”,恰是這件外衣上的幾塊織體,它們可能無足輕重,但也許能夠留下斑駁。

Well今天的語文課就到這裡,下課!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只需把成語、詞語、歇後語、廣告語等一切中文語彙裡以“méi”發音的字替換成“梅”即可。若要為這種方法找到理論溯源和文化根基,那就是“通假”——一種“梅型通假”。

3.為什麼會出現“梅語”?

因為梅女士很red。正所謂有紅就有黑,如何黑得更有技術含量?當然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且說白了,這屬於一種對文化偶像的解構,和對業界權威的抹消。國人總是樂於看到人設的倒掉、假面的破除,並且在接下來的戲謔狂歡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幽默能動性。

安迪·沃霍爾就喜歡給名人們一點顏色。

梅女士的這場風波,便讓伺伏已久的“梅黑”們傾巢而動。那些“懟川普、爭女權”的言論,以及漫長的“為奧公關、不擇手段”的歷史,都成了他們取之不盡的素材寶庫。

於是我們看到了諸如“梅四找四”(釋義:梅女士迫切地想要得到第四尊奧斯卡,形容一個人守著碗裡的還要搶別人鍋裡的)、“梅完梅了”(釋義:梅女士總是擠走並且想要繼續擠走別人的奧斯卡提名,形容一個人不知饗足、惹人討厭)、“口梅遮攔”(釋義:梅女士爭當女權先鋒,第一個出來對性侵表態,梅想到深陷輿論危機,形容白蓮花裝不得)等等精妙的詞語。

梅女士要是懂中文,看了估計得梅氣中毒。

梅梅表示你們適可而止。

當然了,用“通假法”創造的語言可不止梅女士獨梅一支,光是歐美演員圈,就還有“珍語”、“糕語”等等。

“珍語”呢,對應的人物是“大表姐”珍妮花·勞倫斯,用來諷刺她著力塑造的“真性情”面孔。

舉例說明:

(新聞表達)

——面對曾幫助她拿下奧斯卡影后的哈威·韋恩斯坦深陷“性侵門”,“珍性情”的珍妮花表示自己“不識廬山珍面目”,是“珍的不知道”。

大表姐:你給老娘收聲!

“糕語”則取自凱特·布蘭切特的昵稱:“切糕”,借其暗嘲布蘭切特“高冷”、“高貴”的人設。

舉例說明:

(日常對話表達)

——莫看切糕平日一副糕糕在上的樣子,《藍色茉莉》競爭起奧斯卡來,還不是擼糕了袖子,撕得逼飛奶炸的。

——真是自命清糕,那她最後糕中沒有?

——哎,還真叫她棋糕一著,糕官封後咯!

(這裡還能衍生另一個詞叫“糕撕魔胡”,which means糕糕下場開撕就能胡。)

糕糕獲演員工會獎,一臉糕潮。

梅想到吧?學會這些新語言,珍的會讓人很糕興。

這種“通假法”創造的語言,放在國內娛樂圈同樣適用。比如最近圍繞“彤氣連枝姊妹花”——關曉彤、李藝彤所誕生的“彤語”,便非彤小可。

這兩姊妹,一個通過本格瑪麗蘇大劇《極光之戀》刷爆差評,在網路四間留下尬舞的倩影;一個一副“你們都只配給老娘洗腳”的氣魄,唱歌走起音來也完全沒在怕的。

“因黑走紅”,自然要承擔起被群嘲的代價。她們的言論大家都當“彤言無忌”了,但面對那些精神污染嚴重的唱跳視頻,群眾紛紛表示自己是真的“恐彤”,直想和彤們“彤歸於盡”。

創作力旺盛的八組便做出了“彤語”辭典。

所謂舉一反三,活學活用,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小璐、pgone事件也不失為創作新語言的好材料,筆者在此幫大家類比對話一番:

——李小璐夜宿pgone家,真是婊璐無疑。

——是哦,可憐賣慣了幸福家庭設定的賈乃亮,只能賈裝沒事。

當然,八組鵝們也沒有要放過賈璐的意思。

以上這些語種,儘管有些已經獲得了相當的流行度,但終歸還是就事論事的小圈子自嗨。有沒有生髮自個人的語種能沖出柵欄,進入人們的對話日常,真正獲得大眾影響力呢?還真有,比如“淋語”。

它誕生在前文提到的“通假語”之前,並且都不以“通假”作為語言核心,其核心在於當語人的真實語錄。雖然現在比較過氣,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續一續還是能多流行幾秒的。

過氣?不存在的。

慢慢地,大家發現這種語言適用範圍極廣,且用完都“笑超歪的”。於是乎,所謂每六個人就能聯繫全世界,淋語也在“很多很好的評價”中爆炸般傳播開來,達到了“即使你並不一定知道那是淋語,但你在某些場合一定說過淋語”的潤物細無聲境界。

你終究難逃一吸。

那麼“淋語”有哪些高傳播度的流行詞呢?

首先是語氣助詞“惹”、“嚕”、“厚”,你難道還沒聽過一句“天惹嚕”嗎?然後是“嘻嘻”、“靴靴”、“啾咪”,其中“靴靴”指的是“謝謝”,“啾咪”是純粹賣萌,而“嘻嘻”,是的,它也是一句淋語。

學語言,從元文本開始。

再說非語氣助詞“X cry”、“鎖定”、“開熏”。“氣cry”、“美cry”、“醜cry”這些組合大家算是見得多了吧?“某某某的眼神鎖定你”。“開熏”呢,就是開心,散發快樂。

至於進階的“閉嘴驚豔”、“清者自清”、“捕捉愛的小遊戲”等句法,筆者就不再贅述,有志者可以移步網易雲音樂《美人計》這首歌底下的評論區,觀覽一下大型淋語養殖基地。

不管怎麼說,“淋語”形成了一種被主流窺見的亞文化,甚至出現了有關它的學術研究。“淋語”在大眾層面的入侵也代表著一種“亞流行”、或者說“反流行”成為了“流行”。

真的沒有在亂講哦,看知網截圖。

“消解權威”、“反抗主流”,每一個時代的青年人都在做,只不過在如今這個娛樂至死、精神貧瘠的和平年代裡,它披上了一層更為戲謔而虛弱的外衣。而上述這些“新語種”,恰是這件外衣上的幾塊織體,它們可能無足輕重,但也許能夠留下斑駁。

Well今天的語文課就到這裡,下課!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