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藿香正氣水裡的生半夏有“毒”嗎?

話說金庸筆下《神雕俠侶》裡楊過中過情花之毒, 後用斷腸草以毒攻毒得解。

情花生在雲霧繚繞的地方, 嬌豔欲滴, 讓人看了就喜歡。

可是, 美麗的花兒下面, 藏著鋒利無比的刺, 如果你想去採摘, 就會被美麗的花瓣下麵藏著的刺刺傷。 情花的刺, 可不是玫瑰的刺, 被情花的刺刺到, 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事情。 因為情花的刺上有厲害的情毒, 情毒發作, 輕則心口劇痛, 重則心魂魄散。 書中, 楊過被情花毒折磨得死去活來, 公孫綠萼也是死於情花之下。

但情花的解藥竟然是斷腸草。 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 一年生的藤本植物。 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堿。 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 鉤吻的毒性主要成分為多種生物鹼(包括鉤吻堿), 包括極強烈的神經毒性, 服食過量即導致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強烈反應, 腸會發黑粘連.....

話說本文想說的不是楊過, 本文想說的是藿香正氣水。

此藥說明書寫的:解表化濕, 理氣和中。 用於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 症見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腸胃型感冒見上述症候者。 主要成分有藿香、白術、陳皮、厚朴、白芷、桔梗、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紫蘇等。

其中半夏是天南星科有毒植物, 塊莖毒性較大, 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 多量服用會全身麻木、呼吸困難, 最後麻痹而死。

為何斷腸草劇毒, 卻可解情花之毒?

為何生半夏有毒, 藿香正氣水卻無毒?

(生半夏)

而且藿香正氣水是夏天常用,

經常是胃腸道各種問題通吃, 包括嘔吐、頭暈。 拉肚子等等。

中醫說毒的本意是偏的意思, 特指藥物的偏性, 與藥是同義詞, 毒者藥也、藥者毒也。 《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正, 小人毒其正。 ”毒指偏離正道。 再比如《周禮·醫師》篇中說:“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 以共醫事。 ”就是說醫生必須掌握有偏性的藥物。 醫的“以毒攻毒”,是以藥物的偏性糾正人體的邪毒(以藥物的偏性以糾人體的偏性), 即治療疾病。 中藥的”毒“就是偏性, 偏性越大, 功效越強。

所以斷腸草的以毒攻毒意思是用斷腸草的很大的偏性, 來解決另一個偏性很大的情花導致的人體故障。 車陷在泥地裡了, 就需要踩一腳油門才能過得去。 一杯冰涼的水, 你喝了覺得不舒服,

於是需要加入比較燙的水才能更快地中和為溫水;如果已經是溫水, 需要更熱一些, 那只需要再加一點稍微更熱的水就行了。

通常人們都是把毒與害關聯, 認為是毒害, 這是導致誤解的根源。 而把毒性理解為偏性, 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偏性沒有好壞, 用得合適就是好的, 用的不合适才會不好。 就像水的溫度沒有好壞, 雖然開水直接喝會把人燙壞, 但開水確有其合適的用武之地。

米飯吃多了, 胃會脹, 也可能被撐死, 但不能說米飯有毒。

當我們討論毒性即偏性的時候, 首先不能脫離開的就是服用量的問題, 只說毒性, 不說用量是沒有意義的。

農藥有毒, 但食物裡面農藥殘留只要符合標準的就不會對人體有毒害作用。 同樣地,中藥服用時也脫離不開服用量,一定量的中藥可以治病,太少了可能沒用,太多了就可能產生副作用。就像冷水裡面,如果燙水加多了,也會變成燙水。

討論毒性,還不能脫離的是加工方式。作為食物的芋頭,與半夏同屬植物的天南星科。生的芋頭,手直接接觸後刺癢,如果芋頭煮熟了,那就沒這個問題。同樣地,生半夏如果直接服用,確實有毒,而藿香正氣水則多種藥物成分經過加工後的結果,是不會帶有生半夏的強毒性的,當然半夏的偏性是會在藿香正氣中起作用的。

所以呢,問“藿香正氣水裡面的生半夏有毒嗎? ”

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意義的。

中藥與西藥是不一樣的,西藥大都是化學製品,中藥大都是植物藥製品,討論毒性時不能等同視之。中藥治病,以偏糾偏,以熱治寒,以寒治熱。身體有寒呢,用熱藥去糾正,身體有熱呢,用寒藥去糾正,中藥調的是陰陽盛衰關係,陰陽平衡後身體就沒病了,就恢復健康。熱藥寒藥具體怎麼用,怎麼配伍,什麼比例,那就是需要看情況的,則就是中醫所說的辨證,搞清楚身體的當前寒熱情況,然後再個案處理。

而利用藥物的偏性,也即毒性,則可以對治許多西藥不容易處理的問題。比如中藥中用砒霜可以治白血病,用蛤蟆皮可以對治肝癌的疼痛。同樣地,再次強調,這裡的毒性,意思是偏性,而不是毒害。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 | 楊千棟 羊爸爸

同樣地,中藥服用時也脫離不開服用量,一定量的中藥可以治病,太少了可能沒用,太多了就可能產生副作用。就像冷水裡面,如果燙水加多了,也會變成燙水。

討論毒性,還不能脫離的是加工方式。作為食物的芋頭,與半夏同屬植物的天南星科。生的芋頭,手直接接觸後刺癢,如果芋頭煮熟了,那就沒這個問題。同樣地,生半夏如果直接服用,確實有毒,而藿香正氣水則多種藥物成分經過加工後的結果,是不會帶有生半夏的強毒性的,當然半夏的偏性是會在藿香正氣中起作用的。

所以呢,問“藿香正氣水裡面的生半夏有毒嗎? ”

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意義的。

中藥與西藥是不一樣的,西藥大都是化學製品,中藥大都是植物藥製品,討論毒性時不能等同視之。中藥治病,以偏糾偏,以熱治寒,以寒治熱。身體有寒呢,用熱藥去糾正,身體有熱呢,用寒藥去糾正,中藥調的是陰陽盛衰關係,陰陽平衡後身體就沒病了,就恢復健康。熱藥寒藥具體怎麼用,怎麼配伍,什麼比例,那就是需要看情況的,則就是中醫所說的辨證,搞清楚身體的當前寒熱情況,然後再個案處理。

而利用藥物的偏性,也即毒性,則可以對治許多西藥不容易處理的問題。比如中藥中用砒霜可以治白血病,用蛤蟆皮可以對治肝癌的疼痛。同樣地,再次強調,這裡的毒性,意思是偏性,而不是毒害。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 | 楊千棟 羊爸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