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為啥國家如此重視保險?人民日報一組數據真相了!

1月20日, 人民日報發文——《消費連續4年成經濟增長主動力》: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負責人19日介紹了2017年我國消費市場運行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 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 比2016年淨增3.4萬億元, 同比增長10.2%, 連續1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 連續4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

這組資料能說明啥呢?

目前國家領導人的經濟學就是消費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但中國老百姓一最大特點就是你越讓他花錢, 口袋捂的越緊, 並不是花不完才存在銀行, 更多的是一種擔憂, 後顧之憂, 所以國家為什麼出臺政策, 把錢放在保險領域?為什麼在各種重要場合頻繁提別保險?因為國家希望百姓消費, 必須要解決後顧之憂!

而作為普通老百姓, 一般來講, 最擔心的是什麼?意外!疾病!養老!教育!婚姻風險!事業波折!更為普遍的三件人生尷尬事是:

①走的太早:經濟支柱倒塌導致家庭收入大幅下降;

②病得太重:因病致貧, 甚至欠下巨額債務;

③活的太久:正常退休後收入銳減, 加之通脹帶來現金貶值, 我們要用僅有的退休金和部分存款度過自己至少20餘年的養老生活。

這些, 保險都能一一解決:

①買意外險, 早走了, 留錢留愛不留債;

②買健康險, 住院了, 花保險公司的錢讓自己擁有尊嚴;

③買養老險, 走晚了, 擁有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 不用拖累子女。

這些道理自己都能明白:意外時, 醫藥治療費不夠時, 是不是要自己掏?生病了, 社保報不掉的部分就診費, 是不是要自己掏?年老時, 品質養老的成本, 是不是要自己掏?人走了, 維持生活的費用, 是不是家人要自己掏? 更不幸的是,

如果有房貸債務的, 是不是也要你的家人從自己口袋裡掏?如此棘手的問題, 怎樣解決?靠保險!風險發生前支付小小的保費, 一旦風險發生, 就會變成數十倍、百倍的救命錢、應急金、養老金……

什麼是安全感?

一場疾病, 我不用害怕會傾家蕩產!一場意外, 我不用擔心家人和我顛沛流離!一場金融風暴, 我不用擔心沒有東山再起的靠山!一場官司, 我不用擔心後半生無依無靠!這就是安全感、這就是保險!

所以, 假若13億百姓都有了保險, 那就有了保障;百姓有了保障, 就有了安全感;百姓有了安全感, 社會就有了穩定感;社會有了穩定感, 國家就有了安定感!如此, 國泰民安!

當然, 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瞭解保險, 擁有保險,

人民日報還負責解惑教學哦:

2018年1月8日, 人民日報官微發文:小白買保險?別急, 你要先弄懂這些!

2017年6月6日, 人民日報刊發《孩子第一份保險該咋買(閱報)》, 文章坦言:

☞ 首先, 在給孩子買任何保險之前, 要確定家長自身的保障是否已經齊全, 是否已經包含意外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保障。

只有在堅固的經濟支柱的保障基礎上, 才能考慮其他額外保障。

2015年1月13日, 人民日報發文《社保不是萬能的》, 首次明確:

一個健康的養老保險體系, 應該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保險共同組成, 這其中, 社會保險提供最基本保障, 企業年金、商業保險也是保障“老有所養”的主要力量。受到運行目的、風險控制等因素影響,作為提供托底的社會保障,其運營效率、服務水準等方面,較商業保險都有較大差距,不能期望社會保險將所有的事情都辦好,實現“老有所養”,還需要企業和個人未雨綢繆,做好社會保險之外的功課。

看完這些,要不要想想自己,想想孩子的保障是否齊全了呢?跟著國家導向走,能會錯到哪呢?

企業年金、商業保險也是保障“老有所養”的主要力量。受到運行目的、風險控制等因素影響,作為提供托底的社會保障,其運營效率、服務水準等方面,較商業保險都有較大差距,不能期望社會保險將所有的事情都辦好,實現“老有所養”,還需要企業和個人未雨綢繆,做好社會保險之外的功課。

看完這些,要不要想想自己,想想孩子的保障是否齊全了呢?跟著國家導向走,能會錯到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