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季做好這4件事,養肝腎,暖全身!趕緊做起來

大寒, 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授時通考》引《三禮義宗》說:“寒氣之逆級, 故謂大寒”。 大寒到來, 依然是寒氣最重的節氣。

大寒養生, 注意4件事

養腎

冬季是一個進補的季節, 補了整整一個冬季, 到大寒, 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因為春天即將到來, 進補的幅度應該逐步減少, 這才能順應季節變化。

此時, 重點應放在固護脾腎、調養肝血上。

冬季是腎主令之時, 腎主鹹味, 心主苦味, 鹹能勝苦。 故《四時調攝箋》中指出:“冬日腎水味咸, 恐水克火, 故宜養心。 ”

飲食要增苦減鹹

飲食之味宜減鹹增苦以養心氣, 以保心腎相交, 食辛熱之品, 使肺氣直達, 固實腎氣。 如橘子、豬肝、萵苣、醋、大頭菜等。

黑色食物, 腎最喜歡

黑色與腎相通, 在中醫中藥理論中被認為具有補肝腎、潤五臟、強筋骨等作用, 所以黑色食物最補腎, 比如黑芝麻性平和, 最適合此時食用。

多走路或慢跑

中醫認為, 雙腳是人體的健康之根,

走路刺激腳底穴位, 能舒筋通絡, 活血順氣, 強身健體。 同時, 多走路能促進血液迴圈, 調節大腦皮層的活動功能, 使人心情愉悅, 具有緩解壓力和解除憂慮的效果。

養筋健骨、舒筋活絡是養腎的訣竅, 而多走路或者慢跑, 既能保證合適的運動量, 又能強健骨骼, 從而起到補腎的作用。

禦寒

古語有雲:“大寒小寒, 抱作一團”。 所以, 大寒天氣依舊寒冷, 禦寒工作依然要做。

首先, 飲食上, 驅寒飲食有三宜

一宜粥糜, 古人養生多提, 深冬晨起喝些熱粥, 《飲膳正要》中認為冬季宜服羊肉粥, 以溫補陽氣, 如若在粳米粥中加點紅棗、赤豆, 可使人感覺周身溫暖, 精力倍增。

二宜溫熱之品, 以取陽生陰長之義。 如宜吃牛肉、羊肉、狗肉、桂圓肉、棗、蛋、山藥、豬血、糯米、韭菜等。

三宜堅果之品, 冬日多吃點核桃、板栗、松子以及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

另外, 大寒節氣後, 要多吃溫性食品, 如雞肉、羊肉、芥菜、韭菜、橘子、柳丁等, 烹調菜肴時還可適當多放些蔥、薑、蒜、辣椒、料酒等溫性食物進行調味。


其次, 要注意運動

大寒雖冷, 卻有晴空相伴, 除了保暖, 也要多活動鍛煉。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 少鬧一場病”。 大寒過後, 就要迎來春天, 陽氣開始回升, 人體的氣血也要跟著舒展才好。

當有陽光時, 不妨多出來曬曬太陽, 吸收陽氣, 特別對於老年人就更該充分利用下這冬日暖陽。

因為溫暖的陽光能促進血液迴圈, 增強人體對鈣、磷的吸收。

北方人這時候可以出來滑雪, 南方人多走路、跑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滅火

大寒已是一年中最後的寒冷時候, 馬上就要迎來新年, 迎來春天, 大地開始回春, 天乾物燥, 人體很容易上火, 所以此時進補要減緩就是這個原因。

滅火主要是滅掉身上的“心火、肝火、肺火、胃火、腎火”。

迎接春天

大寒之後,是陰氣由極盛開始轉衰的過程,陽氣開始回升,準備迎來春天。人體也要順應天地,做出適當調整。

按我國的風俗,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醃制年肴,準備年貨。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應該積極參與到這些民俗活動中,不僅營造快樂的新年氛圍,也可以愉悅身心。

所以此時進補要減緩就是這個原因。

滅火主要是滅掉身上的“心火、肝火、肺火、胃火、腎火”。

迎接春天

大寒之後,是陰氣由極盛開始轉衰的過程,陽氣開始回升,準備迎來春天。人體也要順應天地,做出適當調整。

按我國的風俗,每到大寒節,人們便開始忙著除舊佈新,醃制年肴,準備年貨。

在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等。應該積極參與到這些民俗活動中,不僅營造快樂的新年氛圍,也可以愉悅身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