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舊戲重演|雀巢在華銷售縮水35億 超級能恩奶粉“換個裝”就提價46元

五穀講壇

外資奶粉就是夠任性, 換個包裝就能提價, 卻讓那些追捧洋奶粉的媽媽們“很受傷”, 為何如此言之呢?

據媒體報導, 日前, 在沃爾瑪超市, 寶媽陳女士發現雀巢超級能恩換新包裝了, 與老包裝相比, 新包裝每罐漲了46元。 “寶寶一周喝1罐奶粉, 相當於一個月要多掏184元。 ”她表示。

在超市內的貨架上, 雀巢超級能恩新舊包裝奶粉均有銷售, 然而, 兩個包裝的奶粉價格差了一截。 雀巢超級能恩老包裝的現價為每罐270—300元, 新包裝則為316—358元。

“1段、2段、3段都換新包裝, 每段價格上漲38—58元不等。 現在老包裝在做活動出清, 銷售完畢就全部上新包裝。 ”奶粉促銷員如此告知。

新老包裝有何區別?

促銷員的回復是:“新包裝增加了一些成分。 ”

真的如此嗎?

一位奶粉經銷商直言, 換包裝、換配方只是一些洋奶粉漲價的“障眼法”, 雖然對奶粉配方、工藝進行了整體優化提升, 實際上這些對終端產品的影響並不會太大。

然而, 更讓人擔心的是, 業內人士指出, 奶粉進行配方升級並更換包裝後, 其價格多數也會進一步“升級”。

“今年以來, 嬰幼兒奶粉促銷措施明顯減少, 有促銷活動的奶粉僅三成左右。 接下來, 一些品牌的奶粉也會進行產品升級換新包裝, 預計今年奶粉價格仍會上漲。 ”超市相關人士認為。

實際上, 洋奶粉換裝提價並非新鮮事兒, 百度搜索一下就會發現, 過去幾年以來, 美贊臣、多美滋等多個外資奶粉都曾通過換裝的形式, 提高產品終端價格。

早在2011年5月初, 國家發改委就約談了惠氏、雀巢等六大洋奶粉品牌, 但政府約談影響力依然難以阻止洋品牌價格上揚。

彼時, 不過時隔一月, 便又有洋奶粉巨頭通過換裝的方式進行調價了, 當然, 越來越貴的奶粉讓年輕父母叫苦不迭。

此後幾年以來, 各個外資奶粉先後通過換裝、升級等各種形式, 來提高其產品零售價格, 以致現在奶粉價格居高不下, 從而直接加重了年輕父母的育兒負擔。

“近年來, 其實洋奶粉價格每年都在或多或少地漲。 ”業內人士直言, 洋奶粉漲價的理由無外乎產品升級、成本上升、更換新包裝等。

為何換裝提價之風無法遏制?

乳業專家指出, 幾年以前, 聯合利華頂風漲價, 結果卻只被罰了區區200萬, 因而, 根本沒有起到警示作用, 開了個壞頭。

《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注意到, 雀巢超級能恩嬰幼兒配方乳粉換裝、提價有一個重要背景, 即雀巢在華銷售大幅萎縮。

資料顯示, 2016年, 雀巢大中華區銷售額為65.4億瑞士法郎, 2015年收入為70.6億瑞士法郎, (不計入匯率波動影響)同比下降了7.4%, 金額約為5.2億瑞士法郎, 折合人民幣在35億元左右, 幅度較大。

管理著中國業務的亞大非區總裁龔萬仁(Wan Ling Martello)在講話中指出,她已經領導了亞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AOA)的團隊將近兩年,從銷售看,雀巢AOA地區的銷售接近230億瑞郎,在品類和地理組合上呈現平衡狀態,例如東南亞的銷售接近中國市場。

她說,在2016年AOA地區幾乎讓所有的市場已經重新回到增長模式,就算在中國,除了2011年收購的銀鷺業務後也是如此,地區大部分的業務得到穩定,並且在市場份額上得到廣泛改善。

龔萬仁言外之意,雀巢在華銷售大幅下滑,要歸咎於銀鷺業務了;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雀巢收購銀鷺,雙方磨合不利,才是銀鷺業務不振的主因。

中國食品產業資深評論員朱丹蓬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銀鷺業績下滑有幾個方面,從上層建築來說,銀鷺被雀巢收購之後,雙方之間的磨合不是很順暢,造成管理團隊不穩定,加上行銷創新滯後,導致銀鷺業績不振。

最後,龔萬仁說AOA對於雀巢集團來說是重要支柱,這個地區對於一些人來說是讓人恐懼的,但是雀巢會迎戰挑戰,並繼續認為其富有前景。“幾乎所有業務都重回增長模式,很明顯,我們也必須要把中國的一個業務帶上,它就是銀鷺。”

但銀鷺還能“一飛沖天”嗎?

也許龔萬仁還不能高興的太早,因為徹底破解跨國企業與民族品牌聯姻之間的衝突,壓力真的不小。

同時,2016年,如果沒有惠氏中國撐著,雀巢在華銷售可能會更“慘不忍睹”,而惠氏中國則是雀巢並購的產物,並非雀巢內生式增長的結果。

換言之,如果扣除惠氏中國,雀巢在華銷售依舊能夠維持向上勢頭,那也許才是龔萬仁真正的本事。

否則依靠並購來維持業績增長勢頭(當然,目前雀巢在華銷售依舊不如人意),只能被稱之為資本運作高手,而不是企業家。

言歸正傳。

投資者不禁要問,超級能恩嬰幼兒配方乳粉提高價格,真的有助於遏制雀巢在華銷售下滑勢頭嗎?

業界莫衷一是!

看來只能讓時間去檢驗了!

【《財經嘯侃》由資深財經媒體人董來孝康創辦並擔任主編,100余位上市公司高管已經關注,聚集7萬多母嬰人士;投稿爆料請添加QQ:943130320】

管理著中國業務的亞大非區總裁龔萬仁(Wan Ling Martello)在講話中指出,她已經領導了亞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AOA)的團隊將近兩年,從銷售看,雀巢AOA地區的銷售接近230億瑞郎,在品類和地理組合上呈現平衡狀態,例如東南亞的銷售接近中國市場。

她說,在2016年AOA地區幾乎讓所有的市場已經重新回到增長模式,就算在中國,除了2011年收購的銀鷺業務後也是如此,地區大部分的業務得到穩定,並且在市場份額上得到廣泛改善。

龔萬仁言外之意,雀巢在華銷售大幅下滑,要歸咎於銀鷺業務了;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雀巢收購銀鷺,雙方磨合不利,才是銀鷺業務不振的主因。

中國食品產業資深評論員朱丹蓬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穀君,銀鷺業績下滑有幾個方面,從上層建築來說,銀鷺被雀巢收購之後,雙方之間的磨合不是很順暢,造成管理團隊不穩定,加上行銷創新滯後,導致銀鷺業績不振。

最後,龔萬仁說AOA對於雀巢集團來說是重要支柱,這個地區對於一些人來說是讓人恐懼的,但是雀巢會迎戰挑戰,並繼續認為其富有前景。“幾乎所有業務都重回增長模式,很明顯,我們也必須要把中國的一個業務帶上,它就是銀鷺。”

但銀鷺還能“一飛沖天”嗎?

也許龔萬仁還不能高興的太早,因為徹底破解跨國企業與民族品牌聯姻之間的衝突,壓力真的不小。

同時,2016年,如果沒有惠氏中國撐著,雀巢在華銷售可能會更“慘不忍睹”,而惠氏中國則是雀巢並購的產物,並非雀巢內生式增長的結果。

換言之,如果扣除惠氏中國,雀巢在華銷售依舊能夠維持向上勢頭,那也許才是龔萬仁真正的本事。

否則依靠並購來維持業績增長勢頭(當然,目前雀巢在華銷售依舊不如人意),只能被稱之為資本運作高手,而不是企業家。

言歸正傳。

投資者不禁要問,超級能恩嬰幼兒配方乳粉提高價格,真的有助於遏制雀巢在華銷售下滑勢頭嗎?

業界莫衷一是!

看來只能讓時間去檢驗了!

【《財經嘯侃》由資深財經媒體人董來孝康創辦並擔任主編,100余位上市公司高管已經關注,聚集7萬多母嬰人士;投稿爆料請添加QQ:94313032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