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從飛輪海到超級奶爸,凍齡下的吳尊還有你所不瞭解的一面

“汶萊王子”?

男神奶爸?

年近四十依然被視為“小鮮肉”

“很多人是40歲不惑, 那我自己本身是25歲不惑。

我也不會說自己是實力派, 所以你說我是偶像,

我也接受。 ”

名人面對面

面對 | 吳尊

“我也想真的是王子, 但沒有啦”

吳尊又火了, 因為一檔親子類真人秀節目, 他被貼上“男神奶爸”的標籤。 一改節目中“不靠譜明星爹”的慣例, 吳尊一人帶兩娃, 全程耐心細緻, 不僅顏值正義, 當起父親也一樣完美無瑕。 再一次圈粉無數, 吳尊似乎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第二春”。

吳尊和兩個孩子

吳尊:我的小朋友生出來的時候, 我有一段時間沒有接演藝圈的工作, 是因為我想要多一點時間陪他們。 現在是一舉兩得, 可以工作, 又可以跟他們在一起, 所以對我來講非常棒。

2000年前後, 偶像團體潮流迭起, 吳尊所在的飛輪海組合殺出重圍, 紅遍亞洲, 從青春偶像劇、世界巡迴演唱會到各種代言廣告, 處處可見他們的身影。

飛輪海

作為組合中最具偶像氣質的那一個, 吳尊接演了不少偶像劇, 在裡面扮演著“高富帥”和“滿分男”的角色, 《東方茱麗葉》裡天賦異稟的設計師紀風亮、《花樣少年少女》中被迷妹崇拜的跳高選手左以泉、《公主小妹》中富二代少爺南風瑾。 長相帥氣, 性格溫和, 這位被稱作“從漫畫裡蹦出來的人”, 是那個年代萬千少女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和夢幻物件。

電視劇《公主小妹》

電視劇《東方茱麗葉》

吳尊:突然間巧遇到這個機會, 還不是一個小角色, 一開始叫我演的就是男主角, 跟任達華和林依晨, 他們都已經線上上的演員了, 所以覺得這是不是一個緣分, 在這個時刻, 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 然後突然有這個機會來, 有可能幾百萬人裡面都沒有一個會有這種機會。 所以我就莫名其妙地接受了。

吳尊出生於汶萊, 關於他, 網路上有很多傳言, 傳言一, 吳尊是“汶萊王子”;傳言二, 吳尊在汶萊的房子“堪比皇宮”。

吳尊:我也想真的是王子, 但沒有啦。 這個是大家的誤會。 我差一點變王子, 這是真的, 在我小時候有一個公主想要把我買過來。 可是我們家族跟那種皇族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在汶萊, 我們就是普通人,就是一般人,沒有什麼特別。我的房子可能跟上海、北京來比,看起來會很誇張,可是說實在的,汶萊的房子價格不是很高,因為汶萊的地方很大,就像美國,美國也有那種一棟一棟的房子,可是價格可能就相當於這邊的一個豪華公寓。在汶萊要遇到我太簡單了,去我的健身房,我就在那邊。

要不是進了演藝圈,吳尊可能一直是汶萊某家健身房的帥氣老闆,這家健身房是吳尊24歲時自己創辦的,現在已開設3家連鎖店,是汶萊知名的健身房品牌。

吳尊在汶萊的健身房

吳尊:做健身房已經15年了,在我還沒進入圈子的一年前,我自己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也是很有興趣的一件事。人家常常都會說,健康就是財富,我做這個健身房的生意,它不單單是一個生意,它是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常常跟我的員工講,我們開健身房,其實就像是一個醫院,醫院是在幫大家醫病,我們健身房就是讓大家不要生病,避免生病。尤其是我媽媽過世後,會讓我感受到,生命最值錢的就是自己的身體。

母親的過世是吳尊經歷中一次重大的打擊。在他的自傳《決定勇敢》一書中,他曾寫道,“很多人看到明星螢幕前的光鮮亮麗,都以為我們人生一路順遂,其實我們跟所有人一樣,也要面對生老病死,也要面對挫折困境,媽媽的過世,就是我人生至今最難走過的痛。”

吳尊錢包裡和媽媽的合影

吳尊:假如我可以回到過去,當然是回到我媽媽還在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我沒有好好地去跟她聊天,因為那時候我還是一直抱著一個很大的希望說她會好過來的,所以每次她跟我說如果媽媽不在了,怎麼樣怎麼樣,她每次一說到這一點,我就給她打斷了,我就說不要再說下去了。

當時母親檢查出胰腺癌,但為了不影響吳尊的學業,母親對他隱瞞了病情。吳尊知道真相後,讀遍各種癌症書籍,陪媽媽各處尋醫,幾乎已到偏執地步。現在回想起來,吳尊說,如果當時能稍微停下腳步,也會讓媽媽少受一點折磨。

吳尊:其實這是我現在有的一些遺憾,所以我才會這麼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我很怕生死離別這件事情,我很怕,怎麼說呢?我有一句話常常跟大家分享,不要讓一個人用離開的方式來教會你如何珍惜,所以大家要好好的珍惜。

吳尊一家

“我不會說自己是實力派,你說我是偶像,我也接受”

機緣巧合接觸演戲,吳尊就這樣被運氣推著,開始在演藝圈裡打拼。本性害羞,卻要在一個需要表現自己的行業裡謀得一席之地,沒有任何唱歌、跳舞和表演經驗,吳尊說,做藝人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自我挑戰。

吳尊:從臺灣開始,那邊的環境,每個人都講中文,我那時候中文很爛,每個人工作都是很拼命的,我們在汶萊都是步調很慢的,又接觸到一些我真的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所以對我來講,真的是壓力很大。

那段時間,吳尊隻身在臺灣生活,因為剛剛入行,酬勞不高,他和別人分租一個小房間。也因為自身演戲經驗不足,在片場時經常走位出錯,臺詞不熟練,他被導演大罵“滾回汶萊去!”。吳尊不知道自己一個人能在這裡撐多久,他也常常想,如果回汶萊的話應該會過的不錯。

吳尊:第一部戲,拍到中間的時候我說,我拍完這部戲,就回汶萊了。可是常常在你覺得很有挑戰的時候,很想要放棄的時候,正是讓你可以往上走的一個機會。所以我覺得沒有放棄是對的。

《東方茱麗葉》導演王明台曾評價說,吳尊是和他合作過的最熬得住的演員,也是最認真、最用心的一個。2011年,吳尊因無法兼顧唱歌和演戲,退出飛輪海組合,將工作重心放到影視上。遺憾的是,吳尊的電影和角色一直沒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票房也很慘澹。即便如此,在這張毫無瑕疵的美好的外表下,沒有演技、票房“毒藥”的硬傷也絲毫沒有影響到他依舊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東方茱麗葉》中的吳尊和林依晨

吳尊:很多人都會覺得好看的人比較難發揮自己的演技。我也不會說自己是實力派,所以你說我是偶像,我也接受。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態度,不管你一個東西做得多好還是不好。我自己本身想要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像我去年剛剛拍完了一部叫《武動乾坤》的電視劇,演的是一個反派,其實對我來講是非常大的突破,因為我沒有演過這麼大的一個反派,在裡面我變魔了,到最後我有一點瘋了,我也很難想像照鏡子自己變瘋了。

電視劇《武動乾坤》

“很多人40歲不惑,我是25歲不惑”

在演藝圈裡工作,分配給家人的時間少的可憐,但吳尊卻說“自己可能是汶萊陪孩子時間最多的爸爸”。沒有工作的時候,吳尊和家人都生活在汶萊,每天準時接送兩個小朋友上下學。每到外地工作,睡覺之前一定要和家人視頻,這是吳尊每天生活必需的“程式”。

吳尊和兩個孩子

吳尊:我覺得父母跟小朋友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花很多時間跟他們聊天,去瞭解他們,我不用那種很嚴肅的教育方式,我是用玩的方式,然後帶一點教育的東西。我的父母也是,我爸爸不是很嚴格的人,他是一個脾氣非常好的人,我的媽媽是比較嚴格的,所以小時候,我也會常常被媽媽拿藤條打,因為小時候非常頑皮。她會提醒我很多東西,應該怎麼樣,我爸爸反而不說,他很支持我,很有耐心,對我很好。 我假如沒有好好去珍惜他對我的愛,那我可能就會得寸進尺,在外面玩啊什麼的。我覺得不管怎麼樣,我還是不能讓他們失望。

在兒女身上,吳尊看到了年幼時的自己。吳尊的童年是在父母及哥哥姐姐的呵護和陪伴下長大的,因為從小膽小害羞,沒有安全感,吳尊很依賴父母,一天到晚都黏在他們身邊。當吳尊開始接觸運動,他才開始慢慢找到自信,從童年的膽小、害羞、沒安全感中得到釋放。

吳尊小時候

吳尊:我小時候很愛運動,什麼運動都做,羽毛球、乒乓、足球、籃球、網球都玩,我可能有時候一天玩四種運動。一開始是爸爸帶我接觸籃球,他每次帶我去籃球場,到最後是我真的愛上籃球了,我又遇到一個非常喜歡的偶像——喬丹,因為我從喬丹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生活的態度。

17歲的時候,吳尊的房間裡擺滿了邁克爾·喬丹的海報和作品,那時候,他的夢想是成為職業運動員。那一年,因為對籃球的熱情和喜愛,吳尊決定舉辦一場正式營利性的3對3籃球比賽,這種比賽在汶萊從未有過。

吳尊和父親

吳尊說,既然前無古人,就算失敗也無妨。找場地、拉贊助、找啦啦隊表演,吳尊把自己從電視上看到的籃球比賽的樣子一一實現。比賽結束後,吳尊算了算收入和支出,竟賺了1000美元,這是吳尊人生的第一筆“生意”,這次的“微創業”也為之後吳尊的商界路途埋下了種子。

吳尊:那個時候也沒想要幫我爸爸,純粹覺得以後長大可能會自己做生意,所以才會選這個科目。那時候才18、19歲,所以頭腦也很簡單,沒有太多的想法。假如我知道的話,就會讀廚藝,我很喜歡做飯,不然就是讀室內設計,因為我很喜歡設計。

吳尊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讀書期間,開過撞球店、開過改裝車行,積累了不少創業經驗。他喜歡設計,第一次做改裝車便登上澳大利亞汽車雜誌封面,自己的三家健身房室內設計圖也都是吳尊親手繪製完成。在澳大利亞生活那幾年,吳尊一直保持健身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創辦健身房的預想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吳尊的畢業照

吳尊:因為健身房這個東西,我非常熟悉,很多東西都自己親力親為去做,包括我們要訂的設備、裝潢、設計圖都是自己畫。我自己本身是一個很會規劃自己時間的人,我自己有一本日曆,我會寫我要做什麼,把時間規劃得非常充實。

藝人、企業家、爸爸,吳尊一直在多重身份中不停轉換。有人問他,演藝圈的工作那麼忙,你如何管理自己的健身房?也有人說他,做這麼多事情,還有多少心思能好好拍戲?

吳尊:工作跟生活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不會花很多時間去做一件事情,沒日沒夜地去做這件東西,我可能要求不會放到這麼高。比如說我的健身房,我可能希望可以做到80分,我的演藝圈80分,我的家庭80分。假如一個東西要做到100分的話,你那邊一定是變成60分了,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制,所以我希望可以做到一個平衡,每一個都顧到。我覺得平衡很好,所以我的小朋友都是天秤座,我也希望他們的生活以後是平均的。

有人說,吳尊一直就像偌大世界裡的“拾荒者”,那些金光閃閃的東西並不是他所要的,他拾取的是那些人們在成長途中丟掉的簡單、赤誠和愛。

他不害怕失敗,也沒有過大的野心。在大家面前的這張近40歲的偶像容顏,和記憶中多年前的樣子沒有太大變化,還是那樣被上天眷顧著的完美和精緻,但是似乎又有些不一樣。

吳尊:很多人是40歲不惑,我自己本身是25歲不惑。我自己本身很年輕就看開很多東西,所以才會一路走來比較樂觀,比較開心一點。希望我的小朋友也能這樣,很樂觀地去面對生活,不要等到40歲才看得開。從偶像變實力派,這個也要時間的,我也不急,我也不會說要變成什麼樣有實力的演員,要得獎什麼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我很誠懇地對待每一份工作,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大家,我覺得這反而對我來講是比較重要的。我一直相信媽媽是在天上看過來的,我不想讓她擔心,因為我知道假如我做了一些東西是她不放心的,她時沒辦法跟我說的,只能在上面擔心,所以我不想有這種情況發生,我想儘量自己可以做好,努力地做好。

編輯:劉夢琪、巴塔木

我們就是普通人,就是一般人,沒有什麼特別。我的房子可能跟上海、北京來比,看起來會很誇張,可是說實在的,汶萊的房子價格不是很高,因為汶萊的地方很大,就像美國,美國也有那種一棟一棟的房子,可是價格可能就相當於這邊的一個豪華公寓。在汶萊要遇到我太簡單了,去我的健身房,我就在那邊。

要不是進了演藝圈,吳尊可能一直是汶萊某家健身房的帥氣老闆,這家健身房是吳尊24歲時自己創辦的,現在已開設3家連鎖店,是汶萊知名的健身房品牌。

吳尊在汶萊的健身房

吳尊:做健身房已經15年了,在我還沒進入圈子的一年前,我自己覺得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也是很有興趣的一件事。人家常常都會說,健康就是財富,我做這個健身房的生意,它不單單是一個生意,它是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常常跟我的員工講,我們開健身房,其實就像是一個醫院,醫院是在幫大家醫病,我們健身房就是讓大家不要生病,避免生病。尤其是我媽媽過世後,會讓我感受到,生命最值錢的就是自己的身體。

母親的過世是吳尊經歷中一次重大的打擊。在他的自傳《決定勇敢》一書中,他曾寫道,“很多人看到明星螢幕前的光鮮亮麗,都以為我們人生一路順遂,其實我們跟所有人一樣,也要面對生老病死,也要面對挫折困境,媽媽的過世,就是我人生至今最難走過的痛。”

吳尊錢包裡和媽媽的合影

吳尊:假如我可以回到過去,當然是回到我媽媽還在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我沒有好好地去跟她聊天,因為那時候我還是一直抱著一個很大的希望說她會好過來的,所以每次她跟我說如果媽媽不在了,怎麼樣怎麼樣,她每次一說到這一點,我就給她打斷了,我就說不要再說下去了。

當時母親檢查出胰腺癌,但為了不影響吳尊的學業,母親對他隱瞞了病情。吳尊知道真相後,讀遍各種癌症書籍,陪媽媽各處尋醫,幾乎已到偏執地步。現在回想起來,吳尊說,如果當時能稍微停下腳步,也會讓媽媽少受一點折磨。

吳尊:其實這是我現在有的一些遺憾,所以我才會這麼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為我很怕生死離別這件事情,我很怕,怎麼說呢?我有一句話常常跟大家分享,不要讓一個人用離開的方式來教會你如何珍惜,所以大家要好好的珍惜。

吳尊一家

“我不會說自己是實力派,你說我是偶像,我也接受”

機緣巧合接觸演戲,吳尊就這樣被運氣推著,開始在演藝圈裡打拼。本性害羞,卻要在一個需要表現自己的行業裡謀得一席之地,沒有任何唱歌、跳舞和表演經驗,吳尊說,做藝人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自我挑戰。

吳尊:從臺灣開始,那邊的環境,每個人都講中文,我那時候中文很爛,每個人工作都是很拼命的,我們在汶萊都是步調很慢的,又接觸到一些我真的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東西。所以對我來講,真的是壓力很大。

那段時間,吳尊隻身在臺灣生活,因為剛剛入行,酬勞不高,他和別人分租一個小房間。也因為自身演戲經驗不足,在片場時經常走位出錯,臺詞不熟練,他被導演大罵“滾回汶萊去!”。吳尊不知道自己一個人能在這裡撐多久,他也常常想,如果回汶萊的話應該會過的不錯。

吳尊:第一部戲,拍到中間的時候我說,我拍完這部戲,就回汶萊了。可是常常在你覺得很有挑戰的時候,很想要放棄的時候,正是讓你可以往上走的一個機會。所以我覺得沒有放棄是對的。

《東方茱麗葉》導演王明台曾評價說,吳尊是和他合作過的最熬得住的演員,也是最認真、最用心的一個。2011年,吳尊因無法兼顧唱歌和演戲,退出飛輪海組合,將工作重心放到影視上。遺憾的是,吳尊的電影和角色一直沒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票房也很慘澹。即便如此,在這張毫無瑕疵的美好的外表下,沒有演技、票房“毒藥”的硬傷也絲毫沒有影響到他依舊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

《東方茱麗葉》中的吳尊和林依晨

吳尊:很多人都會覺得好看的人比較難發揮自己的演技。我也不會說自己是實力派,所以你說我是偶像,我也接受。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態度,不管你一個東西做得多好還是不好。我自己本身想要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像我去年剛剛拍完了一部叫《武動乾坤》的電視劇,演的是一個反派,其實對我來講是非常大的突破,因為我沒有演過這麼大的一個反派,在裡面我變魔了,到最後我有一點瘋了,我也很難想像照鏡子自己變瘋了。

電視劇《武動乾坤》

“很多人40歲不惑,我是25歲不惑”

在演藝圈裡工作,分配給家人的時間少的可憐,但吳尊卻說“自己可能是汶萊陪孩子時間最多的爸爸”。沒有工作的時候,吳尊和家人都生活在汶萊,每天準時接送兩個小朋友上下學。每到外地工作,睡覺之前一定要和家人視頻,這是吳尊每天生活必需的“程式”。

吳尊和兩個孩子

吳尊:我覺得父母跟小朋友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花很多時間跟他們聊天,去瞭解他們,我不用那種很嚴肅的教育方式,我是用玩的方式,然後帶一點教育的東西。我的父母也是,我爸爸不是很嚴格的人,他是一個脾氣非常好的人,我的媽媽是比較嚴格的,所以小時候,我也會常常被媽媽拿藤條打,因為小時候非常頑皮。她會提醒我很多東西,應該怎麼樣,我爸爸反而不說,他很支持我,很有耐心,對我很好。 我假如沒有好好去珍惜他對我的愛,那我可能就會得寸進尺,在外面玩啊什麼的。我覺得不管怎麼樣,我還是不能讓他們失望。

在兒女身上,吳尊看到了年幼時的自己。吳尊的童年是在父母及哥哥姐姐的呵護和陪伴下長大的,因為從小膽小害羞,沒有安全感,吳尊很依賴父母,一天到晚都黏在他們身邊。當吳尊開始接觸運動,他才開始慢慢找到自信,從童年的膽小、害羞、沒安全感中得到釋放。

吳尊小時候

吳尊:我小時候很愛運動,什麼運動都做,羽毛球、乒乓、足球、籃球、網球都玩,我可能有時候一天玩四種運動。一開始是爸爸帶我接觸籃球,他每次帶我去籃球場,到最後是我真的愛上籃球了,我又遇到一個非常喜歡的偶像——喬丹,因為我從喬丹的身上學到了很多生活的態度。

17歲的時候,吳尊的房間裡擺滿了邁克爾·喬丹的海報和作品,那時候,他的夢想是成為職業運動員。那一年,因為對籃球的熱情和喜愛,吳尊決定舉辦一場正式營利性的3對3籃球比賽,這種比賽在汶萊從未有過。

吳尊和父親

吳尊說,既然前無古人,就算失敗也無妨。找場地、拉贊助、找啦啦隊表演,吳尊把自己從電視上看到的籃球比賽的樣子一一實現。比賽結束後,吳尊算了算收入和支出,竟賺了1000美元,這是吳尊人生的第一筆“生意”,這次的“微創業”也為之後吳尊的商界路途埋下了種子。

吳尊:那個時候也沒想要幫我爸爸,純粹覺得以後長大可能會自己做生意,所以才會選這個科目。那時候才18、19歲,所以頭腦也很簡單,沒有太多的想法。假如我知道的話,就會讀廚藝,我很喜歡做飯,不然就是讀室內設計,因為我很喜歡設計。

吳尊畢業於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讀書期間,開過撞球店、開過改裝車行,積累了不少創業經驗。他喜歡設計,第一次做改裝車便登上澳大利亞汽車雜誌封面,自己的三家健身房室內設計圖也都是吳尊親手繪製完成。在澳大利亞生活那幾年,吳尊一直保持健身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創辦健身房的預想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吳尊的畢業照

吳尊:因為健身房這個東西,我非常熟悉,很多東西都自己親力親為去做,包括我們要訂的設備、裝潢、設計圖都是自己畫。我自己本身是一個很會規劃自己時間的人,我自己有一本日曆,我會寫我要做什麼,把時間規劃得非常充實。

藝人、企業家、爸爸,吳尊一直在多重身份中不停轉換。有人問他,演藝圈的工作那麼忙,你如何管理自己的健身房?也有人說他,做這麼多事情,還有多少心思能好好拍戲?

吳尊:工作跟生活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不會花很多時間去做一件事情,沒日沒夜地去做這件東西,我可能要求不會放到這麼高。比如說我的健身房,我可能希望可以做到80分,我的演藝圈80分,我的家庭80分。假如一個東西要做到100分的話,你那邊一定是變成60分了,因為人的能力有限制,所以我希望可以做到一個平衡,每一個都顧到。我覺得平衡很好,所以我的小朋友都是天秤座,我也希望他們的生活以後是平均的。

有人說,吳尊一直就像偌大世界裡的“拾荒者”,那些金光閃閃的東西並不是他所要的,他拾取的是那些人們在成長途中丟掉的簡單、赤誠和愛。

他不害怕失敗,也沒有過大的野心。在大家面前的這張近40歲的偶像容顏,和記憶中多年前的樣子沒有太大變化,還是那樣被上天眷顧著的完美和精緻,但是似乎又有些不一樣。

吳尊:很多人是40歲不惑,我自己本身是25歲不惑。我自己本身很年輕就看開很多東西,所以才會一路走來比較樂觀,比較開心一點。希望我的小朋友也能這樣,很樂觀地去面對生活,不要等到40歲才看得開。從偶像變實力派,這個也要時間的,我也不急,我也不會說要變成什麼樣有實力的演員,要得獎什麼的。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我很誠懇地對待每一份工作,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大家,我覺得這反而對我來講是比較重要的。我一直相信媽媽是在天上看過來的,我不想讓她擔心,因為我知道假如我做了一些東西是她不放心的,她時沒辦法跟我說的,只能在上面擔心,所以我不想有這種情況發生,我想儘量自己可以做好,努力地做好。

編輯:劉夢琪、巴塔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