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學篆書要知道的經典作品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 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 清道光末年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 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毛公鼎內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七字,

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 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 其書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 奇逸飛動, 氣象渾穆, 筆意圓勁茂雋, 結體方長。 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散氏盤

散氏盤, 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 有人認為作器者為夨,

又稱作夨人盤。 傳清乾隆初年於陝西鳳翔出土。 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 抗戰時曾南遷,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散氏盤, 其銘文結構奇古, 線條圓潤而凝煉, 字跡草率字形扁平, 體勢欹側, 顯得奇古生動, 已開“草篆”之端。 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 故愈顯樸厚。 其“澆鑄”感很強烈, 表現了濃重的“金味”, 因此在碑學體系中, 佔有重要的位置。

虢季子白盤

虢季子白盤, 商周時期盛水器, 晚清時期出土於寶雞, 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是鎮館之寶。

虢季子白盤被視為西周金文中的絕品。 它的金文排列方式與字形處理方式顯然有別于其他西周銘文, 卻與東周後期戰國吳楚文存在著某種相近的格局。

比如, 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單獨性。 線條講究清麗流暢的感覺, 而字形卻注重疏密避讓的追求, 有些錢條刻意拉長, 造成動盪的空間效果。 造型的精練與細密, 也使大家驚訝于西周金文中這樣清麗秀逸的格調。

石鼓文

石鼓文, 秦刻石文字, 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

發現于唐初, 共十枚, 高約二尺, 徑約三尺, 分別刻有大篆四言詩一首, 共十首, 計七百一十八字。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 開小篆之先河, 在書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 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為習篆書的重要範本, 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 石鼓文對書壇的影響以清代最盛, 如著名篆書家楊沂孫、吳昌碩就是主要得力于石鼓文而形成自家風格的。 流傳石鼓文最著名的拓本, 有明代安國藏的《先鋒》、《中權》、《後勁》等北宋拓本, 現在日本。

嶧山刻石

嶧山刻石又稱元摹嶧山秦篆碑。 原立于鄒縣城縣衙大堂, 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 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保存, 現存于鄒城市博物館。

從《嶧山石刻》可以看出, 李斯的書法運筆堅勁暢達, 線條圓潤, 結構勻稱, 點畫粗細均勻, 既具圖案之美, 又有飛翔靈動之勢。 書法造詣之高超掩滅先軌, 散絕後賢, 使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 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

袁安碑

稱“漢司徒袁安碑”。東漢永元四年(西元92)立。原石出土地點不詳,1929年在河南偃師縣城南辛家村發現,現藏河南博物院。

由於該碑發現較晚,字口鋒穎如新,書法渾厚古茂,雄樸多姿,線條纖細婉轉,體態遒勁流暢,飄逸圓融中盡顯端莊方正,是漢代篆書的典型代表。現代書家費聲騫評《袁安碑》:“此碑筆劃瘦勁,纖而能厚,結體寬博,運筆圓勻,碑字清晰,可供學篆取法善本。”

天發神讖碑

《天發神讖碑》又稱《吳天璽記功頌》,三國吳天璽元年(267)刻。吳的最後一位君主孫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記功。

此碑書法若篆若隸,在節史上最為奇特。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曰:“予觀其書,方折盤旋以隸筆而行篆體,戈長劍利中實乃弓燥手柔。張懷靂以沉著痛快目之,良下虛也。”

李陽冰篆書

李陽冰(生卒年不詳),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他的篆書,“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甚至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在唐代篆書中,李陽冰是成就最高的。謂之“鐵線描。”《三墳記碑》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筆法,以瘦勁取勝,結體修長,線條遒勁平整,筆劃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光滑潔淨,婉曲翩然。

鄧石如篆書

鄧石如(1739或1743—1805,),清代大書法家。

其篆書以《石鼓文》、《泰山刻石》、《嶧山碑》、《開母石闕》為法,並融合漢碑額婉轉飄動的意趣,字形方圓互用,姿態新穎,筆力深雄,婀娜多姿,體勢大度,用筆靈活而富於變化,骨力堅韌,一掃當時呆板纖弱、單調雷同的積習。又篆從隸入,隸從篆出,自成一家風範。

吳昌碩篆書

吳昌碩(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漢族,浙江安吉人。我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其書法尤以篆書最為“名世絕品”。他經過數十年的強抱《石鼓》,不拘成法,棄形取神,獨樹一幟,創出了一條全新的路子,使《石鼓文》書法走入了空前絕後的境地。提及吳昌碩的篆書,人們必然會想到《石鼓文》,而一談到《石鼓文》,便不禁聯想起吳昌碩,兩者結合得如此緊密,縱觀書法史,恐難找出第二。

來自篆刻微刻

稱“漢司徒袁安碑”。東漢永元四年(西元92)立。原石出土地點不詳,1929年在河南偃師縣城南辛家村發現,現藏河南博物院。

由於該碑發現較晚,字口鋒穎如新,書法渾厚古茂,雄樸多姿,線條纖細婉轉,體態遒勁流暢,飄逸圓融中盡顯端莊方正,是漢代篆書的典型代表。現代書家費聲騫評《袁安碑》:“此碑筆劃瘦勁,纖而能厚,結體寬博,運筆圓勻,碑字清晰,可供學篆取法善本。”

天發神讖碑

《天發神讖碑》又稱《吳天璽記功頌》,三國吳天璽元年(267)刻。吳的最後一位君主孫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記功。

此碑書法若篆若隸,在節史上最為奇特。方朔《枕經堂金石書畫題跋》曰:“予觀其書,方折盤旋以隸筆而行篆體,戈長劍利中實乃弓燥手柔。張懷靂以沉著痛快目之,良下虛也。”

李陽冰篆書

李陽冰(生卒年不詳),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他的篆書,“勁利豪爽,風行而集,識者謂之蒼頡後身。”甚至被後人稱為“李斯之後的千古一人”。

在唐代篆書中,李陽冰是成就最高的。謂之“鐵線描。”《三墳記碑》承李斯《嶧山碑》玉筋筆法,以瘦勁取勝,結體修長,線條遒勁平整,筆劃從頭至尾粗細一致,光滑潔淨,婉曲翩然。

鄧石如篆書

鄧石如(1739或1743—1805,),清代大書法家。

其篆書以《石鼓文》、《泰山刻石》、《嶧山碑》、《開母石闕》為法,並融合漢碑額婉轉飄動的意趣,字形方圓互用,姿態新穎,筆力深雄,婀娜多姿,體勢大度,用筆靈活而富於變化,骨力堅韌,一掃當時呆板纖弱、單調雷同的積習。又篆從隸入,隸從篆出,自成一家風範。

吳昌碩篆書

吳昌碩(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漢族,浙江安吉人。我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其書法尤以篆書最為“名世絕品”。他經過數十年的強抱《石鼓》,不拘成法,棄形取神,獨樹一幟,創出了一條全新的路子,使《石鼓文》書法走入了空前絕後的境地。提及吳昌碩的篆書,人們必然會想到《石鼓文》,而一談到《石鼓文》,便不禁聯想起吳昌碩,兩者結合得如此緊密,縱觀書法史,恐難找出第二。

來自篆刻微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