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給你畫一幅牛市藍圖

要畫牛市藍圖, 一定是要對市場上的股票進行合理的分類, 而且要大致瞭解牛市的每一個階段資金主攻的方向在哪裡。

股票市場所有股票的大類劃分老前輩們早已經給我們劃分好了, 而且在節目中你也會經常聽到:成分股(權重)、成長股、概念股、垃圾股。 其實四者之間沒有非常嚴格的區分, 因為大多數的股票是四者中兩者的疊加, 少部分是三者疊加, 而且四者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 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而且還有相對性, 比如說, 創業板相對於上證指數中的股票而言, 創業板代表的是成長股概念股,

上證代表的是權重。

成份股:又稱"指數股"。 選取有代表性的公司, 計算股票價格指數時所選用的股票。

成長股:銷售額和利潤額持續增長且速度快於整個國家和本行業的增長。

概念股:只是以依靠相同話題, 將同類型的股票列入選股標的的一種組合。 通常會被當作一種選股和炒作題材。

垃圾股:指的是業績較差的公司的股票。

而一輪健康的牛市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我自己喜歡定義為牛市發動階段, 成長階段, 瘋狂階段。 牛市在絕望中來臨、質疑中展開、猶豫中猛漲、狂熱中結束。

牛市發動階段:

摘自網文:“人們重新恢復對未來經濟的信心。 反應到股市上, 就是股票對其公認價值的回歸。 連續大跌後, 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在買入被人遺棄的股票。

經歷了漫漫熊市後, 沒人炒股了, 到處都是深度打折的股票, 股價跌成渣。 牛一階段股票價格對比價值大幅打折, 先知先覺的投資者勇敢地買入, 標準的價投行為。 牛一階段先知先覺的投資者于:“哪些公司是低於帳面價值的”來找標的。 所以主要就是找那些低市淨率、低市盈率, 也可以說就是撿便宜階段, 驅動股價的是先知先覺者在大搶便宜貨。 ” 所謂的價值投資盛行“牛市第一階段比熊市第一階段還難判斷, 是一個回顧時才會清晰可辨的階段。 牛一階段是在大片的質疑聲中展開和結束的, 過程中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認為牛市來了。 ”

這些表現是不是跟去年的下半年很像?

個人認為, 以上現象是牛市發動的前夜,

預熱期, 但是很難賺錢。

牛市建立最關鍵的是什麼?是信心, 是增量資金。

怎麼建立信心, 吸引增量資金?對於指數而言, 是打破大級別的下跌或者震盪結構, 建立上漲結構, 打出賺錢效應。

怎麼去打破舊結構呢?或者說靠什麼去推動指數建立上漲結構?拉抬對指數影響最大的一類股票——成分股。

(⊙o⊙)哦, 原來是這樣。

存量資金博弈, 先知先覺的資金要發動行情, 建立上漲結構, 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攻擊成分股。

上證指數的成分股集中在哪裡?銀行、石油、醫藥、房地產、釀酒、保險、電子元器件、券商信託、汽車行業、機械行業。 看看最近一個多月, 這些板塊表現, 有沒有發現什麼?資金很聰明, 有炒作邏輯的是不是全部拉了一波?

再看最近才動的創業板的成分股集中在哪裡?軟體服務、網紅直播、文化傳媒等等。 。 。 有沒有發現什麼?

之前就一直說, 牛市第一波資金主攻的是成分股!!!現在還是只是初級階段, 因為上證的上升通道, 以及創業板的下跌通道都沒有突破, 而恰恰也是從成分股中選擇底部啟動, 收集底部籌碼的最好時機, 因為箭在弦上了, 突破就發了。

計畫是這樣的, 最近會把牛市的幾個階段以及資金主攻的方向給大家羅列出來, 然後在後面的行情的推進中不斷帶著大家印證。

東財, 300033(同花順), 是不是創業板的成分股?為什麼資金會攻擊明白了嗎?

思考:為什麼從創業板中選標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