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一代書法大家,創“飛白書”,卻因歎董卓,死于王允之手

據說, 鐘繇曾在曹操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見到韋誕手中的蔡邕所著《筆論》, 求之不得而嘔血, 終於在韋誕死了之後, 遣人掘其墓而得《筆論》, 鑽研之後書法突飛猛進。

蔡邕, 就是蔡琰蔡文姬的父親, 東漢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 蔡邕擅長篆書、隸書, 尤以隸書著稱, 其字結構嚴整, 點畫俯仰, 體法多變。 漢靈帝時, 蔡邕看到工匠用掃白粉的帚在牆上寫字, 受到啟發而創造了“飛白書”。 這種書體, 筆劃中絲絲露白, 似用枯筆寫成, 為一種獨特的書體, 對後世影響甚大。 唐張懷瓘《書斷》評論蔡邕飛白書時說“飛白妙有絕倫,

動合神功”。 不過, 現在是見不到蔡邕的書跡了。 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筆法傳授人名》說:蔡邕受于神人, 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 文姬傳之鐘繇, 鐘繇傳之衛夫人, 衛夫人傳之王羲之, 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照這麼說來, 鐘繇、王羲之、王獻之都是蔡邕的徒孫了。

漢靈帝曾派蔡邕等人把儒家七經(《魯詩》《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校對後抄刻成石書, 一共刻了8年, 刻成46塊石碑。 每塊石碑高3米多, 寬1米多。 而這經文是由蔡邕親自用書寫在石碑上, 然後再由工匠鐫刻的。 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經》。 石經刻好後立在太學門口, 太學就是當時的國立大學, 所以人們又稱這部書為《太學石經》。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 是用隸書一體寫成,

字體方平正直、中規人矩, 極為有名, 故也稱為《一字石經》。 後人評價蔡邕隸書“骨氣洞達, 爽爽有神力”。 而今, 《熹平石經》只剩殘石及殘拓。 有人認為熹平石經中的隸書過於工整, 相當於隸書中的“館閣體”, 也是各有各的觀點吧。 不過, 學隸書的確實很少學石經的。 不管從歷史還是書法角度來說, 《熹平石經》都是無價之寶。

熹平石經殘石

董卓掌權後, 雖殘暴, 卻也知道選拔人才, 他重用蔡邕, 而董卓死後, 蔡邕為之歎息, 結果惹怒王允, 將其下獄, 不久, 殺掉了。 蔡邕為什麼哭董卓, 眾說紛紜。 總之, 在那麼複雜的朝廷中, 他這麼一表態, 送了自己的性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