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身處萬億之巔,增速強勁,這家公司將成A股霸主!|雲掌財經

作者:雲掌財經 財泉

它的名字叫中國平安。

1988年誕生於深圳蛇口, 2007年在上交所上市, 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 目前業務已經覆蓋壽險、產險、銀行、信託、證券、互聯網金融等領域, 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的混合所有制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萬億之巔

2017年3月份, 普華永道統計了全球市值Top100公司, 中國有12家上市公司入圍, 入圍數僅次於美國, 全球排名第二。

中國平安排名第75名, 排在它前面的A股上市公司有6家。 2017年4月以來, 中國平安股價上漲了126.43%, 總市值高達1.44萬億人民幣, A股排名第四, 一年不到就超過了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石化, 前面只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石油。

2017年前三季度, 中國平安營收6630億元, 同比增長21.4%;淨利潤752億, 同比增長16.06%。 最近三年, 中國平安平均營收增速高達25.5%, 工行和中石油增速分別為4.84%和-9.87%;同期, 中國平安淨利潤增速高達26.7%, 工行和中石油增速分別為2.03%和-37.1%。

A股市值前三強盡顯疲態, 身處萬億之巔的中國平安仍然保持高速增長, 絲毫沒有倦怠。

有專家評論稱:“按照當前的估值和業績增速, 中國平安四、五年內就會超越工商銀行成為A股市場總市值最高的企業。 ”

哪些業務在支撐中國平安高速發展?

雖然中國平安是一家集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業務於一體的“全牌照”金融集團, 但是它最重要的還是保險業務, 尤其是壽險業務。

根據各項業務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統計, 2016年中國平安的保險業務占比高達55.58%, 其中壽險業務占比高達35.94%。

2017年, 保險業務繼續大爆發, 保險業務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由2016年底的55%上升至2017年三季度的71%。 中國平安更像一家保險公司。

金融行業 沒有第二

保險行業營收和淨資產規模遠遠高於第二名。

2017年, 中國平安原保費收入高達6046.25億元, 位居行業第一, 接下來是人保集團、中國太保集團和中國太平集團, 原保費收入分別為4747.75億, 2790.82億和1405.97億。

業績增速第一, 2017年, 中國平安原保費收入增速高達28.87%, 而人保集團、中國太保集團和中國太平集團的增速分別僅為8.1%、19.56%和20.63%。

其餘各分項業務, 增速很快。

首先, 壽險業務業內第二, 增速很快。 2016年市場佔有率達到16.78%, 排名第二, 僅次於國壽股份。

2017年, 平安壽險保費收入3689.34億, 保費同比增速高達34.07%, 高於排名第一的國壽和排名第四的太平人壽。

有專家稱:“未來兩年, 我國壽險保費規模將達到3.5萬億-5萬億, 年複合增速將達到10%-20%, 強者恒強, 行業集中。 維持目前增速, 中國平安壽險業務未來三、四年內很可能成為行業第一。 ”

其次, 產險業務行業內排名第二, 增速極快。

中國產險市場集中度非常高, 大型保險公司有較強的電銷和車商合作管道, 定價能力和售後服務占優, 嚴監管使得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中國平安產險主要品種包括車險、保證保險、企財險、責任險和意外傷害險,

占總產險保費的95%以上, 最主要的就是車險, 占比高達80%。 能量極大。

2017年, 中國平安產險保費收入2159.84億, 排名第二, 人保財險排名第一, 但是業績增速麼一, 高達21.41%。 按照目前增速, 中國平安產險也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排名行業第還有信託, 2016年, 平安信託營收和淨利潤都達到行業第一。

互聯網金融業內排名第四。

中國平安是深度擁抱互聯網、擁抱科技的傳統金融企業, 有點“不務正業”, 但這絕對是非常正確的戰略選擇。

現在互聯網金融領域, 除了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 已經沒有傳統金融機構的影子了。 中國互聯網巨頭BAT憑藉互聯網基因, 佔據互聯網金融行業前三甲位置, 中國平安憑藉金融優勢, 以及積極擁抱互聯網的戰略位居第四。傳統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不至於“全軍覆沒”。

子公司排隊上市 股價大漲

2018年1月,有媒體報導中國平安計畫年內分拆陸金所、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和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四家子公司到香港上市,總估值高達6341億港元。

影響公司短期股價的重要因素就是,這些子公司上市的進程是否符合預期。

2011年成立的陸金所,目前陸金所估值約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90億元,相當於傳統製造業用幾十年的時間打造估值。

2014年成立的平安好醫生,截止2017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合作醫院2300家、合作體檢機構700家、覆蓋全國191座城市。僅僅三年的時間,估值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億。

2015年底,金融壹賬通誕生。目前,估值約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2億

最後是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公司,目前這部分業務估值高達千億人民幣。

這些子公司不一定全部成功,成功一兩年上市獲得高估值就行。

金融科技企業

十年前,全球市值排行榜上資源和銀行等金融企業居多。十年後,科技企業崛起。

最好的企業 ,結合了金融與科技,美國大通、高盛、滙豐等國外傳統金融機構已經紛紛佈局AI、雲、大資料、區塊鏈等先進的科技技術,還不斷投資相關的金融科技公司。

依託科技,中國平安將打造金融、醫療健康、房產金融和汽車服務生四大生態圈,市場總規模高達500多萬億。

這個金融巨無霸是業內狼性最足的,如果有一天,中國傳統金融機構集體破落,這家機構還會活著。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以及積極擁抱互聯網的戰略位居第四。傳統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不至於“全軍覆沒”。

子公司排隊上市 股價大漲

2018年1月,有媒體報導中國平安計畫年內分拆陸金所、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和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四家子公司到香港上市,總估值高達6341億港元。

影響公司短期股價的重要因素就是,這些子公司上市的進程是否符合預期。

2011年成立的陸金所,目前陸金所估值約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90億元,相當於傳統製造業用幾十年的時間打造估值。

2014年成立的平安好醫生,截止2017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合作醫院2300家、合作體檢機構700家、覆蓋全國191座城市。僅僅三年的時間,估值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億。

2015年底,金融壹賬通誕生。目前,估值約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2億

最後是平安醫療健康管理公司,目前這部分業務估值高達千億人民幣。

這些子公司不一定全部成功,成功一兩年上市獲得高估值就行。

金融科技企業

十年前,全球市值排行榜上資源和銀行等金融企業居多。十年後,科技企業崛起。

最好的企業 ,結合了金融與科技,美國大通、高盛、滙豐等國外傳統金融機構已經紛紛佈局AI、雲、大資料、區塊鏈等先進的科技技術,還不斷投資相關的金融科技公司。

依託科技,中國平安將打造金融、醫療健康、房產金融和汽車服務生四大生態圈,市場總規模高達500多萬億。

這個金融巨無霸是業內狼性最足的,如果有一天,中國傳統金融機構集體破落,這家機構還會活著。

版權聲明:

本資訊號除注明來源的文章外,均為雲掌財經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