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豆瓣日記: 感謝劇場的每一夜 2017

本文作者“sTill-Life”, 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又到做年終總結的時候。 今年大約看了32出戲, 進劇場33次。 另外有3出在烏鎮看的露天表演就不算在這裡面了。 在這32出戲中, 有看完第二天就去二刷的, 也有不知所云當場睡著的, 簡單聊一下印象比較深刻的幾出劇碼吧。

1. 非洲史詩:薩琳娜——最後的脊樑

年初在黃浦劇場看的這齣戲, 現在想起來還是噴薄而出的荷爾蒙氣息, 預言、詛咒、愛與仇恨, 綢緞、鼓點、棍棒與刀。 阿默克劇團這次的演出在樂器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人聲, 命運的悲壯與蒼涼在聲聲迴響中形成強大的場。 濃郁的非洲風情,

一場史詩交響樂。 (一月 / 黃浦劇場)

2. 人性桎梏:金鎖記

記得那天和朋友看完《金鎖記》從劇場走出來的時候, 我們都沒有說話。 我還沉浸在對曹七巧這個人物的恐懼當中, 焦媛把這個偏執、刻薄、扭曲、兇殘的女人演到讓人骨子裡感到寒冷。 是張愛玲、王安憶、許鞍華、焦媛共同成就了這出精彩到可怕的話劇。

(四月 / 上海大劇院)

3. 婚姻焦慮:呼吸

去看椎劇場的新劇《呼吸》是應 “好戲” 公眾號的邀請, 看完之後出乎意料的喜歡。 這出劇是一男一女就婚姻、生育等話題展開持續的討論, 密集的臺詞像花朵般綻放,

能感覺到思維的飛揚和曼舞。 舞臺設計也很別致, 於簡單和抽象中將觀眾的情緒映射到舞臺上。 (五月 / 蘭心大戲院)

4. 殘酷家族:母親(瓦薩·日列茲諾娃)

演出立陶宛VMT國立劇院這出《母親》的那天, 大寧劇院的字幕操作非常糟糕, 但觀看的過程中根本來不及去糾結字幕的問題,

臺上的演員每一位都那麼精彩, 不需字幕也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掙扎、痛苦、絕望。 整個舞臺都充滿了神奇的力量, 讓人目不轉睛、沉醉其中。 (五月 / 大寧劇院)

5. 懷抱傷痛:毒

《毒》是椎劇場 shall we talk 系列的最後一部, 同樣是一男一女在舞臺上對話,

一點點剖開他們內心深處的記憶, 一段難以忽視的痛苦往事。 我想大概只有經歷過失去的人才會理解這段漫長的談話對劇中的女主角意味著什麼, 畢竟痛苦是會上癮的。 (五月 / 蘭心大戲院)

6. 京味小說:三昧

《三昧》是一出廣播劇, 也就是說演員表演主要靠聲音。 三位演員分別坐在高腳凳上,講述劇中三位小夥伴從青梅竹馬的幼年到曲終人散的暮年之間長長的愛恨糾葛,有那麼點兒評書分了角色的味道,同時穿插了許多京劇元素,重塑了舊時代的北京城一角。(五月 / 美琪大戲院)

7. 現場影像:影子(歐律狄刻說)

之前在北京錯過柏林邵賓納劇院的《朱莉小姐》悔恨了好久。今年在烏鎮看完他們的表演,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影子》是我目前看過的最好的現場影像作品。佈景、燈光、表演、旁白、音效、攝像,所有環節都堪稱完美。眼看著一部精巧的電影在舞臺上完成,非常特別的體驗!(十月 / 烏鎮大劇院)

8. 青春無敵:澤西男孩

今年看過的音樂劇總體品質不太行,《澤西男孩》是7部音樂劇中最喜歡的一部。這出劇的上半場節奏控制得不好,有點像懷舊金曲PPT,但到下半場就很棒,尤其是真正調動情緒的那幾首歌一出來,美妙極了!貫穿整出劇的年代感和青春氣息也非常迷人。(十一月 / 大寧劇院)

9. 純真童心:空氣動力秀

一場優美、夢幻、浪漫、可愛的空氣裝置秀。比起之前看過的《牧神午後》,在裝置和技巧的展現之外又增加了故事情節和觀眾互動,同時保留了對純真和美好的讚頌。它像是一首短詩,看似輕巧,實則包羅萬象、精彩迭出,坐在劇場裡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十一月 / 上海大劇院)

10. 機械之美:一主二僕

今年唯一一場二刷的戲,第一次看的時候被精巧的舞臺設計和女演員精准到變態的肢體控制力驚呆,後悔沒有買前排錯過太多細節,第二天果斷拿了劇評人票去二刷,補充了遺漏的細節,也理解了劇情背後的深意。這是一出充滿了機械美感和生存哲思的精彩作品。(十二月 / 美琪大戲院)

2017的劇場之旅就是這樣了,目前已經備了好幾張2018年的戲票,保持期待~

以下是今年觀看的全部劇碼:

話劇(16):《戰場》《酗酒者莫非》《母親(瓦薩·日列茲諾娃)》《安提戈涅》《毒》《二馬》《短見》《我這一輩子》《4:48精神崩潰》《呼吸》《黑鳥》《金鎖記》《醜人》《薩琳娜——最後的脊樑》《出租屋》《影子(歐律狄刻說)》 音樂劇(7):《魔法壞女巫》《金牌製作人》《澤西男孩》《愛與謀殺的紳士指南》《過去五年》《西區故事》《我的遺願清單》 默劇/舞劇/肢體劇(4):《一主二僕》《如果牆能說話》《空氣動力秀》《上升》 廣播劇(1):《三昧》 戲曲(2):《桃花扇》《醉心花》 其他(2):《生動的肖像》《啥?沒有魚!》

相關劇評

《薩琳娜》劇評:我不會向每個人推薦《薩琳娜》《呼吸》劇評:一出始於生育焦慮的成人童話《毒》劇評:時間是自稱能治癒一切的庸醫《一主二僕》劇評:後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命運將會怎樣?

(全文完)

本文作者“sTill-Life”,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3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sTill-Life”關注Ta。

三位演員分別坐在高腳凳上,講述劇中三位小夥伴從青梅竹馬的幼年到曲終人散的暮年之間長長的愛恨糾葛,有那麼點兒評書分了角色的味道,同時穿插了許多京劇元素,重塑了舊時代的北京城一角。(五月 / 美琪大戲院)

7. 現場影像:影子(歐律狄刻說)

之前在北京錯過柏林邵賓納劇院的《朱莉小姐》悔恨了好久。今年在烏鎮看完他們的表演,可以毫無疑問地說《影子》是我目前看過的最好的現場影像作品。佈景、燈光、表演、旁白、音效、攝像,所有環節都堪稱完美。眼看著一部精巧的電影在舞臺上完成,非常特別的體驗!(十月 / 烏鎮大劇院)

8. 青春無敵:澤西男孩

今年看過的音樂劇總體品質不太行,《澤西男孩》是7部音樂劇中最喜歡的一部。這出劇的上半場節奏控制得不好,有點像懷舊金曲PPT,但到下半場就很棒,尤其是真正調動情緒的那幾首歌一出來,美妙極了!貫穿整出劇的年代感和青春氣息也非常迷人。(十一月 / 大寧劇院)

9. 純真童心:空氣動力秀

一場優美、夢幻、浪漫、可愛的空氣裝置秀。比起之前看過的《牧神午後》,在裝置和技巧的展現之外又增加了故事情節和觀眾互動,同時保留了對純真和美好的讚頌。它像是一首短詩,看似輕巧,實則包羅萬象、精彩迭出,坐在劇場裡感覺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十一月 / 上海大劇院)

10. 機械之美:一主二僕

今年唯一一場二刷的戲,第一次看的時候被精巧的舞臺設計和女演員精准到變態的肢體控制力驚呆,後悔沒有買前排錯過太多細節,第二天果斷拿了劇評人票去二刷,補充了遺漏的細節,也理解了劇情背後的深意。這是一出充滿了機械美感和生存哲思的精彩作品。(十二月 / 美琪大戲院)

2017的劇場之旅就是這樣了,目前已經備了好幾張2018年的戲票,保持期待~

以下是今年觀看的全部劇碼:

話劇(16):《戰場》《酗酒者莫非》《母親(瓦薩·日列茲諾娃)》《安提戈涅》《毒》《二馬》《短見》《我這一輩子》《4:48精神崩潰》《呼吸》《黑鳥》《金鎖記》《醜人》《薩琳娜——最後的脊樑》《出租屋》《影子(歐律狄刻說)》 音樂劇(7):《魔法壞女巫》《金牌製作人》《澤西男孩》《愛與謀殺的紳士指南》《過去五年》《西區故事》《我的遺願清單》 默劇/舞劇/肢體劇(4):《一主二僕》《如果牆能說話》《空氣動力秀》《上升》 廣播劇(1):《三昧》 戲曲(2):《桃花扇》《醉心花》 其他(2):《生動的肖像》《啥?沒有魚!》

相關劇評

《薩琳娜》劇評:我不會向每個人推薦《薩琳娜》《呼吸》劇評:一出始於生育焦慮的成人童話《毒》劇評:時間是自稱能治癒一切的庸醫《一主二僕》劇評:後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命運將會怎樣?

(全文完)

本文作者“sTill-Life”,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3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sTill-Life”關注T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