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200億又賣重慶地塊!李嘉誠頻繁賣地洩露何種“天機”?|雲掌財經

作者:雲掌財經 財泉

自2013年8月以來, 李嘉誠賣掉的內地及香港資產總計已逾千億港元。 即2017年12月李嘉誠以20億港元(2.56億美元)出售香港一座購物中心之後。 最近幾天, 李嘉誠旗下的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地產公司要在重慶賣地了。

中新經緯用戶端1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22日報導, 香港首富李嘉誠家族計畫擬以200億元人民幣出售重慶市的一宗大型商住綜合地塊。

據澎湃新聞網此前報導, 重慶市南岸區楊家山片區一宗大型商住綜合地塊正在尋求買家, 該地塊持有人為和記黃埔地產(重慶南岸)有限公司。

而資料顯示, 該宗出讓地塊的位置, 正是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地產公司與南岸區政府簽訂的“楊家山舊城改造項目”所在地。

2007年, 和記黃埔地產公司集團與南岸區政府簽定合同, 以24.5億元的代價接手南岸楊家山片區約164萬平方米的土地。 根據當時的協定,

地塊將發展為集居住、商業、綠地及市政設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項目。 項目由李嘉誠旗下香港長江實業(中國)有限公司、和記黃埔地產有限公司以及重慶洋世達集團, 合資成立的上述和記黃埔地產(重慶南岸)有限公司進行開發, 總計畫投資120億元。

目前正在出售的地塊, 占上述約164萬平方米土地的逾六成。 據相關人士透露, 該地塊所在的整個項目於2007年獲得, 總占地面積約103萬平方米, 容積率3.2, 總建築面積為335萬平方米。 2007年該項目成交樓板價約為每平方米760元, 如今項目周邊成交的住宅和商住地價約為每平方米7000元, 漲了近10倍。 也就是說, 他們幾乎什麼都沒幹, 就賺了將近十倍錢。 網上很多人不忿, 指責這是李嘉誠“炒地皮”的慣常伎倆。

按照規劃, “楊家山舊城改造專案”將會建成一座新城, 包括住宅、道路、商業街、學校、倉儲等配套設施。 項目原定於2008年上半年開工, 並被寄予厚望, 甚至被重慶市政府納入“2010年重慶市級重點建設項目”。 不過, 重慶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管理辦公室網站的資訊顯示, 該專案於2012年2月開工, 比原計劃晚了四年。 截至目前, 該專案開發的僅有部分住宅。

看到一塊地皮有價值, 就低價拿下, 囤地坐等升值, 再予拋售, 這確實是李嘉誠幾十年來的常見做法。 他為此大賺其錢, 也承受很多指責, 甚至還因為“囤地”上了國土資源部的“閒置土地黑名單”。

有媒體人評論稱:囤地炒地, 浪費土地資源, 這是明擺的事實。 地產商坐收暴利, 當地經濟發展怎麼辦?數萬平米土地,

如果能及時建成, 該創造多大的價值, 然而好處全被囤地企業拿走了。 因此, 要對他們徵收高額罰款, 敦促他們及時開發。

政府事實上也是這麼做的。 2012年國土資源部出臺《閒置土地處置辦法》規定:“未動工開發滿一年的, 按照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價款的20%征繳土地閒置費。 未動工開發滿兩年的, 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既然都這樣規定, 為什麼囤地現象卻屢刹不止呢?

這個法條後面有一個“但是”。 “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關部門的行為或者動工開發必須的前期工作造成動工開發遲延的除外。 ”這是開發商得以囤地的常見理由。

事實表明, 這種情形很常見。 比如在有的情形下, 只要房地產調控政策密集出臺,

政策不斷在變, 開發商就有合法理由拖延進展。

更多的情形是開發商主動延期, 將專案進展一拖再拖。 “不可抗力”之類的描述太籠統了, 什麼理由都舉得出。 況且法條規定的是“未動工開發”, 開發商只需要象徵性開發, 就能應付政府督促。 只要想囤地, 開發商總會有辦法。

房地產開發是一個急需資金流轉的行業, 把一塊價值數十億的土地握在手裡, 開發商也在承受著資金成本的壓力。 為什麼他們不積極建設, 回籠資金, 而是選擇囤地呢?原因很簡單, 開發商預判到土地價格上漲的趨勢。 這才是根源。

確實, 開發商這種“囤積居奇”的行為存在嚴重危害, 比如, 造成房價高漲、農地流失過多、政府宏觀調控“失靈”等危害, 政府也出臺各種政策打擊這種行為。

但是,儘管開發商囤地助推了房價上漲,但我們並不能說開發商“囤地”是抬高房價的主因。房價的抬高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供給有限。全世界囤地炒地最盛行的市場,當屬香港和內地。原因很簡單,這兩個市場的土地供給都由政府控制,並且是有節奏地控制供應。

事實上,開發商囤地是短期內減少建設,長期來看,土地還是要回歸流通建設,起到降低房價的作用。真正解決問題的鑰匙,其實就在政府手裡。只要增加土地供應,遏制房價上漲,開發商囤地也就失去了意義。

近日,國土資源部提出,政府不再壟斷住房供地,這就是一個積極信號。一旦取得實質性突破,高房價時代或許真能終結,“囤地”現象或可終結。

政府也出臺各種政策打擊這種行為。

但是,儘管開發商囤地助推了房價上漲,但我們並不能說開發商“囤地”是抬高房價的主因。房價的抬高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供給有限。全世界囤地炒地最盛行的市場,當屬香港和內地。原因很簡單,這兩個市場的土地供給都由政府控制,並且是有節奏地控制供應。

事實上,開發商囤地是短期內減少建設,長期來看,土地還是要回歸流通建設,起到降低房價的作用。真正解決問題的鑰匙,其實就在政府手裡。只要增加土地供應,遏制房價上漲,開發商囤地也就失去了意義。

近日,國土資源部提出,政府不再壟斷住房供地,這就是一個積極信號。一旦取得實質性突破,高房價時代或許真能終結,“囤地”現象或可終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