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曹操為何對這個小子讚不絕口?

曹操為何對這個小子讚不絕口?

趙丹陽

郭嘉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高屋建瓴, 才識過人, 可惜英年早逝, 沒能活到大魏集團改朝換代。 曹操在懷念他時曾言:“故軍祭酒奉孝, 忠良淵淑, 體通性達。 每有大議, 發言盈庭, 執中處理, 動無遺策。 ”本章對他的論述, 將分為四個部分。

其一, 辨析治亂, 慧眼識英。

郭嘉出生於潁川, 據傳其未及弱冠時已有遠見, 預料不出十載, 天下必將大亂。 留法學者李燁培先生為《武英殿聚珍版書》作注時, 曾引用少年郭嘉對形勢的預判:“夫明察主道, 以觀君德;審惟宇分, 以定國綱,

則興亡可料矣。 囹圄常繁, 晨兢夕厲, 猶不能決, 此亡兆一也;饕褫無厭, 近利趨得, 遠益鮮務, 此亡兆二也;虺開兩口, 爭食相齕, 不顧國惠, 此亡兆三也;外懦內殘, 怨讎匪暴, 張袂成帷, 此亡兆四也;輕法禁而專謀慮, 荒政道而恃驕忍, 此亡兆五也;大臣重祿而不極諫, 近臣畏罪而不敢言, 上下相徇, 互爭寵用, 此亡兆六也;進爵不以稱德度功、陳保之勞, 而以勢貴之要、疾辯之能, 此亡兆七也……黼黻滿目, 茲不盡舉!”

對於大漢王朝搖搖欲墜、禍亂將起的徵兆, 郭嘉列舉了十五條。 因為年代久遠, 察用困難, 李教授只收錄整理了七條。 大概意思是, 你要想預知一個國家的治亂興衰, 要綜合考慮兩個因素:一是領導班子的水準如何, 二是制度、法律設計的如何。

現在看來, 這兩樣都不合格, 以致於問題一大堆:第一, 自冒於法、鋌而走險的人越來越多, 從中央到地方, 累積的案卷不可勝數, 即使夙興夜寐, 也審理不完;第二, 政府官員喜好財貨, 欲壑難填, 而且目光短視, 只制定一些貪圖一時之宜的法令, 很少頒佈顧及百姓長遠利益的政策;第三, 決策拍板的時候, 皇帝說向東, 利益集團偏偏要向西, 雙方爭執不下, 誰也不肯退讓, 致使國力大傷;第四, 政府高層對外拘拘儒儒、薄志弱行, 對內強橫霸道、百般壓榨, 弄得山匪遍地, 割據自立;第五, 居上位者輕視法律規章的作用, 而只重視統治技巧的修繕, 不仔細研究施政的方略, 一味憑藉手上掌握的資源控制下屬;第六, 身居要職的人整天只惦記那點工資、那點待遇,
對於民生大事從不直言鯁議, 生怕得罪了誰, 而一旦碰到了關乎個人利益的事件, 又開始撕破臉皮, 鬥得你死我活;第七, 給一個人升官不是以其對社會的貢獻為依據, 而是看這個人是不是名門望族, 這個人的文章辭賦是不是華麗動聽。 綜上所述, 這個政權沒辦法“建久安之勢, 成長治之業。 ”

果不其然, 郭嘉所言一語成讖。

後來, 田豐非常欣賞他的高論, 將其舉薦給袁紹。 但是郭嘉對袁紹幾經觀察之後, 作出判斷:“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 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 從而可以立功揚名。 本初隻想要仿效周公, 但是只學到了周公的表面, 沒學到內涵。 他懂得如何聚攏人才, 卻不知道如何使五花八門的人才各安其位、發揮功效。

其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 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 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 建立稱王稱霸的大業, 實在很難啊!”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 就這樣, 郭嘉一直賦閑了六年。

建安元年, 被稱為有“負俗之譏”的戲志才死了, 曹操很難過, 問荀彧能不能再給自己找個秘書?!荀彧推薦了郭嘉。 曹操召見郭嘉, 共論天下大事, 討論完後, 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 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 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其二, 深知兵要, 料敵如神。

建安三年九月, 曹操出兵攻打霸控徐州的呂布。 曹軍先破彭城, 再奪沛縣, 最後兵進下邳。 呂布堅守不出。 戰役持續了五個多月, 曹操見士兵疲憊,

準備放棄。 這時, 郭嘉卻看出了勝機, 他進言說:“昔項籍七十餘戰, 未嘗敗北, 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 恃勇無謀故也。 今布每戰輒破, 氣衰力盡, 內外失守。 布之威力不及項籍, 而困敗過之, 若乘勝攻之, 此成禽也。 ”

郭嘉的意思是, 當年項羽身經七十余戰, 未有失手, 然而只不過在垓下輸了一次, 就身死國滅, 是因為這個人有勇無謀, 缺乏忍辱負重的心胸, 也想不出東山再起的計略。 這叫作剛愎自負、脆而不堅!在這一點上, 呂布也是如此。 現在他與我軍交戰, 幾乎每一次都奮力搏殺, 可以說用上了吃奶的力氣, 然而其結果卻是不勝不負, 足以見得他已經師老兵疲、內外交困。 這個時候, 只要我們再稍微努力一下, 讓其稍嘗敗績, 他便會怨天尤人, 一蹶不振。試想,呂布的威名和勇力遠遠不及項羽,而今卻面臨著比“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更為嚴峻的形勢,他能挺得住嗎?

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淹下邳,果然凱旋得勝,擒殺呂布。

建安四年,劉備以“阻止二袁合流”為名,請求帶兵趕赴淮河之濱。曹操一時不察,就同意了劉備的請求。郭嘉得知後,責備曹操說:“當初不是勸您軟禁劉備,分化關、張嗎?現在怎麼一併放他們走了?”但此時木已成舟,劉備不僅迅速奪取了下邳,更舉兵對抗曹操,曹操悔恨不聽郭嘉之言。

建安五年,曹操為了避免兩面夾擊之危,準備先行征伐徐州的劉備,再討滅袁紹。當時諸將都認為沮授、田豐、審配等人足智多謀,必定攛掇袁紹乘機來攻許都,到時只怕進退失據。曹操也感到疑慮,於是詢問郭嘉的建議,郭嘉分析道:“紹性遲而多疑,雖有忠言奇謀,用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於是曹操放心大膽的前去東征。劉備一方面聯合東海的義軍(俗稱土匪),一方面向袁紹致書求援。袁紹的謀士大多數勸諫其直搗曹操老巢,唯有郭圖、逢紀認為“達人必籌事於隱微,豫禁乎未然,今許都天下要衝,天子藩衛,操必有備”。袁紹一時權衡不定,等到他拿定主意偷襲曹軍後方,已經收到了劉備的敗表。

建安五年末,也就是曹、袁鏖戰之時,又一個讓人寢食難安的消息猝然而至:江東孫策意欲策應袁紹,襲擊許都。而此刻在官渡之戰中處於守勢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衛許都。不少文臣武將認為曹操這次腹背受敵,死期將至,準備預留後路,當時有人向袁紹眉來眼去、私相授受,也有人向孫策暗通款曲、談婚論嫁。曹操憂心如焚。

這個時候,郭嘉獨持異議,認為孫策不僅騰不出手來,而且自身難保:“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郭嘉是第二個斷言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的,第一個是誰?虞翻!

但虞翻判斷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根據是易學玄理以及孫策的性格,郭嘉則是根據當時江東的政治形勢。

由於他“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資訊來源十分豐富,故而對於孫氏所處的環境,自然如觀掌紋,正所謂“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說白一些,有三個方面讓孫策備受掣肘,自顧不暇:

第一,“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是指山寇據守險要之地抗拒孫氏,這個問題在吳史中最為突出,延續時間甚久。我們知道,東吳的領袖人物如賀齊、諸葛恪、呂岱都曾以討伐“山越”積功受爵。這股力量雖然不甚強大,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成為東吳建國以來最主要的軍事對手。

第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指江東社會層次甚高的一些家族人物,(主要是原先被漢朝政府冊封豢養的大德、名臣,他們惱怒孫氏重建利益分配格局),以武力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反對孫氏入侵江東。他們與出沒於深險之地的山寇互通聲息,社會影響很大。但是孫策對於他們,很少像曹操、劉備那樣寬猛相濟,只是一味豪橫殺伐。這就為他們蓄勢反撲埋下隱患。

第三,“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意思是說,同樣是喬遷而來的“流亡北士”本可以和孫策同心同德,而孫策也急需他們為自己的助力,所以樂於親近他們,但是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孫氏在江東能否長期立足,所以持重觀望,不想過早簽訂“賣身契約”。

此外,孫氏在圖謀攻曹的前夕,還不知“安撫內怨”,以期“一致對外”,反而接連殺死了許貢、周昕、周昂、周喁、王晟、盛憲等等俊傑,這些大佬手下的那些小弟都時刻憋著弄死孫策。

故而,郭嘉之言,決非妄語。

建安七年,袁紹兵敗,氣惱而死。曹操想狂追猛打,一舉蕩平他的兩個兒子。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眾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他為曹操分析了袁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說:“袁譚、袁尚這兩個人互相不服,又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成仇。不如先南征劉表,這樣一來,既能以大勝之勢懾服荊州,又可坐觀二袁交兵而漁翁得利,一舉兩得!”

曹操依從郭嘉之計,揮師南下,方走五六日,二袁自相殘殺的消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

其三,計征烏桓,克定野胡。

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曹軍諸將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胡人不會支援他們的。我們不用再理他們了,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向劉表借兵襲擊許昌,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

郭嘉道:“袁紹曾經為胡人擊敗過公孫瓚,那裡的人都感念其德,如果他們得知袁尚還活著,必然投桃報李,不會袖手旁觀,遲早成為隱患。這樣的話,您無論是西征還是南下,都會有後方生變之虞!”

曹操道:“可是以我對劉備的瞭解,他一定會向劉表主動請纓,趁機襲擊許都,怎麼辦呢?”

郭嘉道:“劉備不會如願以償。劉表病情日篤,荊州內部黨同伐異,值此革故鼎新之刻,蔡氏家族不可能允許異己勢力謀取戰功。”

曹操聽罷茅塞頓開,立刻進兵柳城。其原定路線是從漁陽到榆關,再至綏中,之後經過平原腹地直達柳城,然而剛走了一半,就趕上暴雨傾盆,致使海濱低窪地區,泥濘不能通行,賊兵又把守險要路段,曹軍不能前進。

郭嘉建議道:“子泰引身深山,研精形勢,畫地成圖,無所忘失,可以問之。”於是徵召田疇,計議行軍路線。

田疇說:“這條道路在夏季常常積水,淺處不能通行車馬,深處又載不動船隻,形成這種災難已經很久了。還有一條路,丞相敢走嗎?這條路荒廢了二百多年,十分偏僻,那就是從平崗先到盧龍塞(今喜峰口)然後再跨越白狼山,之後就可以直擊柳城。”

曹操稱善。

郭嘉怕曹操行軍拖遝,失去先機,勸諫道:“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曹操笑道:“奉孝是讓我背水一戰啊!”於是命令所有軍士,每個人只帶10天的乾糧,除了馬匹、武器,其他的一概扔掉!

說起來,這個曹操心眼也多。在決定“密走盧龍塞”之前,他命人在濱海道旁立個牌子,上書:“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這十六個字的意思是,現在天太熱,又逢雨季,河水暴漲,我們過不去了,等到秋天再進軍吧!表面上,這是通令全軍的路標,其實是為了麻痹敵人。頭腦簡單的烏桓人哪是曹阿瞞的對手,還以為曹操已經退兵了。

就這樣,曹操乘其不意,在白狼山大獲全勝。他的大將張遼,把烏桓首領蹋頓的人頭砍了下來。

其四,遺篇妙字,震古鑠今。

郭嘉一生運籌帷幄,朱敬則讚美他“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在他所留下的著作當中,《十勝十敗》堪稱字字珠璣。

曹操第一次與其見面時,問道:“(袁紹)地廣兵強,而數為不遜。吾欲討之,力不敵,如何?”郭嘉就從十個方面論述了曹操的優勢和袁紹的劣勢:“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兵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禦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意思是,曹操有十個方面比袁紹強,一是袁紹禮儀繁多,常為形式所困;而曹操“不務虛名而處實禍”,這叫做“道勝”。

二是袁紹割據一方,逆天下大勢而動,而曹操順應統一大勢,奉天子以率天下,這叫做“義勝”。

三是袁紹對待豪強過於寬縱,難以整治危局,而曹操撥亂反正,從嚴治政,上下皆循法度,這叫做“治勝”。

四是袁紹表面上為人寬厚,實際上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只重用自己的親戚子弟,而曹操胸懷寬廣,機智英明,用人不問遠近,唯才是舉,這叫做“度勝”。

五是袁紹優柔寡斷,缺少主見,不敢當機立斷,而曹操善於聽從部下意見,謀定即行,應變自如,這叫做“謀勝”。

六是袁紹沽名釣譽,愛聽奉承話,那些只會拍馬溜須迎合主子而實際上幹不了實事的庸人多投奔他,而曹操以誠待人,不務虛名,有功必賞,讓那些有遠見卓識和真才實學的人都願意為之服務,這叫做“德勝”。

七是袁紹看到饑寒之人,恤念之情形之於表,卻不考慮那些從未見到過的貧困百姓,而曹操對眼前小事時有忽略,而對於天下大事考慮周到,恩德施于四海,這叫做“仁勝”。

八是袁紹不會用人,常常惑于讒言,大臣之間爭權奪利,互相猜忌,而曹操用人得法,使人各盡其力,而不會相互傾軋,這叫做“明勝”。

九是袁紹以親疏定是非,賞罰不明,搞得臣子之間互相猜忌,而曹操是非分明,賞罰有道,這就叫做“文勝”。

十是袁紹用兵好為虛勢,其實不懂謀略,不知兵家要訣,而曹操精通兵法,能以少勝眾,用兵如神,這就是“武勝”。

對於郭嘉這篇雄論,史學界有三種看法。

第一種是臺灣學者閻步常先生的觀點,他認為,郭嘉所論包含廣袤,涵蓋了政治措施、組織路線、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文韜武略等多個方面,為衡量領導人的綜合素質提供了可借鑒的硬性指標,對探索“政治的崩潰”、“持續執政的邏輯”等國際議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種清末學者張靜文的觀點,他表示:“夫交淺而言深者,愚也。凡有擘畫,必人主之所信愛也,又且習故。郭氏棲沖既輕,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決,雖姿神清映、質比憩棠,安可得乎?況妄判強弱,陰構符命,累牘而不盡者,蓋拾人涕唾之語也,誠不足觀!”張先生的意思是,郭嘉提出這《十勝十敗》論的時候,見到曹操還沒多長時間,豈能憑數面之交就對曹、袁評頭論足,而且十分武斷的得出“紹雖兵強,無能為也”的結論呢?況且郭嘉所言,大有拾人牙慧之嫌,主旨思想與荀彧的《四勝四敗》和何夔的《六得六失》十分相似。

關於荀彧的《四勝四敗》,在《三國志》、《全後漢文》等等史料當中,均可以見其端倪,然而何夔的《六得六失》就鮮為人知,而且只收藏在其曾孫何嵩所編譯的《霸史補遺》當中。其後又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以致於“永嘉之末,何氏滅亡無遺焉”,故其所傳手稿真假難辨,或為後人續貂。大多數學者認為,何氏之作當視為《擬孫權答曹操書》一樣的文學作品。雖是如此,仍冒昧呈閱,以饗諸君:

初,夔入為丞相東曹掾,太祖問之曰:“術跨州連郡,建號九江,眾動萬計,叱吒之間,自謂偽新可踵,此非吾儔乎?”夔對曰:“非也!天之所助者順,人之所助者信。術無信順之實,而望天人之助,此不可以得志於天下。公聰明神武,灼見事幾,破觚為圜,術緩心無成,柔茹寡斷,刑繁政苛,此失一也;公險未至而預圖,指畫山河,惠施多方,術事既至而後計,沮於形勢,背施幸災,此失二也;公持籌握算,坐言起行,輒取於勢,術愎諫好勝,濫於文麗,厚責於人,此失三也;公躬親聽斷,黜除秕政,廓然一清,術不參眾端,專信近臣,壅塞上斷,此失四也;公慎名爵而激所慕,行素賞而恤已亡,術見大利而不進趨,聞禍端而不周備,此失五也;公拯濟含識,樹立宏達,而謙退不改,待時抵隙,術身無寸功,淫侈滋甚,而尊己陵物,妄自篡立,此失六也。夫失道之主,親戚叛之,而況於左右乎!以夔觀之,其亂必矣。”

張先生進一步指出,在強調“循名責實”、“法布於眾”、“因勢治人”、“賞信罰必”這四點上,郭氏幾乎與荀、何二人雷同,只不過文字稍有變動,足以證明《十勝十敗》的“矯飾欺人”。

最後,我們看下李宗奇先生對郭嘉及其《十勝十敗》論的看法,他認為,郭嘉抄襲荀彧、何夔作品的可能微乎其微,理由有三:

第一,如果郭嘉真的在曹操面前貪人之功,剽竊思想,以為己用,為何荀彧、何夔二人不僅沒有出來捍衛自己的“版權”,反而對郭嘉“厚加傾重,共濟大事,成杵臼之交”呢?

第二,具體來說,郭嘉不論是對《六得六失》生搬硬套,還是對《四勝四敗》照貓畫虎,在當時的情況下,都有難度。首先,何夔的論述對象不是袁紹,而是袁術,這兩個人雖然都姓袁,才能確有天淵之別,而且勢力也有強弱之分,起碼在外人看來是這樣。我們看看孔融如何評價袁術:“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塚中枯骨,何足介意。”再看看他怎樣評價袁紹:“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醜,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所以郭嘉很難把何夔對袁術的判斷用在袁紹身上。其次,郭嘉照搬荀彧的作品,難度也非常大。因為這兩個人的著名論述都誕生在建安二年,也都在曹操征討張秀卻未能得志期間,如果在前後相距如此之短的時間內,曹操聽到了兩份雷同的策論,以他之“明察燭照”,必定“勸一人而責一人”,以求“明彰法紀,言符其實”。但是他對這兩個人的態度都是和顏悅色。聽到荀彧的言論後,史書記載:“太祖悅。”郭嘉說完以後,曹操就更高興,史書記載:“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那麼,起碼在曹操看來,郭嘉不算抄襲。

第三,論述中強調同樣的觀點、同樣的主張,不代表就一定是抄襲。譬如《墨子》、《胡非子》、《隨巢子》、《我子》、《田俅子》都強調“兼愛非攻”、“尚賢”、“尚同”,不能就此斷定他們之間互相抄襲,只能說他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一樣,所以得出的結論也就大同小異。《易經》說:“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恰是此理。何夔、荀彧、郭嘉均是那個時代數一數二的翹楚,“英雄所見略同”不也正常嗎?

此外,拋卻《十勝十敗》論不談,郭嘉讓曹操欣賞的地方,又何止區區兩三處呢?眾所周知,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沒有一技之長而想在他手下濫竽充數,那是白日做夢。而且即令確有真才實學,如杜畿、邢顒、國淵等輩,也不過略得隻言片語的贊許,縱觀史書,約計不到四十字。但郭嘉受到的誇讚,竟達近三百字之多,這在魏臣當中算是創了一個奇跡,可見他為曹操建立的事功是實實在在、不容置喙的!

一蹶不振。試想,呂布的威名和勇力遠遠不及項羽,而今卻面臨著比“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更為嚴峻的形勢,他能挺得住嗎?

曹操依郭嘉計策而行,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淹下邳,果然凱旋得勝,擒殺呂布。

建安四年,劉備以“阻止二袁合流”為名,請求帶兵趕赴淮河之濱。曹操一時不察,就同意了劉備的請求。郭嘉得知後,責備曹操說:“當初不是勸您軟禁劉備,分化關、張嗎?現在怎麼一併放他們走了?”但此時木已成舟,劉備不僅迅速奪取了下邳,更舉兵對抗曹操,曹操悔恨不聽郭嘉之言。

建安五年,曹操為了避免兩面夾擊之危,準備先行征伐徐州的劉備,再討滅袁紹。當時諸將都認為沮授、田豐、審配等人足智多謀,必定攛掇袁紹乘機來攻許都,到時只怕進退失據。曹操也感到疑慮,於是詢問郭嘉的建議,郭嘉分析道:“紹性遲而多疑,雖有忠言奇謀,用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於是曹操放心大膽的前去東征。劉備一方面聯合東海的義軍(俗稱土匪),一方面向袁紹致書求援。袁紹的謀士大多數勸諫其直搗曹操老巢,唯有郭圖、逢紀認為“達人必籌事於隱微,豫禁乎未然,今許都天下要衝,天子藩衛,操必有備”。袁紹一時權衡不定,等到他拿定主意偷襲曹軍後方,已經收到了劉備的敗表。

建安五年末,也就是曹、袁鏖戰之時,又一個讓人寢食難安的消息猝然而至:江東孫策意欲策應袁紹,襲擊許都。而此刻在官渡之戰中處於守勢的曹操,根本不可能再抽出兵力保衛許都。不少文臣武將認為曹操這次腹背受敵,死期將至,準備預留後路,當時有人向袁紹眉來眼去、私相授受,也有人向孫策暗通款曲、談婚論嫁。曹操憂心如焚。

這個時候,郭嘉獨持異議,認為孫策不僅騰不出手來,而且自身難保:“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郭嘉是第二個斷言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的,第一個是誰?虞翻!

但虞翻判斷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根據是易學玄理以及孫策的性格,郭嘉則是根據當時江東的政治形勢。

由於他“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資訊來源十分豐富,故而對於孫氏所處的環境,自然如觀掌紋,正所謂“深險之地猶未盡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說白一些,有三個方面讓孫策備受掣肘,自顧不暇:

第一,“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是指山寇據守險要之地抗拒孫氏,這個問題在吳史中最為突出,延續時間甚久。我們知道,東吳的領袖人物如賀齊、諸葛恪、呂岱都曾以討伐“山越”積功受爵。這股力量雖然不甚強大,但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成為東吳建國以來最主要的軍事對手。

第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指江東社會層次甚高的一些家族人物,(主要是原先被漢朝政府冊封豢養的大德、名臣,他們惱怒孫氏重建利益分配格局),以武力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反對孫氏入侵江東。他們與出沒於深險之地的山寇互通聲息,社會影響很大。但是孫策對於他們,很少像曹操、劉備那樣寬猛相濟,只是一味豪橫殺伐。這就為他們蓄勢反撲埋下隱患。

第三,“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意思是說,同樣是喬遷而來的“流亡北士”本可以和孫策同心同德,而孫策也急需他們為自己的助力,所以樂於親近他們,但是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孫氏在江東能否長期立足,所以持重觀望,不想過早簽訂“賣身契約”。

此外,孫氏在圖謀攻曹的前夕,還不知“安撫內怨”,以期“一致對外”,反而接連殺死了許貢、周昕、周昂、周喁、王晟、盛憲等等俊傑,這些大佬手下的那些小弟都時刻憋著弄死孫策。

故而,郭嘉之言,決非妄語。

建安七年,袁紹兵敗,氣惱而死。曹操想狂追猛打,一舉蕩平他的兩個兒子。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眾議,獨進奇策,建議退兵。他為曹操分析了袁氏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說:“袁譚、袁尚這兩個人互相不服,又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在當中攙和,必然要反目成仇。不如先南征劉表,這樣一來,既能以大勝之勢懾服荊州,又可坐觀二袁交兵而漁翁得利,一舉兩得!”

曹操依從郭嘉之計,揮師南下,方走五六日,二袁自相殘殺的消息就已傳來,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二袁一死一逃。

其三,計征烏桓,克定野胡。

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入烏桓,曹軍諸將都說:“袁尚已如喪家之犬,關外胡人不會支援他們的。我們不用再理他們了,如果再做遠征,劉備必然會向劉表借兵襲擊許昌,萬一有什麼變數怎麼辦?”

郭嘉道:“袁紹曾經為胡人擊敗過公孫瓚,那裡的人都感念其德,如果他們得知袁尚還活著,必然投桃報李,不會袖手旁觀,遲早成為隱患。這樣的話,您無論是西征還是南下,都會有後方生變之虞!”

曹操道:“可是以我對劉備的瞭解,他一定會向劉表主動請纓,趁機襲擊許都,怎麼辦呢?”

郭嘉道:“劉備不會如願以償。劉表病情日篤,荊州內部黨同伐異,值此革故鼎新之刻,蔡氏家族不可能允許異己勢力謀取戰功。”

曹操聽罷茅塞頓開,立刻進兵柳城。其原定路線是從漁陽到榆關,再至綏中,之後經過平原腹地直達柳城,然而剛走了一半,就趕上暴雨傾盆,致使海濱低窪地區,泥濘不能通行,賊兵又把守險要路段,曹軍不能前進。

郭嘉建議道:“子泰引身深山,研精形勢,畫地成圖,無所忘失,可以問之。”於是徵召田疇,計議行軍路線。

田疇說:“這條道路在夏季常常積水,淺處不能通行車馬,深處又載不動船隻,形成這種災難已經很久了。還有一條路,丞相敢走嗎?這條路荒廢了二百多年,十分偏僻,那就是從平崗先到盧龍塞(今喜峰口)然後再跨越白狼山,之後就可以直擊柳城。”

曹操稱善。

郭嘉怕曹操行軍拖遝,失去先機,勸諫道:“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趣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曹操笑道:“奉孝是讓我背水一戰啊!”於是命令所有軍士,每個人只帶10天的乾糧,除了馬匹、武器,其他的一概扔掉!

說起來,這個曹操心眼也多。在決定“密走盧龍塞”之前,他命人在濱海道旁立個牌子,上書:“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這十六個字的意思是,現在天太熱,又逢雨季,河水暴漲,我們過不去了,等到秋天再進軍吧!表面上,這是通令全軍的路標,其實是為了麻痹敵人。頭腦簡單的烏桓人哪是曹阿瞞的對手,還以為曹操已經退兵了。

就這樣,曹操乘其不意,在白狼山大獲全勝。他的大將張遼,把烏桓首領蹋頓的人頭砍了下來。

其四,遺篇妙字,震古鑠今。

郭嘉一生運籌帷幄,朱敬則讚美他“神人無功,達人無跡”。在他所留下的著作當中,《十勝十敗》堪稱字字珠璣。

曹操第一次與其見面時,問道:“(袁紹)地廣兵強,而數為不遜。吾欲討之,力不敵,如何?”郭嘉就從十個方面論述了曹操的優勢和袁紹的劣勢:“劉、項之不敵,公所知也。漢祖唯智勝,項羽雖強,終為所禽。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紹雖兵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懾,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紹見人饑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禦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公有此十勝,於以敗紹無難矣。”

意思是,曹操有十個方面比袁紹強,一是袁紹禮儀繁多,常為形式所困;而曹操“不務虛名而處實禍”,這叫做“道勝”。

二是袁紹割據一方,逆天下大勢而動,而曹操順應統一大勢,奉天子以率天下,這叫做“義勝”。

三是袁紹對待豪強過於寬縱,難以整治危局,而曹操撥亂反正,從嚴治政,上下皆循法度,這叫做“治勝”。

四是袁紹表面上為人寬厚,實際上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只重用自己的親戚子弟,而曹操胸懷寬廣,機智英明,用人不問遠近,唯才是舉,這叫做“度勝”。

五是袁紹優柔寡斷,缺少主見,不敢當機立斷,而曹操善於聽從部下意見,謀定即行,應變自如,這叫做“謀勝”。

六是袁紹沽名釣譽,愛聽奉承話,那些只會拍馬溜須迎合主子而實際上幹不了實事的庸人多投奔他,而曹操以誠待人,不務虛名,有功必賞,讓那些有遠見卓識和真才實學的人都願意為之服務,這叫做“德勝”。

七是袁紹看到饑寒之人,恤念之情形之於表,卻不考慮那些從未見到過的貧困百姓,而曹操對眼前小事時有忽略,而對於天下大事考慮周到,恩德施于四海,這叫做“仁勝”。

八是袁紹不會用人,常常惑于讒言,大臣之間爭權奪利,互相猜忌,而曹操用人得法,使人各盡其力,而不會相互傾軋,這叫做“明勝”。

九是袁紹以親疏定是非,賞罰不明,搞得臣子之間互相猜忌,而曹操是非分明,賞罰有道,這就叫做“文勝”。

十是袁紹用兵好為虛勢,其實不懂謀略,不知兵家要訣,而曹操精通兵法,能以少勝眾,用兵如神,這就是“武勝”。

對於郭嘉這篇雄論,史學界有三種看法。

第一種是臺灣學者閻步常先生的觀點,他認為,郭嘉所論包含廣袤,涵蓋了政治措施、組織路線、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文韜武略等多個方面,為衡量領導人的綜合素質提供了可借鑒的硬性指標,對探索“政治的崩潰”、“持續執政的邏輯”等國際議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第二種清末學者張靜文的觀點,他表示:“夫交淺而言深者,愚也。凡有擘畫,必人主之所信愛也,又且習故。郭氏棲沖既輕,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決,雖姿神清映、質比憩棠,安可得乎?況妄判強弱,陰構符命,累牘而不盡者,蓋拾人涕唾之語也,誠不足觀!”張先生的意思是,郭嘉提出這《十勝十敗》論的時候,見到曹操還沒多長時間,豈能憑數面之交就對曹、袁評頭論足,而且十分武斷的得出“紹雖兵強,無能為也”的結論呢?況且郭嘉所言,大有拾人牙慧之嫌,主旨思想與荀彧的《四勝四敗》和何夔的《六得六失》十分相似。

關於荀彧的《四勝四敗》,在《三國志》、《全後漢文》等等史料當中,均可以見其端倪,然而何夔的《六得六失》就鮮為人知,而且只收藏在其曾孫何嵩所編譯的《霸史補遺》當中。其後又經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以致於“永嘉之末,何氏滅亡無遺焉”,故其所傳手稿真假難辨,或為後人續貂。大多數學者認為,何氏之作當視為《擬孫權答曹操書》一樣的文學作品。雖是如此,仍冒昧呈閱,以饗諸君:

初,夔入為丞相東曹掾,太祖問之曰:“術跨州連郡,建號九江,眾動萬計,叱吒之間,自謂偽新可踵,此非吾儔乎?”夔對曰:“非也!天之所助者順,人之所助者信。術無信順之實,而望天人之助,此不可以得志於天下。公聰明神武,灼見事幾,破觚為圜,術緩心無成,柔茹寡斷,刑繁政苛,此失一也;公險未至而預圖,指畫山河,惠施多方,術事既至而後計,沮於形勢,背施幸災,此失二也;公持籌握算,坐言起行,輒取於勢,術愎諫好勝,濫於文麗,厚責於人,此失三也;公躬親聽斷,黜除秕政,廓然一清,術不參眾端,專信近臣,壅塞上斷,此失四也;公慎名爵而激所慕,行素賞而恤已亡,術見大利而不進趨,聞禍端而不周備,此失五也;公拯濟含識,樹立宏達,而謙退不改,待時抵隙,術身無寸功,淫侈滋甚,而尊己陵物,妄自篡立,此失六也。夫失道之主,親戚叛之,而況於左右乎!以夔觀之,其亂必矣。”

張先生進一步指出,在強調“循名責實”、“法布於眾”、“因勢治人”、“賞信罰必”這四點上,郭氏幾乎與荀、何二人雷同,只不過文字稍有變動,足以證明《十勝十敗》的“矯飾欺人”。

最後,我們看下李宗奇先生對郭嘉及其《十勝十敗》論的看法,他認為,郭嘉抄襲荀彧、何夔作品的可能微乎其微,理由有三:

第一,如果郭嘉真的在曹操面前貪人之功,剽竊思想,以為己用,為何荀彧、何夔二人不僅沒有出來捍衛自己的“版權”,反而對郭嘉“厚加傾重,共濟大事,成杵臼之交”呢?

第二,具體來說,郭嘉不論是對《六得六失》生搬硬套,還是對《四勝四敗》照貓畫虎,在當時的情況下,都有難度。首先,何夔的論述對象不是袁紹,而是袁術,這兩個人雖然都姓袁,才能確有天淵之別,而且勢力也有強弱之分,起碼在外人看來是這樣。我們看看孔融如何評價袁術:“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塚中枯骨,何足介意。”再看看他怎樣評價袁紹:“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醜,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所以郭嘉很難把何夔對袁術的判斷用在袁紹身上。其次,郭嘉照搬荀彧的作品,難度也非常大。因為這兩個人的著名論述都誕生在建安二年,也都在曹操征討張秀卻未能得志期間,如果在前後相距如此之短的時間內,曹操聽到了兩份雷同的策論,以他之“明察燭照”,必定“勸一人而責一人”,以求“明彰法紀,言符其實”。但是他對這兩個人的態度都是和顏悅色。聽到荀彧的言論後,史書記載:“太祖悅。”郭嘉說完以後,曹操就更高興,史書記載:“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那麼,起碼在曹操看來,郭嘉不算抄襲。

第三,論述中強調同樣的觀點、同樣的主張,不代表就一定是抄襲。譬如《墨子》、《胡非子》、《隨巢子》、《我子》、《田俅子》都強調“兼愛非攻”、“尚賢”、“尚同”,不能就此斷定他們之間互相抄襲,只能說他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一樣,所以得出的結論也就大同小異。《易經》說:“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恰是此理。何夔、荀彧、郭嘉均是那個時代數一數二的翹楚,“英雄所見略同”不也正常嗎?

此外,拋卻《十勝十敗》論不談,郭嘉讓曹操欣賞的地方,又何止區區兩三處呢?眾所周知,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沒有一技之長而想在他手下濫竽充數,那是白日做夢。而且即令確有真才實學,如杜畿、邢顒、國淵等輩,也不過略得隻言片語的贊許,縱觀史書,約計不到四十字。但郭嘉受到的誇讚,竟達近三百字之多,這在魏臣當中算是創了一個奇跡,可見他為曹操建立的事功是實實在在、不容置喙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