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網路媒體走轉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剔犀

剔刻現場圖

刷漆現場圖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剔犀是一種獨特的雕漆藝術, 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在山西省新絳縣有著“百里千刀一斤漆, 精雕細琢數剔犀”的說法, 2018年1月24日, 記者走進絳州, 感受剔犀的精美藝術。

在新絳縣黃河雲雕工藝廠, 琳琅滿目的剔犀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 不禁想深入瞭解一下這些精美的作品是如何製作而成。 一件件精緻的首飾盒、插花瓶,

從大到小整齊的擺放在展櫃上, 盒子上紋路清晰, 造型優美, 美不勝收。 除此之外, 剔犀桌椅板凳更讓我驚歎, 桌椅上的紋路迴旋自如, 光彩照人, 如行雲流水般舒暢。

據瞭解, “絳州剔犀”雕漆工藝始于唐, 興于元, 盛於明, 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屬於漆器作品中的雕漆工藝。 此種工藝是用黑紅兩色特製天然大漆在特定的胎體上有規律、有層次的反復漆塗積累到一定厚度再用刀加以剔刻, 雕刻時刀鋒呈“V”字型, 刀口均勻圓潤, 雕刻後的斜面露出不同層次的紋理, 黑紅交替, 隨著紋飾的輪廓回轉, 通過打磨後再用手心沾植物油、磚灰、麵粉反復推磨, 顯出光澤, 因刀口斷面清晰, 層層漆紋大都以迴旋生動, 流轉自如的雲紋組成,

又俗稱“雲調”因其技藝繁雜, 獨特的手工技藝難以掌握, 工藝週期最少需要六個月, 以及大漆的難得等, 而幾經失傳之危, 更能彰顯“絳州剔犀”漆器的難得和可貴。

漆器作品製作精美、風格獨特、是值得觀賞和收藏的藝術品, 所謂“慢工出細活”, 每一件精緻的作品都歷經了複雜的製作工序, 正因如此, 剔犀藝術顯得尤為珍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