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太極拳不是靠蠻力的訓練,大師是這麼說的

首先我們要改變思想。 太極拳不是強化自己的力量, 而是要弱化自己的後天拙力, 要去掉拙力。 如果太極拳是以大力勝小力, 恃強淩弱, 那就不是太極拳了。 所以, 要練習太極拳功夫, 就要先去拙力, 要先在思想理念上認同這一點。 練習太極拳要不用力, 要求得整體力。 太極拳要求不用力, 是不用拙力, 而是用圓活之力。 “太極拳不用手”, 實際是不用手上的力, 是用整體力, 是靈活完整的力。 要想獲得這種力, 就一定要把拙力、僵力去掉。 所以, 練習太極拳, 要先在思想上轉變。

其次, 要練好樁功。 太極拳的套路練習, 實際是活樁, 要步步為樁, 這是為了練好中定勁力。 有了這種中定功夫, 就能借地面的反作用力, 把對方漂起來, 讓對方漂浮;或者把對方勁力化掉, 而不是把對方打傷。 拳諺有“打人容易, 摔人難;摔人容易, 放人難”。 太極拳講究放人, 這種能力就是通過樁功訓練獲得的。

所以, 我們要練習整體力、合力。

第三, 除了樁功、套路練習外, 還要練習單操手。 這樣的練習才是完整的太極拳。 太極拳的動作都含有巧妙的技擊方法, 它不是用招術贏人, 而是用雄厚的內勁、靈巧的身法、靈敏的聽勁功夫來贏人的。 把這些都全面掌握了, 才是完整的太極拳功夫。

除了上述的方法, 還要養氣。 太極拳的養氣就是練習內功, 太極拳不練功, 到老一場空。 太極拳先練松沉勁, 然後練習輕靈勁。 松沉勁具備後, 自然就會有輕靈勁, 能做到圓活自如, 妙手空空。 再進一步的功夫是神明。 太極拳有三層功夫:下乘功夫是松沉, 中乘功夫是輕靈, 上乘功夫是神明。 獲得這三層功夫的方法是先練習招法, 然後通過招法練習勁力, 最後達到沒有招法, 渾身都是拳, 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化解對方拳腳的進攻——這就是最高境界了。

總之, 太極拳的練習, 不是蠻力訓練, 不是舉啞鈴、拉彈簧, 這種訓練方法訓練出來的是局部的僵硬之力, 不是整體渾圓力, 更不是輕靈勁。 但是,

很多現代人不相信這種訓練方法了, 而是相信身體的力量。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 ”太極拳的練習就是體現了老子的這種思想, 太極拳包含著老子的道家思想。 所以, 如果不在思想理念上認可這一點, 你也就練不出太極拳的功夫。

最後, 我要說明的是,

太極拳是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功夫, 搏擊防身只是其功能之一, 也不是最終的目的。 張三豐說:太極拳是為了延年益壽, 非徒作技藝之末耳。 他認為太極拳的技擊是技藝之末, 練習太極拳的目的是“益壽延年不老春"。 我認為太極拳來源於中國古代的道家、儒家思想, 有一種超然的修道精神。 要想練習太極拳的功夫, 必須用中國的文化思維方式作指導, 這樣你才能理解太極拳, 才能練習出太極功夫。

太極拳如果非要進入現代競技搏擊領域, 那就要制定出相應的規則。 這是一個非常繁瑣的工程, 不是我們現在能討論的。 總之, 不能用“能不能打”來衡量太極拳。 “能不能打“要看你練功的目的和方法, 還要看你的功夫水準。 我們一定要看到,世界上幹百萬人通過練習太極拳獲得了健康,修養了身心,而且這些練習太極拳的人到了很高的年齡還具備一定的防身自衛能力,不怕一般人的侵犯,這是事實。健身祛病、防身自衛、修身養性,這幾方面的功能都加起來,才是太極拳的整體功能。

我們一定要看到,世界上幹百萬人通過練習太極拳獲得了健康,修養了身心,而且這些練習太極拳的人到了很高的年齡還具備一定的防身自衛能力,不怕一般人的侵犯,這是事實。健身祛病、防身自衛、修身養性,這幾方面的功能都加起來,才是太極拳的整體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