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致敬黃河——高建群對話范華”在范華藝術館舉辦

黃河, 既是一條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河, 又是一條孕育了中華文明, 哺育了中華兒女的母親河。 黃河在陝西流經的關中平原和陝北高原, 沉積了神秘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蘊, 保留著獨特的文化基質, 有著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和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 黃河精神也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 孕育出大量的藝術作品。

2018年元月19日下午, “致敬黃河——高建群對話范華”在西安書院門安居巷1號范華藝術館熱烈舉行。 本次活動是由“沿黃丹青八百里——沿黃觀光路大型采風活動”所引發的著名文化學者高建群與陝西國畫院院長范華先生的對話。 此次活動由安邦文化承辦, 陝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銀河主持。 整個活動分為:“對話、提問、簽書”三個環節。 主要圍繞黃河文化展開對話, 並以直播形式為現場觀眾和線上網友進行了一次瞭解黃河、認識黃河的文化對話。 同時,

也是一個作家與畫家, 從文學與繪畫的角度探討在黃河流域陝西境內的這片土地上, 獨特的地理風貌以及文化形態, 抒懷作家和藝術家的黃河情結, 以致敬黃河, 致敬悠久璀璨的中華文明。

對話一開始, 作為文化學者的高建群首先為大家梳理了黃河在中國大地流經的脈絡。

他從文學、詩歌、音樂、舞蹈、電影、歷史等方面, 從采風活動的起點華山, 順著晉陝大峽谷的沿黃觀光路, 一路向北, 講解了黃河兩岸的地域歷史和人文典故。 作為陝西國畫院院長, 同時又是“沿黃丹青八百里大型采風團”團長兼畫家的身份的范華, 主要從藝術和審美的角度, 談了黃河對藝術創作的影響與思考。

對話結束後, 高建群和范華兩位藝術家分別為現場聽眾和媒體朋友們簽贈了長篇小說《大平原》和《沿黃丹青八百里》畫冊。

高建群 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突出貢獻專家, 國務院跨世紀三五人才。 被譽為浪漫派文學"最後的騎士"。 代表作品有《最後一個匈奴》《大平原》《統萬城》《遙遠的白房子》《我的菩提樹》等。 被譽為當代文壇難得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的寫作者, 浪漫派文學"最後的騎士", 引發中國文壇的“陝軍東征”現象。 他曾長期生活於陝北, 他的文學作品也大多關照於這片土地,

並以歷史文化的角度審視高原。

范華 陝西國畫院院長, 陝西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教授, 中國美術研究院特聘畫師。 1989年創作《孕育大地》入選全國第七屆美展;1990年《高山流水》入選全國林業美展, 先後獲優秀獎、二等獎;1998年作品《高泉》入選全國山水畫大展。 2017年9月“沿黃丹青八百里——沿黃觀光路大型采風活動”在西安啟動, 范華任團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