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這國被日本“坑”了以後,竟想從中國大賺一筆?中國:癡心妄想!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產油國之一, 2017年原油平均日產量為1098萬桶;而中國2017年平均淨進口原油1150萬桶/日, 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 兩國堪稱一對天造地設的“黃金搭檔”。 但實際上, 中國對俄羅斯肝膽相照(俄羅斯已成為中國的頭號原油供應國), 人家對我們卻“沒安好心”。

可恨!日本攪黃了中國的輸油管道, 俄羅斯卻漁翁得利?

俄羅斯在近日表示, 他們計畫在2018年沿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ESPO)的支線向中國出口2830萬噸石油(此前為1500萬噸), 並從通過科濟米諾港口再出口170萬噸。 按照2013年簽署的協議(價2700億美元),

俄羅斯要在25年之內向中國其供應約3.6億噸原油;而俄羅斯之所以在今年才對中國加大原油供應, 很大程度上是被日本“坑”的。

ESPO管線的前身是“安大線”, 即從俄羅斯安加爾斯克一路向東直接輸油至大慶, 全長僅2400公里, 於中國而言是一條完美的管線(無需修建如今的中俄二線)。

但是, 日本為了搶奪俄羅斯石油, 極力提倡修建“安納線”(遠離中國邊境、每年能向日本輸油5000萬噸), 幫允諾提供75億美元的貸款, 生生把中國的“安大線”攪黃了。

最終, 俄羅斯選擇了“折中”的方案——如今的ESPO管線, 從泰舍特市向北蜿蜒繞過貝加爾湖,

然後在斯科沃羅季諾向中國延伸了一條支線(中俄原油管道), 再繼續向東延伸至科茲米諾港(出口日本)。 這條管線不但能促進俄羅斯當地的經濟發展, 還在亞洲買家之間取得了制衡, 分散了單一對華供油的風險, 正如普京所說:“把輸油管道修到哪裡, 是由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決定的!”

俄羅斯推“原油期貨”, 向中國高價賣油?中國:做夢!

ESPO管線的變遷還僅僅是第一步!據俄媒1月19日報導, 俄羅斯交易所計畫在2018年ESPO牌號原油的期貨合約, 對經ESPO管線輸送給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原油實行自主定價(此前與迪拜原油掛鉤)。 據悉, ESPO原油的含硫量僅為0.6%, 比傳統的俄羅斯原油品質更好;而且從管道只要4天左右就能到達亞洲, 而來自波斯灣的油輪則需耗時三周。

據分析, 俄羅斯推出“原油期貨”的野心不只是要贏得亞洲市場, 還希望讓ESPO原油成為亞太地區的基準原油。 話句話說, 俄羅斯希望像美國(美國的WTI原油是國際三大基準原油之一)一樣徹底掌握原油定價權。 此前, 俄羅斯ESPO原油的價格就曾比迪拜原油(中東賣給亞洲的原油)高2-3美元/桶;以後, 賣給中日韓的原油價格就更由俄羅斯自己說了算了!

無論是俄羅斯在ESPO管線上的兩面討好, 還是這次處心積慮地推出ESPO原油期貨, 都將俄羅斯左右逢源、只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好在我們中國的原油供應國並不止俄羅斯一家, 還修建了中緬輸油管道、中哈油氣管道以及未來的中巴原油管道;再加上馬上就要推出的人民幣“原油期貨”, 俄羅斯這次再想坑中國已經不可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