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溫氏擬獎勵員工股票,中糧去年利潤歷史新高

溫氏擬實施2559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 授予股數超過1億股

1月16日晚, 溫氏股份發佈公告稱, 將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 激勵包括中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業務人員在內的各類人員共2559人, 擬授予股數超過1億股。 本次計畫將健全和完善公司長效激勵約束機制, 充分調動公司各級幹部和骨幹員工的積極性, 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 實現公司利益、股東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的有機統一。

根據公告, 本計畫擬向激勵物件授予不超過10035萬股的限制性股票, 占當前公司股本總額522,035.62萬股的1.92%。 授予價格參照該計畫公佈前1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50%,

為13.17元/股。

此次激勵物件共2559人, 包括公司董事、中高層管理人員、核心業務人才和專業人才;激勵物件獲授限制性股票的所需資金以自籌方式解決, 公司不為其提供貸款、財務資助或貸款擔保。 授予股數最多的是總裁及3名董事, 各44萬股, 其次是副總裁, 各18萬股;而中高層(基層)管理人員、核心業務人才及專業人才等2547人, 獲受總計9715萬股, 占授予總股數的96.80%。

此次計畫的有效期為48個月, 授予之日起12個月內為限禁售期

自授予日起12個月後的首個交易日起至授予日起24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自授予日起24個月後的首個交易日起至授予日起36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自授予日起36個月後的首個交易日起至授予日起48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

分別是第一、二、三個解鎖期。 也就是說, 三個解鎖期是授予日之後的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解鎖比例分別為40%、40%、20%。

第一個解鎖期的解鎖條件是, 2018年度商品肉豬銷售頭數較2017年度的增長率不低於12%; 2018年度淨資產收益率比2018年度同行業對標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高於三個百分點。

第二個解鎖期的解鎖條件是, 2019年度商品肉豬銷售頭數較2017年度的增長率不低於30%;2019年度淨資產收益率比2019年度同行業對標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高於三個百分點。

第三個解鎖期的解鎖條件是, 2020年度商品肉豬銷售頭數較2017年度的增長率不低於55%;2020年度淨資產收益率比2020年度同行業對標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高於三個百分點。

“健全和完善公司長效激勵約束機制”是溫氏股份股權激勵計畫的初衷之一。 “長效”體現在解鎖時間上, 至少4年才能完全解鎖;“約束”體現在個人業績條件上, 如公司要對激勵物件的年度工作情況和業績結果進行評分, 依照考核結果確定其解除限售的比例, 達到卓越、優秀、良好標準的才能完全解鎖, “合格”解鎖80%, “不合格”將全部無法解鎖。

溫氏股份早有員工持股傳統

1993年, 溫氏實行了員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 主要幹部和骨幹員工都持有公司股份, 員工既是公司股東, 又是企業員工。 持股員工獲取合理勞動報酬, 還能分享公司發展成果, 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員工創業積極性,

公司也獲得了發展所需的資金。 至溫氏股份2015年上市前, 其股東人數超過6800人。

中糧集團2017年利潤總額創歷史新高

據中糧集團官網消息, 2017年, 中糧集團年營業收入4825億元, 利潤總額118億元, 資產總額達到5388億元。 創歷史新高!

目標篤定 道路堅定

過去兩年, 中糧集團通過頂層設計和機制創新來破解矛盾, 全面開啟了專業化發展的體制再造。

按照先整合產業、再整合資本, 先整合國內、再整合國內外, 先專業化做強、再協同合作, 先整合產銷平臺、再整合上市平臺的思路, 中糧集團重新梳理業務邏輯, 將分散于原來四大板塊的不同資本、業務和管理職能重新進行定位整合, 成立18家專業化公司(平臺), 通過縱向整合打通產供銷各個環節,

全力推進資產一體化, 實現職能聚焦、業務聚焦、領域聚焦、產品聚焦、資源聚焦。

長期以來產供銷割裂、生產和採購銷售割裂、上下游相互對立、業務交叉、責權利不清出現問題無法追責等商業模式的缺陷, 困擾中糧集團業務發展, 規模小而散, 核心主業增長乏力。

專業化重組不到兩年, 18路軍成為人財物、產購銷一體化的獨立市場主體, 資產、生產、行銷一體化, 資本資產結構明顯優化, 資源配置效率明顯優化, 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優化, 企業成本和效益得到了明顯改善, 很多長期虧損的企業扭虧為盈, 專業化體制設計在實踐中初見成效。

2017年, 中糧集團旗下中糧置地、中可飲料、中糧資本逆勢增長, 中糧油脂業績全面超過預算, 中糧糧穀經營量和效益快速成長,超過預期。

混改激發內生動力

在專業化公司層面,混改是組織形態、經營體制的重要突破口。中糧集團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原則,除承擔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任務的核心主業外,其他業務不強求絕對控股、不搞“一股獨大”和“假混改”,並根據國資委總體部署安排,推進員工持股試點,擴大職工持股比例、持股範圍,進一步擴大市場化選擇職業經理人,搞活機制。

兩年來共有6家專業化公司通過混改、員工持股、上市和設立基金等股權運作方式引資270億元。

員工持股實現了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的緊密捆綁,用員工自己的話說“過去是拎著腦袋上戰場,現在是拎著家當上市場”,最大程度地激發了活力。

截至目前,已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2018年,飼料、酒業、糧穀和紡織將完成混改,18家專業化公司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

中糧糧穀經營量和效益快速成長,超過預期。

混改激發內生動力

在專業化公司層面,混改是組織形態、經營體制的重要突破口。中糧集團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原則,除承擔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任務的核心主業外,其他業務不強求絕對控股、不搞“一股獨大”和“假混改”,並根據國資委總體部署安排,推進員工持股試點,擴大職工持股比例、持股範圍,進一步擴大市場化選擇職業經理人,搞活機制。

兩年來共有6家專業化公司通過混改、員工持股、上市和設立基金等股權運作方式引資270億元。

員工持股實現了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的緊密捆綁,用員工自己的話說“過去是拎著腦袋上戰場,現在是拎著家當上市場”,最大程度地激發了活力。

截至目前,已有14家專業化公司完成混改或實現股權多元化。2018年,飼料、酒業、糧穀和紡織將完成混改,18家專業化公司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