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2018年1月23日社區工作者考試時政熱點

一、國內熱點新聞

熱點一: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18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獲悉:2017年, 保險業發展穩中向好, 脫虛向實成效逐步顯現, 行業風險得到有效遏制。 全年保費收入3.66萬億元, 保險公司預計利潤2567.2億元, 分別同比增長18.2%和29.7%。 保險行業增速同比下降9.34個百分點, 但風險保障水準快速提高。 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責任保險和農業保險業務同比增長24.54%和14.69%。 一年來, 脫虛向實成效逐步顯現。 在產品端, 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4154萬億元, 同比增長75%;投資型業務大幅收縮, 萬能險在壽險業務中占比下降16.9個百分點。

在投資端, 以債券和股票為實體經濟直接融資超過7萬億元, 較年初增長15.00%。 其中, 支援“一帶一路”建設投資規模達8568.26億元;支持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投資規模分別達3652.48億元和1567.99億元;支持清潔能源、資源節約與污染防治等綠色產業規模達6676.35億元。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二:近日發佈的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指出:“著力解決選人用人、審批監管、資源開發、金融信貸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 ”上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腐敗問題,一直都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這些重點領域的腐敗問題是如何出現的?又該如何根除?圍繞這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採訪了業內專家。 在此次公報指出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中,金融信貸領域尤其受到關注。 “此次全會拓展了反腐敗的工作領域,重點整治金融信貸等領域腐敗問題,讓反腐敗的行動‘一擊就中’。 此次會議也點明了接下來的工作方向——我們需要緊盯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領域。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莊德水認為,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由來已久。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對一些重點金融企業進行巡視之後,一批貪腐人員落馬。 從中可以看出,金融信貸領域出現腐敗問題其實並不罕見,並且已經成為危害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腐敗領域。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三: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混改將提速。 在國家發改委於22日召開的定時定主題新聞發佈會中,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表示, 發改委將推動落實《加快推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 開展國有企業綜合改革試點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推進重點國有企業改革脫困, 研究推動若干重大企業聯合重組。 嚴鵬程表示, 近年來, 東北地區著力完善體制機制,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 優化政策、市場、法治環境, 與過去相比, 營商環境在不斷改善。 據介紹, 2018年發改委還將通過開展東北地區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推進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深入推進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等舉措,

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 “東北三省在國企改革方面面臨的挑戰較大,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 東北地區需要進行破產重組的“僵屍企業”較多, 要處理的債務壓力也較大, 但正因如此, 在東北三省地區選擇數家地方國企混改, 將有更具針對性、先行先試的範例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四:記者22日從審計署獲悉:審計署出臺了新修訂的《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內部審計職責範圍,共涉及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內部管理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等12項,自3月1日起施行。所謂“內部審計”,《規定》在總則中將定義明確為“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實施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和建議,以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目標的活動”。新規明確了內部審計職責範圍,共涉及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內部管理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等12項職能。與之前的規定相比,增加了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情況審計,發展規劃、戰略決策、重大措施以及年度業務計畫執行情況審計,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履行情況審計,境外機構、境外資產和境外經濟活動審計,協助督促落實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指導監督所屬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等職責。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國際熱點新聞

熱點一:綜合報導,世界經濟論壇年會23日將在瑞士達沃斯開幕。本屆年會的主題為“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強合作”,討論內容包括扞衛《巴黎協定》和促進自由貿易等,明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高唱的保護主義和質疑氣候變化論相左。特朗普將於論壇最後一天現身並發表演講。面對特朗普“踢館”,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等與會者將如何回應,備受關注。報導稱,特朗普上臺一年以來,被指經常製造分化和發表歧視言辭。今年的達沃斯年會,特朗普被安排在印度、法國和加拿大領導人之後發表演講,各界聚焦他屆時是否會有所收斂,回應國際社會全球化聲音,或者還是繼續我行我素。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將在會上借機推廣其“美國優先”政策。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二:當地時間22日下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意味著已停擺三天的美國聯邦政府即將有望結束“關門”狀態,但纏鬥不休的國會民主黨和共和黨乃至他們所代表的美國選民間的政治分歧卻仍在繼續。由於參議院未能在19日晚間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從20日零時起開始停擺。雖然軍隊、空管、郵政等部門仍在運轉,但國會圖書館、遊客中心、部分國家公園等非核心部門被迫暫時關閉。22日中午,參議院少數党領袖舒默稱,已經得到多數党領袖麥克康奈爾關於DACA問題的承諾,兩黨達成協議。隨後,推進臨時撥款法案的動議以81票比18票獲得通過。下午,參議院又以同樣的票數通過了維持政府運轉至2月8日的臨時撥款法案,待眾議院通過且總統特朗普簽署後,聯邦政府將結束停擺狀態。對此,特朗普發表聲明稱,很高興國會民主黨“恢復理智”。他表示,在獲得預算後,本屆政府將致力解決非常不公平的非法移民問題,但就移民問題達成長期協議的前提是要對美國有利。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三:“全球貧富差距繼續拉大!”瑞士德語廣播電視臺(SRF)22日報導稱,英國樂施會當天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創造的財富82%都流向了最富有的1%的人群,而世界上最貧窮人群的財富並未見增長。這份名為“請回報勞動,而不是酬謝財富”的報告,以瑞士信貸銀行的全球財富報告以及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的資料為基礎。報告稱,2017年全球億萬富豪的財富增長額高達7620億美元,財產超過10億美元的富人增加到2043名,增幅為史上最高。報告還稱,全球最富有的42個人所掌握的財富,相當於全球最貧困的37億人所擁有的財富總和。“每10個億萬富翁當中有9個是男性。”報告還認為女性員工“收入長期比男性少”,而且從事的工作沒有保障。報告還質疑富豪們積累財富的手段,認為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在於逃稅、企業對政策的影響、工人權利縮水以及成本降低等。最頂層的富豪們每年偷稅約2000億美元,而這常常以普通員工的利益為代價。樂施會執行董事白安易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股億萬富翁熱潮不是經濟興旺的跡象,而是經濟體系失效的徵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四:記者22日從審計署獲悉:審計署出臺了新修訂的《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內部審計職責範圍,共涉及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內部管理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等12項,自3月1日起施行。所謂“內部審計”,《規定》在總則中將定義明確為“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實施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和建議,以促進單位完善治理、實現目標的活動”。新規明確了內部審計職責範圍,共涉及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內部管理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等12項職能。與之前的規定相比,增加了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情況審計,發展規劃、戰略決策、重大措施以及年度業務計畫執行情況審計,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履行情況審計,境外機構、境外資產和境外經濟活動審計,協助督促落實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指導監督所屬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等職責。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二、國際熱點新聞

熱點一:綜合報導,世界經濟論壇年會23日將在瑞士達沃斯開幕。本屆年會的主題為“在分化的世界中加強合作”,討論內容包括扞衛《巴黎協定》和促進自由貿易等,明顯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高唱的保護主義和質疑氣候變化論相左。特朗普將於論壇最後一天現身並發表演講。面對特朗普“踢館”,包括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等與會者將如何回應,備受關注。報導稱,特朗普上臺一年以來,被指經常製造分化和發表歧視言辭。今年的達沃斯年會,特朗普被安排在印度、法國和加拿大領導人之後發表演講,各界聚焦他屆時是否會有所收斂,回應國際社會全球化聲音,或者還是繼續我行我素。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將在會上借機推廣其“美國優先”政策。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二:當地時間22日下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意味著已停擺三天的美國聯邦政府即將有望結束“關門”狀態,但纏鬥不休的國會民主黨和共和黨乃至他們所代表的美國選民間的政治分歧卻仍在繼續。由於參議院未能在19日晚間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從20日零時起開始停擺。雖然軍隊、空管、郵政等部門仍在運轉,但國會圖書館、遊客中心、部分國家公園等非核心部門被迫暫時關閉。22日中午,參議院少數党領袖舒默稱,已經得到多數党領袖麥克康奈爾關於DACA問題的承諾,兩黨達成協議。隨後,推進臨時撥款法案的動議以81票比18票獲得通過。下午,參議院又以同樣的票數通過了維持政府運轉至2月8日的臨時撥款法案,待眾議院通過且總統特朗普簽署後,聯邦政府將結束停擺狀態。對此,特朗普發表聲明稱,很高興國會民主黨“恢復理智”。他表示,在獲得預算後,本屆政府將致力解決非常不公平的非法移民問題,但就移民問題達成長期協議的前提是要對美國有利。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點三:“全球貧富差距繼續拉大!”瑞士德語廣播電視臺(SRF)22日報導稱,英國樂施會當天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全球創造的財富82%都流向了最富有的1%的人群,而世界上最貧窮人群的財富並未見增長。這份名為“請回報勞動,而不是酬謝財富”的報告,以瑞士信貸銀行的全球財富報告以及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的資料為基礎。報告稱,2017年全球億萬富豪的財富增長額高達7620億美元,財產超過10億美元的富人增加到2043名,增幅為史上最高。報告還稱,全球最富有的42個人所掌握的財富,相當於全球最貧困的37億人所擁有的財富總和。“每10個億萬富翁當中有9個是男性。”報告還認為女性員工“收入長期比男性少”,而且從事的工作沒有保障。報告還質疑富豪們積累財富的手段,認為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在於逃稅、企業對政策的影響、工人權利縮水以及成本降低等。最頂層的富豪們每年偷稅約2000億美元,而這常常以普通員工的利益為代價。樂施會執行董事白安易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股億萬富翁熱潮不是經濟興旺的跡象,而是經濟體系失效的徵兆。”

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