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登涉嫌違規“黑榜”中鹽上海:已將江蘇省鹽務局告上法庭

每經記者 于垚峰 謝欣 每經編輯 文多

作為我國目前僅有的保持專營體制的兩個行業之一, 食鹽及其“鹽改”一直備受關注。

食鹽企業自2017年起逐步開始實現跨區域經營, 而這也引發了跨區域經營的鹽企與本地鹽務管理機構之間的矛盾。

據此前中國食品安全網轉載報導, 以及中鹽東興鹽化股份有限公司和久大(應城)鹽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久大鹽礦)。

這份提供的《通知》中要求, 對上述涉嫌違法違規經營食鹽的企業, 由所在地鹽務局責成其進行整改, 整改期為6個月, 整改期結束後, 經市級鹽務局核查合格,

並經鹽務局審核同意後, 方可在江蘇省繼續開展食鹽銷售經營活動。

而值得注意的是, 江蘇省鹽務局公佈的兩批次《關於公佈在江蘇省開展跨區域經營食鹽批發企業名單的公告》中, 中鹽東興、中鹽皓龍、久大鹽礦均名列其中, 但名單中並無中鹽上海。

對此中鹽上海上述負責人表示, 按照國家工信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的相關檔要求, 企業只需呈報公司擬在申請地經營的食鹽品種與標準等企業資訊, 在申請地鹽務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即可開展跨區域經營。 而中鹽上海在去年12月已按國家相關規定向江蘇省鹽務局告知了備案資訊, 但江蘇省鹽務局卻一直沒有公佈, 而中鹽上海在去年底相繼向安徽和山東主管鹽務的部門告知了備案資訊,

安徽和山東已經備案並公佈。

對於上述事項, 江蘇省鹽務局辦公室工作人員4月11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應稱“對相關情況不太瞭解”。

同時, 對具體開庭事項, 記者當日登錄南京中級人民法院官網查詢開庭公告, 由於目前所公開的庭審案件時間起至為4月12日至4月18日, 記者未能進一步獲得相關消息。

走訪中未見外省產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同時瞭解到, 江蘇省鹽務局的相關整改行動仍在繼續。

4月11日, 中鹽上海一位元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當天, 中鹽上海在蘇州的產品被蘇州市鹽務局要求下架, 他本人正在現場處理此事。 據他介紹, 中鹽上海的產品在江蘇其他地市相繼遭到當地鹽務主管部門的下架處理。

上述負責人稱, 公司產品被要求下架的理由主要是“產品不合格”, 以及“各種各樣的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在4月11日隨機走訪了多個南京當地購物場所, 在包括金潤發、世紀華聯、蘇果便利店及街邊便利店等內, 看到銷售的食鹽均為江蘇本地鹽企所生產, 未有江蘇省外企業所產食鹽。

南京市一位負責某外省食鹽物流的企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南京市內已經基本找不到該外省鹽企的產品, “你能找到的地方, 鹽務局也找得到”, 上述人士說。 對於此說法, 截至發稿時, 記者未能從江蘇鹽務部門獲得進一步說明。

而事實上, 在江蘇業務遇阻的並不只是中鹽上海一家。 據中新網報導,

1月6日, 中鹽東興發往淮安市盱眙縣的24噸食鹽被盱眙縣鹽務局查扣, 理由是“包裝內無品質安全電子追溯功能”。 湖北廣鹽藍天鹽化有限公司在太倉市也有類似遭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