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底特律獨家|吉利外飾設計總監眼中車展看點

手稿|黃甯-吉利汽車造型中心外飾設計總監

整理|田忠朝

圖|網路

背景:2018北美車展期間, AutoLab派出了一個攝製團隊進行現場採訪, 為此, 我們特意邀請數個汽車品牌的設計總監, 從專業的角度, 對2018北美車展重磅車型以及設計語言進行點評。

吉利汽車造型中心外飾設計總監——黃甯:

2018北美車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車展上最大的看點莫過一些首發車型或全新換代車型。 但作為一名汽車設計師, 我更願意從設計的角度, 談一談我對北美車展的一些看法。

賓士寶馬重磅車型值得關注

今年的北美車展, 本土品牌依然是主角, 福特、通用都會推出一些值得關注的重磅車型, 比如新款Ford Edge ST、Chevrolet Silverado等。 但是日韓品牌、歐洲品牌都有針對北美使用者的產品發佈, 而這些產品有些未來是有可能引入或者共用給中國的車型, 我覺得可以深入探究一下。

比如寶馬的七座旗艦SUV——BWM X7就是一大看點,

因為BMW從來沒有一台SUV可以和賓士GLS/奧迪Q7正面競爭, 所以這款車將是寶馬非常重要的戰略車型, 未來肯定也會引入中國市場。

此外, 賓士新一代G-Class也是一個頗具吸引力的話題, 這輛誕生于1979的硬漢越野車, 始終以方正的“盒子”造型出現在人民的視野中, 歷經39年仍然保持著它獨有的魅力。 據說直到今天, 所有賣出的G-Class都還行駛在路上, 履行著自己的使命。

這是一輛有歷史有情懷的車, 雖然知道了外觀不會大變, 但很好奇內飾會經歷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韓系品牌主打後驅性能車

韓國品牌雖然去年在中國很失意, 不過還是希望在北美找到感覺, 著似乎是最後的希望。 起亞和現代未來可能更希望在後驅性能車上有所作為, 起亞在廣州車展就發佈了Stinger性能跑車, 還有現代的Genesis在北美銷量也很好。 特別是現代換了主設計師(原大眾本特利的主設計師)以後, 有可能會發佈一系列的新的概念車來探討全新的設計方向。

日系豪華品牌繼續深耕北美市場

日系在美國比較獨特的就是Lexus和Acura和Infinity, 這是植根於北美的三個日系豪華品牌, 雖然這幾年銷量不如早前, 但是還是希望借助各種機會提升品牌形象, 所以這次的北美車展將是它們不容錯過的機會。

我覺得Infinity在這次車展發佈的Q Inspiration概念車就是一大看點!與infinity 在此前一兩年發佈的概念車不同,

這次的概念車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 車型設計本身是比較務實的, 同時又有很大的突破, 特別是前臉的三維感和側面的雕塑感, 傳遞出更高端, 更優雅的感覺。 相比此前的設計, 更簡潔更國際化, 相信會影響下一代的infinity車系的設計方向。

富豪在參展策略上有所取捨

同時還可以關注北歐的Volvo,大家都知道BBA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專屬展館,但Volvo這個品牌在美國有很大銷量卻又很低調,今年Volvo在北美的展臺依然偏於一隅。至於原因,我不是Volvo car的成員,可能不太適合置評。

但就參展策略來說,其實各大品牌都是有選擇的做了取捨,比如說在德國的車展,不光德國的媒體,連全球的媒體都會把大篇幅給德系品牌,其它品牌投入很多資金在這樣的場合爭取曝光度顯然性價比是很低的。同樣的道理,外來品牌在北美車展要參展也需要講究策略,怎麼樣另闢蹊徑,獲得特別的關注度,可能是每個品牌都在想辦法要達到的目標。

自主品牌參展不易

至於自主品牌車型,由於此前有CES在先(CES已經搶了很多汽車領域的戲份),所以中國品牌大力發展的新能源車型可能會稍有褪色。另外美國市場是一個有獨特價值取向同時又是全球最成熟和最完善的汽車市場之一,進入美國市場需要很成熟和高水準的產品,還要充分瞭解他們本土的法律和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這些要求很高,也很複雜!所以現在能夠進入北美市場競爭的自主品牌寥寥無幾,希望以後可以看到有更多的中國品牌進入,就像我們的家電和手機品牌一樣。

富豪在參展策略上有所取捨

同時還可以關注北歐的Volvo,大家都知道BBA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專屬展館,但Volvo這個品牌在美國有很大銷量卻又很低調,今年Volvo在北美的展臺依然偏於一隅。至於原因,我不是Volvo car的成員,可能不太適合置評。

但就參展策略來說,其實各大品牌都是有選擇的做了取捨,比如說在德國的車展,不光德國的媒體,連全球的媒體都會把大篇幅給德系品牌,其它品牌投入很多資金在這樣的場合爭取曝光度顯然性價比是很低的。同樣的道理,外來品牌在北美車展要參展也需要講究策略,怎麼樣另闢蹊徑,獲得特別的關注度,可能是每個品牌都在想辦法要達到的目標。

自主品牌參展不易

至於自主品牌車型,由於此前有CES在先(CES已經搶了很多汽車領域的戲份),所以中國品牌大力發展的新能源車型可能會稍有褪色。另外美國市場是一個有獨特價值取向同時又是全球最成熟和最完善的汽車市場之一,進入美國市場需要很成熟和高水準的產品,還要充分瞭解他們本土的法律和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

這些要求很高,也很複雜!所以現在能夠進入北美市場競爭的自主品牌寥寥無幾,希望以後可以看到有更多的中國品牌進入,就像我們的家電和手機品牌一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