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北海經濟開發區:用活資本杠杆“撬動”項目建設產業發展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2017年, 北海經濟開發區通過講好兩個資本的“故事”, 破解了困擾北海多年“無錢投入、債務纏身”的難題。

故事一是“以一當十”。 北海把過去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資, 改為政府用資信和少量資金撬動大量社會資金, 地方政府出資10%, 用最高1:9的杠杆, 突破地方政府財政不足的局限。

故事二是“房東變股東”。 北海沒有利用傳統賣地賺錢的土地財政模式, 而是充分使用金融工具, 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 與企業共同成長, 為北海開發引來了金融活水。

近年來, 北海試水PPP項目和產業基金, 實現了從傳統銀行融資到PPP融資,

再到產業基金的“三級跳”, 為減輕政府債務、加快項目建設、推動重點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航拍北海濕地公園 (李默攝影)

引進社會資本, 運營全市第一個水系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

2016年, 北海經濟開發區銀行融資突破100億元, 但與北海正在經歷的規模空前的大開發相比,

這些資金顯然不夠。

基礎設施基本到位, 學校醫院配套公用設施初步成型, 民生保障全面達標, 直至“北海崛起”, 這片熱土需要的資金是一個“天文數字”, 北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茅立明介紹。

俯瞰北海(李默攝影)

近年來, 北海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積極探索“財政資金保民生, 融資資金運作土地, 基礎設施建設搞PPP, 用央企的錢、銀行的錢辦北海的事”的融資工作思路, 放大資本效應, 讓有限的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 參與到耗資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中來。

北海濕地修復及水系生態工程建設(李默攝影)

北海水系貫通及綜合治理工程項目, 是全市第一個水系環境綜合治理PPP專案, 2017年5月31日全面開工。 項目總投資16億元, 該項目從項目識別到完成社會資本採購、進入執行階段操作, 用時僅4個月, 在全市乃至全省用時最短。

PPP產業基金模式, 解決了專案建設的資金問題, 並由政府和企業共擔風險。 一方面, 政府參與PPP屬於表外融資, 綜合成本較低, 在完成基建的同時降低了政府的財政壓力。 另一方面, 通過產業基金的方式, 政府用資信和少量資金撬動大量社會資金, 部分地方政府僅出資10%, 杠杆高達1:9, 突破了地方政府財政不足的局限。

設立全市第一支縣區級別的大資料產業股權投資基金

2017年北海經濟開發區設立了全市第一支縣區級別的大資料產業股權投資基金, 總規模50億元, 首期規模15億元, 5億元資金已募集到位, 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 這是北海拓寬融資模式邁出的又一步。

華為技術中心(李默攝影)

北海經濟開發區控制區域內擁有可直接利用的建設用地12萬畝, 適於開發建設的未利用地15萬畝,且土地地勢平坦、成方連片,是中國沿海地區絕無僅有的一塊面積大、人口少,可用做工業專案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的“黃金寶地”。

但是,北海並沒有沿用賣地賺錢的傳統土地財政模式,近年來,北海經濟開發區按照“產業引領,基金引導,以投代招,精准對接”的原則發起多類基金,用土地資源做“酵母”,依靠專業機構管理產業基金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創新創業,並把自身利益與企業捆綁共成長。同時,對於基金運營者來說,北海經濟開發區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及為數眾多的孵化器,為基金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標的。

相較於PPP僅能投資於特定項目,產業投資基金可以以一對多的形式設立,甚至採用FOF(基金中的基金,以基金為投資標的)形式,投資於諸多行業。

這個融資模式的突破北海早在2015年就開始準備。北海經濟開發區創新體制機制,成立國有公司,利用土地紅利在融資上突破,搭建了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為母公司,北海創投、城建投、交建投、孵化器四大國有公司為子公司的國企新平臺。國有公司作為開發區投融資載體,既可通過PPP、BT、BOT等模式參與開發建設,又可通過資產抵押、銀行貸款、招商引資等方式完成融資任務,放大了國有資本的聚焦效應。

PPP的專案關係到的是北海經濟開發區群眾的生活,而產業基金則是關係到北海經濟開發區的未來。產業基金優勢也與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一同成為了北海招引項目落地的關鍵因素。未來,更多的金融工具和融資手段將被應用到北海的開發中。

適於開發建設的未利用地15萬畝,且土地地勢平坦、成方連片,是中國沿海地區絕無僅有的一塊面積大、人口少,可用做工業專案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的“黃金寶地”。

但是,北海並沒有沿用賣地賺錢的傳統土地財政模式,近年來,北海經濟開發區按照“產業引領,基金引導,以投代招,精准對接”的原則發起多類基金,用土地資源做“酵母”,依靠專業機構管理產業基金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創新創業,並把自身利益與企業捆綁共成長。同時,對於基金運營者來說,北海經濟開發區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及為數眾多的孵化器,為基金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標的。

相較於PPP僅能投資於特定項目,產業投資基金可以以一對多的形式設立,甚至採用FOF(基金中的基金,以基金為投資標的)形式,投資於諸多行業。

這個融資模式的突破北海早在2015年就開始準備。北海經濟開發區創新體制機制,成立國有公司,利用土地紅利在融資上突破,搭建了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為母公司,北海創投、城建投、交建投、孵化器四大國有公司為子公司的國企新平臺。國有公司作為開發區投融資載體,既可通過PPP、BT、BOT等模式參與開發建設,又可通過資產抵押、銀行貸款、招商引資等方式完成融資任務,放大了國有資本的聚焦效應。

PPP的專案關係到的是北海經濟開發區群眾的生活,而產業基金則是關係到北海經濟開發區的未來。產業基金優勢也與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一同成為了北海招引項目落地的關鍵因素。未來,更多的金融工具和融資手段將被應用到北海的開發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