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英雄本色2018》:國產片男人很久沒有這樣硬過了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壯烈了。 黑幫片自古惑仔以降, 英雄形象的神化, 一再降格, 時常要江湖告急、飛砂風中轉, 在槍火中褪盡霸氣, 變得世俗和平和。 英雄從舞臺前退隱到幕後, 讓人對江湖的想像徹底崩潰。

1986年的《英雄本色》之經典不用再多言, 罪與罰中的男性情誼、忠肝義膽、欺瞞與背叛, 它在當時大量製作粗糙的港片中脫穎而出, 極其少有地提升了人物的層次, 而不是停留在“感動觀眾”, 或者探討意識形態(就像當時的內地電影做的那樣)。

電影的三大主角, 包括浪子回頭的豪哥, 義蓋雲天、重拾尊嚴的小馬哥, 還有瀟灑不羈但尚未陷入水仙花情結的張國榮, 都極其成功, 個個都是響噹噹的男人形象。

對待這樣一大筆豐富的遺產, 需要極其謹慎, 稍有不慎, 就會如同吳宇森的《追捕》那樣, 止步於複刻《喋血雙雄》舞蹈般的動作場面, 男性情誼戲卻留有遺憾。

如果稍加分析, 再往上追溯到張徹那一代的武打片, 就會發現, 這一路數呈現出來的男性陽剛, 並不僅僅是指血氣方剛、視死如歸, 有時侯還包括把死亡加以儀式化, 進行歌頌。

死亡作為英雄的最終完成, 他們的生命也得到極限發揮。 再插一句話:《追捕》如果死一兩個主角,

觀感會大不同。

血肉綻放與死亡之舞, 從來是刺激腎上腺素的不二法門。

這次拆解、重現《英雄本色》的丁晟, 是內地直男電影的代表, 他的《硬漢》《員警故事2013》《解救吾先生》都特徵明顯。

對於丁晟來說, 《英雄本色》是影響他最大的電影, 因此明知道無論怎麼翻拍都會被罵也要幹下去。

但是, 要把《英雄本色》移植過來, 不止是把外景搬到青島、把皇家香港員警換成公安、男主角出獄後的生計從開計程車變成賣青島大蝦那麼簡單。

在原版中, 豪哥、小馬哥都是英明神武、子彈橫飛的現代豪俠, 而王凱出演的周凱, 則從英雄往凡人的方向挪了一步。

《英雄本色2018》首先是表現出比1986年版多得多的父子情意,如凱哥和小馬在船上的對話(討論有一個父親是什麼感覺),還有凱哥在父親病床前的交心,以及後來在父親遺像前的磕頭戲,所以,這次的男主角不是一味的激情反叛,而是更深沉。

其次,時代變了,在生存成為頭等大事的當下,往日的英雄豪邁之情,已經被賺錢賺錢再賺錢的庸常生活消磨殆盡,大反派反復說一句臺詞“這個世界變了,大家眼裡只有錢”,而男性尊嚴在他眼裡一文不值。而英雄們則在社會的無人角落苦苦掙扎,最後一步步被逼向死亡。但他們的死亡並不是悲劇,而是道成肉身的自我完成。

還有,在吳宇森乃至張徹的很多電影中,英雄通常是為男人而犧牲,不是為女人。《英雄本色2018》則出現了多達三個女性角色,女人不再是擺設。

但女性角色的出現,並沒有減損影片對暴力殺傷的呈現,對男性英雄主義的重振。

電影核心依然是黑道人物凱哥和小弟馬柯欲走正道的辛酸故事,同樣是以兄弟情誼為感情支架。

三位男主角,無一不狂、傲、奔放,加上尚武精神。傳統儒道佛那種和平、溫文、謙和的主流戒律,在這裡一無是處。

如果說,凱哥代表了男人的雄健感,那麼馬柯則代表了男人的好強一面。出演馬柯的王大陸沒有模仿表情激動、念白誇張的髮式表演,而是輕靈、調皮、活潑,青春感特強,完全明朗得像大男孩。

在把《英雄本色》拆解至內地重組並本土化的過程中,自然也有無法嫁接的東西,比如說,“盜亦有道”的那部分,就出現了和原版很大的分歧。

《英雄本色》的豪哥口中所謂的江湖道義,在泡椒看來,就是事事講求專業倫理。沒錯,在香港,做黑社會也要點專業精神,比如《黑社會》的任達華親力親為擺平梁家輝,而古天樂還去進修企業管理。豪哥與小馬哥的專業倫理,是不賣白粉害人、絕不出賣兄弟。

所以,這種英雄片中,員警被推到背景上,或者乾脆避而不寫,所謂英雄,只能是黑道上的有道之盜。而到了2018,凱哥在最後關頭,選擇和員警合作了。

當然,正邪雙方的明確鬥爭,還是以凱哥為主,比如,對付以阿倉為代表的不守道義的新生代,他自然是主力。包括凱哥、馬柯與日本黑幫的兩次交鋒,也都是對江湖道義的強調。

堅持己見、堅持道義有多重要?對於凱哥和馬柯來說,是可以拿命去換的,這不僅是對兄弟的承諾,也是對秩序和道德的頌揚。黑道分子的死亡,是他自身的完美的確認。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壯烈了。黑幫片自古惑仔以降,英雄形象的神化,一再降格,時常要江湖告急、飛砂風中轉,在槍火中褪盡霸氣,變得世俗和平和。英雄從舞臺前退隱到幕後,讓人對江湖的想像徹底崩潰。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凱哥這個“前英雄”希望通過努力和堅持信念,以獲得立足之地,希望以俠肝義膽、古道熱腸證明江湖還是有道義可言的。但這個江湖卻無情地吞沒了他。

英雄死去,英雄重生;熱血英雄在吳宇森電影中死去,又在林嶺東、丁晟等後來者的電影中重生,重新回到人群中間,讓自卑的人獲得心理庇護,寄託理想與激勵。

該如何理解,完全取決於作為觀眾的你。

《英雄本色2018》首先是表現出比1986年版多得多的父子情意,如凱哥和小馬在船上的對話(討論有一個父親是什麼感覺),還有凱哥在父親病床前的交心,以及後來在父親遺像前的磕頭戲,所以,這次的男主角不是一味的激情反叛,而是更深沉。

其次,時代變了,在生存成為頭等大事的當下,往日的英雄豪邁之情,已經被賺錢賺錢再賺錢的庸常生活消磨殆盡,大反派反復說一句臺詞“這個世界變了,大家眼裡只有錢”,而男性尊嚴在他眼裡一文不值。而英雄們則在社會的無人角落苦苦掙扎,最後一步步被逼向死亡。但他們的死亡並不是悲劇,而是道成肉身的自我完成。

還有,在吳宇森乃至張徹的很多電影中,英雄通常是為男人而犧牲,不是為女人。《英雄本色2018》則出現了多達三個女性角色,女人不再是擺設。

但女性角色的出現,並沒有減損影片對暴力殺傷的呈現,對男性英雄主義的重振。

電影核心依然是黑道人物凱哥和小弟馬柯欲走正道的辛酸故事,同樣是以兄弟情誼為感情支架。

三位男主角,無一不狂、傲、奔放,加上尚武精神。傳統儒道佛那種和平、溫文、謙和的主流戒律,在這裡一無是處。

如果說,凱哥代表了男人的雄健感,那麼馬柯則代表了男人的好強一面。出演馬柯的王大陸沒有模仿表情激動、念白誇張的髮式表演,而是輕靈、調皮、活潑,青春感特強,完全明朗得像大男孩。

在把《英雄本色》拆解至內地重組並本土化的過程中,自然也有無法嫁接的東西,比如說,“盜亦有道”的那部分,就出現了和原版很大的分歧。

《英雄本色》的豪哥口中所謂的江湖道義,在泡椒看來,就是事事講求專業倫理。沒錯,在香港,做黑社會也要點專業精神,比如《黑社會》的任達華親力親為擺平梁家輝,而古天樂還去進修企業管理。豪哥與小馬哥的專業倫理,是不賣白粉害人、絕不出賣兄弟。

所以,這種英雄片中,員警被推到背景上,或者乾脆避而不寫,所謂英雄,只能是黑道上的有道之盜。而到了2018,凱哥在最後關頭,選擇和員警合作了。

當然,正邪雙方的明確鬥爭,還是以凱哥為主,比如,對付以阿倉為代表的不守道義的新生代,他自然是主力。包括凱哥、馬柯與日本黑幫的兩次交鋒,也都是對江湖道義的強調。

堅持己見、堅持道義有多重要?對於凱哥和馬柯來說,是可以拿命去換的,這不僅是對兄弟的承諾,也是對秩序和道德的頌揚。黑道分子的死亡,是他自身的完美的確認。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壯烈了。黑幫片自古惑仔以降,英雄形象的神化,一再降格,時常要江湖告急、飛砂風中轉,在槍火中褪盡霸氣,變得世俗和平和。英雄從舞臺前退隱到幕後,讓人對江湖的想像徹底崩潰。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凱哥這個“前英雄”希望通過努力和堅持信念,以獲得立足之地,希望以俠肝義膽、古道熱腸證明江湖還是有道義可言的。但這個江湖卻無情地吞沒了他。

英雄死去,英雄重生;熱血英雄在吳宇森電影中死去,又在林嶺東、丁晟等後來者的電影中重生,重新回到人群中間,讓自卑的人獲得心理庇護,寄託理想與激勵。

該如何理解,完全取決於作為觀眾的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