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畫壇四僧,其中一幅畫估價30億

1.髡[kūn]殘

髡[kūn]殘(1612~1692)明末清初畫家。 清初四僧之一。 俗姓劉, 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 居南京。 幼年喪母, 遂出家為僧。 法名髡殘, 字石溪, 一字介丘, 號白禿, 一號殘道者、電住道人、石道人。

髡殘扇面擅畫人物、花卉, 尤精山水。 師法黃公望、王蒙, 尤近于王蒙。 其畫章法嚴密, 筆法蒼勁, 喜用禿筆渴墨, 層層皴擦勾染, 厚重而不板滯, 鬱茂而個迫塞, 善寫平凡景致, 平淡中見幽深。 有《報恩寺圖》、《雲洞流泉圖》、《層岩疊壑圖》、《雨洗山根圖》等傳世。

2.弘仁

弘仁, 少年孤貧性癖, 事母以孝聞。 自小就喜歡文學, 繪畫一生從不間斷。 他是明末秀才, 明亡後, 有志抗清, 離歙赴閩, 入武夷山為僧, 師從古航禪師。 雲遊各地後回歙縣, 住西郊太平興國寺和五明寺, 經常往來于黃山、白嶽之間。 弘仁是“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弘仁早年從學孫無修, 中年師從蕭雲從, 從宋元各家入手, 後來師法“元代四家”, 尤崇倪瓚畫法,

今所見作品如《清溪雨霽》、《秋林圖》、《古槎短荻圖》等, 取景清新, 都有雲林遺意。 就題畫詩中, 也充分表露了他對倪瓚的崇拜, “迂翁筆墨予家寶, 歲歲焚香供作師”。 他在構圖上洗練簡逸, 筆墨蒼勁整潔, 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 由於他從黃山、武夷諸名山勝景中汲取營養, 重視師法自然, 因此, 作品格調不同于倪瓚, 少荒涼寂寞之境, 而多清新之意。

《清溪雨霽》

3.石濤

石濤是明靖江王朱贊儀的十世孫, 朱亨嘉的長子。 清初, 其父朱亨嘉企圖稱監國失敗被唐王處死, 若極由桂林逃到全州, 在湘山寺削髮為僧, 改名石濤。

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 畫風疏秀明潔, 晚年用筆縱肆, 墨法淋漓, 格法多變, 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 天真爛漫, 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 別具一格。 工書法, 能詩文。 存世作品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 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 ‘筆墨當隨時代’等, 但最著名的當屬《石濤羅漢百開冊頁》, 估價30億。

《石濤羅漢百開冊頁》估價30億

4.朱耷

朱耷(1626-約1705年), 明末清初畫家, 中國畫一代宗師。 本名朱統托, 字雪個, 號八大山人、個山 、人屋、道朗等, 漢族, 江西南昌人。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 明亡後削髮為僧, 後改信道教, 住南昌青雲譜道院。 擅書畫, 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 形象誇張奇特, 筆墨凝煉沉毅, 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

筆致簡潔, 有靜穆之趣, 得疏曠之韻。 擅書法, 能詩文。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 如畫魚、鴨、鳥等, 皆以白眼向天, 充滿倔強之氣。 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 蒼勁圓秀, 清逸橫生, 不論大幅或小品, 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 章法結構不落俗套, 在不完整中求完整。 朱耷的畫作在東方尤其在日本備受推崇, 並在世界畫壇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如:《孔雀竹石圖》《孤禽圖》《眠鴨圖》《貓石雜卉圖》, 以及《荷塘戲禽圖卷》、《河上花並題圖卷》、《魚鴨圖卷》、《蓮花魚樂圖卷》、《雜花圖卷》《楊柳浴禽圖軸》、《芙蓉蘆雁圖軸》、《大石遊魚圖軸》、《雙鷹圖軸》、《古梅圖軸》、《墨松圖軸》、《秋荷圖軸》、《芭蕉竹石圖軸》、《椿鹿圖軸》、《快雪時晴圖軸》、《幽溪泛舟圖軸》、《四幀絹本淺絳山水大屏》等, 許多條幅,冊頁中的花鳥魚鴨,山水樹石等。書法方面有《臨蘭亭序軸》、《臨"臨河敘"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詩書軸冊等,都在國內外的博物館、院中珍藏。朱耷的書畫有少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已不復得見。

《孔雀竹石圖》

許多條幅,冊頁中的花鳥魚鴨,山水樹石等。書法方面有《臨蘭亭序軸》、《臨"臨河敘"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詩書軸冊等,都在國內外的博物館、院中珍藏。朱耷的書畫有少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已不復得見。

《孔雀竹石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