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國五大戲曲劇種該怎樣排序

中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 據不完全統計, 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一般均表述依次為:京劇(有“國劇”之稱)、越劇(有“中國第二大劇種”、“第二國劇”之稱)、黃梅戲、評劇、豫劇。 採用如此表述的書籍出版物有數十種, 覆蓋教育、旅遊、戲曲、電影、網路、民俗、文化、電視、國學、藝術、漫畫等各領域。

1.京劇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 如果從四大徽班進京算起, 已有200多年的發展史。 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 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昆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

演變成為京劇, 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 其劇碼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 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 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 刻畫人物, 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思想感情。 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威猛的男人, 別稱“大花臉”)、醜(男、女人皆有, 別稱“小花臉”)四大行當。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 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2006年5月20日, 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朝前期,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 戲曲舞臺非常活躍。 昆曲和其他地方戲曲, 同城爭輝。 乾隆末年, 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演出, 風行一時。 道光年間, 又有湖北漢劇藝人進京, 參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 經過廣大徽漢藝人的表演實踐, 徽劇與漢劇互相融合, 兼收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碼和表演方式, 形成了一個新劇種, 就是後來的京劇。 同治、光緒年間, 京劇走向成熟, 湧現出程長庚、譚鑫培等號稱“同光十三絕”的著名藝人。 京劇有北京走向各地, 成為全國廣為流行的劇種。 民國以來, 它又逐步走向世界, 受到各國人民的讚賞。

2.越劇

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 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陝西、湖北等地, 包括東北許多地區。 越劇長於抒情, 以唱為主, 聲腔清悠婉麗, 優美動聽, 表演真切動人, 極具江南地方色彩。 越劇演員初由男班演出, 後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 清末起源於浙江 嵊縣, 即古越國所在地而得名。 由當地民間歌曲發展而成, 主要流行於江、浙、閩、上海一帶,

還有一些北方地區, 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主要是馬塘村為主, 可以說是越劇的起源了, 越劇起源應該是在馬塘了, 因而越劇應該有近150年的歷史了), 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 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 藝人初始基本

3.黃梅戲

黃梅戲, 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 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 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臺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 受到廣泛的歡迎。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 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黃梅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 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安慶市為中心的安慶地區, 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 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 形成了自己的特點, 被稱為“懷腔”或“黃梅調”。 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民國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誌》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黃梅戲”這個名稱。

4.評劇

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評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俗稱蹦蹦戲、落子戲,又稱平腔梆子。1935年改稱今名。1910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上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于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1890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碼,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

5.豫劇

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所以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豫劇產生于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說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亦有表述為“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者,採用如此表述的書籍出版物有數種。

4.評劇

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評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俗稱蹦蹦戲、落子戲,又稱平腔梆子。1935年改稱今名。1910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上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于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1890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碼,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

5.豫劇

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所以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豫劇產生于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說一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亦有表述為“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者,採用如此表述的書籍出版物有數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