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專家鑒定和儀器鑒定,我們究竟該相信那個?

層出不窮的天價拍賣, 鋪天蓋地的贗品仿品, 藏家與專家之間愈演愈烈的博弈……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 專家鑒定到底可不可信?儀器鑒定是不是就精准?究竟該相信誰?

目前, 在古玩圈鑒定規則中, 強調以眼學為主, 儀器為補充的模式。 這中間有很多複雜的因素, 儀器檢測技術是否成熟, 僅僅是原因之一。 最重要的是古玩的廣泛性和複雜性。

在民間流散和市場中, 從來沒見過的各種稀奇古怪的古董太多了。 有的博物館沒有、資料中都沒有記載, 因此沒有對照物, 也不知何時、何地出土, 這類古董很難鑒定。

如果從實質上認識真偽古董就必須懂得材料學、工藝學以及其他科技領域的基本常識。

而收藏活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都要求業內專家行家先從學習、瞭解歷史知識開始, 通過平時多接觸、多觀察古玩藝術品, 逐漸提高自己的鑒賞水準。

也就是說, 行家的經驗其實就是一個資料庫, 他們能結合歷史、人文、典故等因素對古玩藝術品做出綜合的評判。 科技手段的檢測儀器, 一是難以對所有古玩都一一採樣, 二是資料不全就難以成為評判是非的標準。

另外, 行家、專家憑肉眼鑒定, 其實也是一種科學檢驗手段。 之所以這樣說, 是因為專家的眼光也是建立在對歷史、藝術、考古等多方面知識的基礎之上, 得出來的一個評價標準, 這個標準並不是某一位專家自己發明出來的, 是凝結著一代一代人的智慧和經驗。

科學儀器檢驗方法準確的說法應該叫做“儀器檢驗法”, 前者與後者並不對立, 而是相輔相成。 在如今的鑒定活動中, 也運用上了大量的科學儀器, 用科學儀器檢測出來的資料對專家分析進行補充、論證,

兩者配合得很好。

通常, 一般的藏品, 以專家的眼學就可以做出判斷, 沒有必要借助檢測儀器。 當然, 前提是你找到了一個可靠的專家。 可靠的專家在哪兒呢?

3月25日, 第二十一屆古玩專家鑒定交流會, 就請來了兩位圈內知名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宋海洋、原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鄧丁三。 歡迎廣大藏友報名參加。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