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茶場上,這樣的場景您遇到過嗎?

場景一:

消費者說:我要買明前鐵觀音!

茶商順水推舟, 將錯就錯地回答說:“鐵觀音早春茶”你要幾斤?茶商也不敢說“明前鐵觀音”

不是茶商誤導有明前鐵觀音, 而是消費者誤導賣家有明前茶。 有一句說, 贏了辯論, 輸了訂單。

場景二:

消費者:發個包裝給賣家, 這款茶葉多少錢?

好與不好, 那脫了衣服的散裝鐵觀音, 能分辨出好壞嗎?還是不能, 頂多分辨出五六成。

又不是龍井, 看外觀就八九不離十了。

鐵觀音好與不好?

誰知道?水才知道, 遇到開水就見分曉。

葉子比較粗, 泡開水後, 茶葉容易翹起來, 相對普通點。 葉子比較嫩, 泡開水後葉子是乖乖地躺著, 相對好一點。

場景三

消費者:泡開後, 綠的好還是黃的好?

茶商:黃色的是正味做法。 綠色的是肖清或拖酸工藝。

也不能光用顏色片面地來判斷好壞。

相對來說, 泡開後黃綠色的鐵觀音是正味鐵觀音。 也就傳統的工藝。 口味清香偏淡, 口感潤滑, 茶色不綠偏黃, 遠看似開水, 近看是茶水, 聞起來香味明顯。 “色香味”欠缺的是色。 就是不好看。 符合南方人的口味。

接近開水顏色的正味鐵觀音(原味鐵觀音)

泡開後鮮綠色, 綠的讓你感覺一定是新茶、一定好茶, 其實未必。 這是肖清或者拖酸的制茶工藝, 不是傳統的做法, 滿足了“色香味”當中的“色”這個優點, 就是好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