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懂茶妹詳說|英紅九號採制技術及過程

茶姑摘茶

現將英紅九號金毛茶採制技術介紹如下。

1.鮮葉要求

英紅九號金毛茶外形金黃色、毫多, 色澤呈金黃色, 關鍵是與原料含茸毛多有關, 因此, 首先在原料選擇上適時, 即在茶芽含茸毛較多的春季或秋季, 此時由於氣溫較低, 芽葉生長慢, 鮮葉內含物豐富, 氨基酸、香葉醇、香葉酸、芳樟醇的積累增加, 苦澀味物質少, 有利於降低酚氨比, 加工發揮優良的茶葉品質;其次按一芽一葉初展標準采, 鮮葉內含物質在不同芽葉部位分佈不同, 新梢有效物質含量隨芽葉嫩度的降低而下降, 一般情況嫩度越好,

鮮葉內含物較豐富, 蛋白質含量高, 苦澀味物質較少, 鮮葉嫩度與茶葉品質成正相關, 而且嫩度好茸毛多, 利於加工出好的外形品質。 因此, 要求鮮葉嚴格按一芽一葉初展標準採摘。 再者, 採茶氣溫高時要避免鮮葉緊壓時間長而造成原料發熱變紅, 要求儘量保持鮮葉的新鮮度和原物理性。

茶青

2.萎凋

萎凋的目的除散失鮮葉中的水分, 揮發青草氣, 便於揉撚成條外, 另外由於細胞液濃縮, 酶由結合狀態變為溶解狀態, 酶系反應方向趨向水解和氧化, 促進高分子糖類物質分解、多酚類的氧化降解生成對品質有利的簡單物質, 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果膠及一些芬香物質等增加, 利於發展茶香、形成良好的品質。 加工英紅九號金毛茶的原料芽頭粗壯、莽葉嫩席高。 鮮葉中酶的潛在活性較強, 給鮮葉萎凋帶來一定難度, 如果技術措施掌握不當, 往往出現萎凋葉的葉邊過幹而芽心生, 葉子紅變、死青的現象。 為保證萎凋均勻, 要求採用萎凋槽鼓風萎凋, 萎凋時茶葉薄攤,

厚度以l.Ocm為宜, 不應超過1.5cm。 避免萎凋時損傷芽葉引起紅變, 茶葉翻拌時要掌握好時間和注意動作, 茶葉翻拌只能在鮮葉放入萎凋槽60min內進行, 放料及翻拌的動作一定要輕。 萎凋適度指標:春茶濕度大、氣溫低, 英紅九號金毛茶鮮葉萎凋時間16h左右, 秋冬季的萎凋時間約13h, 萎凋葉含水量約58%為宜, 萎凋適度以緊握萎凋葉軟綿成團、葉邊起皺、芽不易脆斷為標準。

萎凋

3.揉撚

揉撚是塑造優美外形的關鍵工序, 它可以使鮮葉細胞組織破損, 茶汁外溢, 增加成茶的浸出率, 為進一步生化成分的轉化和降解奠定基礎。 英紅九號金毛茶外形要求秀直、芽峰苗較完整、金黃色油潤毫多, 由於原料芽葉細嫩, 加壓過重容易造成茶芽碎斷, 為有較好的鋒苗和好的條索, 在機械選型上選用40型揉撚機, 加壓揉撚要求以輕壓、長時為主, 而在最後揉撚結束前20min施以短時的重壓, 全程揉撚75min。 揉撚加壓具體要求見圖:

機器揉撚

手工揉撚

為了提高英紅九號金毛茶金黃色的外形品質,在揉撚過程中可採取增色技術處理,即在揉撚結束前10min加入新鮮葉,萎凋葉與鮮葉比例為20:1,此時新鮮葉的葉細胞容易破損,汁液大量滲出,這些汁液對形成金黃色外形和提高成茶鮮爽度有良好的作用。揉撚適度以芽葉成條,芽尖大部分保持完好,有大量茶汁,細胞破碎率達85%以上。

4.發酵

發酵是形成英紅九號金毛茶金黃色品質的關鍵,發酵主要作用是使茶葉內含物發生化學變化,尤其是茶多酚類物質,通過酶促作用轉化生成茶黃素、茶紅素,從而形成紅茶的品質特徵。發酵溫度太低化學變化慢,物質轉化不足,青草氣物質揮發少,茶味欠醇,有青味;發酵溫度過高,發酵進程快,在此,產生相當量的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消耗了較多的易溶物質,制茶品質下降,主要表現在香味低、茶味粗、茶湯品質下降。紅茶適宜的發酵溫度23~280C,發酵時間和發酵葉的厚度隨氣溫的變化而定,夏暑季氣溫較高,發酵時間相對宜短,發酵葉厚度宜薄,春、秋季氣溫相對低,發酵時間相對宜長,發酵葉宜厚攤,發酵要求:夏暑季,發酵葉厚度15-20cm,發酵3.5-4.5h;春、秋季發酵葉厚度20-25cm,發酵時間6.0-7.5h。用空調控溫發酵,溫度設定26--28qC,發酵攤葉厚度20cm,發酵時間約5.5h,即達到加工英紅九號金毛茶的發酵適度。發酵以茶坯約85%呈黃紅色、部分褐紅,散發有較濃的茶香為適度。

發酵

5.乾燥

乾燥是英紅九號金毛茶初制的最後工序。英紅九號金毛茶乾燥過程的烘乾方法與大宗紅茶產品不同,一般採用烘乾機初烘2次,然後焙籠烘乾的方法。初烘第一次溫度115℃,烘至6成千,第2次溫度100'C烘至8H9成千,最後用焙籠烘( 75℃)至水分小於6.0%,乾燥攤涼、包裝貯存。

柴火乾燥

6.小結

金毛茶品質的形成各工序間互為重要、互為關聯,原料嫩度好、茸毛多、新鮮、勻淨是金毛茶品質基礎,同時嚴格按工藝要求,合適的萎凋、細胞壁有充足的破損,掌握好發酵和合理的乾燥技術,最終形成金毛茶外形緊結秀直、金黃色、毫多、鋒苗好;香氣甜香馥鬱毫香顯、湯色橙紅明亮、滋味甜醇爽滑的優異品質。

【此文章為禦品茶莊的懂茶妹歸納整理,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如果您有更多關於茶葉保存、沖泡、品飲選購等需要諮詢,請加懂茶妹一起交流學習。】

手工揉撚

為了提高英紅九號金毛茶金黃色的外形品質,在揉撚過程中可採取增色技術處理,即在揉撚結束前10min加入新鮮葉,萎凋葉與鮮葉比例為20:1,此時新鮮葉的葉細胞容易破損,汁液大量滲出,這些汁液對形成金黃色外形和提高成茶鮮爽度有良好的作用。揉撚適度以芽葉成條,芽尖大部分保持完好,有大量茶汁,細胞破碎率達85%以上。

4.發酵

發酵是形成英紅九號金毛茶金黃色品質的關鍵,發酵主要作用是使茶葉內含物發生化學變化,尤其是茶多酚類物質,通過酶促作用轉化生成茶黃素、茶紅素,從而形成紅茶的品質特徵。發酵溫度太低化學變化慢,物質轉化不足,青草氣物質揮發少,茶味欠醇,有青味;發酵溫度過高,發酵進程快,在此,產生相當量的不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消耗了較多的易溶物質,制茶品質下降,主要表現在香味低、茶味粗、茶湯品質下降。紅茶適宜的發酵溫度23~280C,發酵時間和發酵葉的厚度隨氣溫的變化而定,夏暑季氣溫較高,發酵時間相對宜短,發酵葉厚度宜薄,春、秋季氣溫相對低,發酵時間相對宜長,發酵葉宜厚攤,發酵要求:夏暑季,發酵葉厚度15-20cm,發酵3.5-4.5h;春、秋季發酵葉厚度20-25cm,發酵時間6.0-7.5h。用空調控溫發酵,溫度設定26--28qC,發酵攤葉厚度20cm,發酵時間約5.5h,即達到加工英紅九號金毛茶的發酵適度。發酵以茶坯約85%呈黃紅色、部分褐紅,散發有較濃的茶香為適度。

發酵

5.乾燥

乾燥是英紅九號金毛茶初制的最後工序。英紅九號金毛茶乾燥過程的烘乾方法與大宗紅茶產品不同,一般採用烘乾機初烘2次,然後焙籠烘乾的方法。初烘第一次溫度115℃,烘至6成千,第2次溫度100'C烘至8H9成千,最後用焙籠烘( 75℃)至水分小於6.0%,乾燥攤涼、包裝貯存。

柴火乾燥

6.小結

金毛茶品質的形成各工序間互為重要、互為關聯,原料嫩度好、茸毛多、新鮮、勻淨是金毛茶品質基礎,同時嚴格按工藝要求,合適的萎凋、細胞壁有充足的破損,掌握好發酵和合理的乾燥技術,最終形成金毛茶外形緊結秀直、金黃色、毫多、鋒苗好;香氣甜香馥鬱毫香顯、湯色橙紅明亮、滋味甜醇爽滑的優異品質。

【此文章為禦品茶莊的懂茶妹歸納整理,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如果您有更多關於茶葉保存、沖泡、品飲選購等需要諮詢,請加懂茶妹一起交流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