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17年超支可能使18年赤字率下降

李超執業證書編號:S0570516060002

作者:華泰證券宏觀研究

核心觀點:

我們預計2018年赤字安排維持總規模不變, 仍然是2.38萬億, 由此推算赤字率會回到2.5%-2.6%左右。 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增速提升, 分別比上年加快2.9個和6.3個百分點, 扭轉了近年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增速逐年放緩的態勢, 財政超收明顯。 赤字為3.08萬億元, 赤字率3.72%, 超出年初2.38萬億的赤字規模。

土地出讓收入依然強勁, 累計增速年底回升

2017年1-12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61462億元, 同比增長34.8%, 比1-11月累計上升4.7個百分點。 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2059億元,

同比增長40.7%, 比1-11月上升5.4個百分點, 上升幅度較大, 可能與土地出讓金分期繳納有關。 未來土地財政是判斷基建和地產投資的關鍵, 我們認為結合地產相關稅收和銷售的回落, 未來地產投資存在下行壓力, 2017年地產投資同比增速7.0%, 符合我們的預期, 今年可能回落到4.5%左右, 現在拐點逐漸顯現。

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增速提升, 財政超收明顯

2017年1-12月累計,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2567億元, 為年初預算的102.3%, 比上年增長7.4%。 稅收收入144360億元, 同比增長10.7%。 二者分別比上年加快2.9個和6.3個百分點, 扭轉了近年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稅收收入增速逐年放緩的態勢。 主要原因一是我國現行稅制結構下, 財政稅收收入對工業品價格變化的彈性較高。

2017年全年PPI由上年下降1.4%轉為上漲6.3%, 工業企業利潤修復, 帶動了以現價計算的相關稅收快速增長。 二是個人2016年置換房產買房帶來2017年個人財產稅的增加。 三是前年營改增等減稅降費政策性減收措施使收入基數較小。

赤字3.08萬億, 超過預算赤字, 預計18年仍按2.38萬億安排

2017年1-12月累計,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3330億元, 同比增長7.7%, 為年初預算的104.3%, 超支4.3%。 2017年支出進度明顯加快, 收支總量相抵, 赤字為3.08萬億元, 赤字率3.72%, 超出年初2.38萬億的赤字規模。 我們預計2018年赤字安排維持總規模不變, 仍然是2.38萬億, 由此推算赤字率會回到2.5%-2.6%左右。

地方政府債繼續發行, 8月底前完成置換工作

2017年1-12月累計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3581億元, 小於上年同期的60428億元, 主要由於存量債務置換量不及上年。

未來伴隨項目收益債試點推廣, 土儲債、公路債發行常態化, 地方政府發債有望成為主要融資模式, 融資平臺逐漸與地方政府分離。 截至17年底全國地方政府累計發行置換債券10.9萬億元, 目前尚未置換的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還有1.73萬億元, 預計今年8月底前可全面完成置換工作。 我們認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一定風險, 在打破剛兌的大趨勢下存在定點爆破可能。 但從國際比較看我國政府杠杆率並不高, 不必過度擔心政府債務可能引發的明斯基時刻。

支出結構開始呈現方向性調整

2017年1-12月累計, 從主要支出專案情況看, 債務利息支出增速仍然排在第一, 達6185億元, 比前年增長21.9%。 :除此以外,

增速靠前的項目分別為:節能環保支出5672億元, 增長19.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4812億元, 增長16%;城鄉社區支出21255億元, 增長15.6%;科學技術支出7286億元, 增長11%。 2017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財政支出的結構性因素比總量因素更加重要, 預計環保、扶貧、先進製造業等方面仍將是未來補短板的方向。

風險提示: 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違規舉債現象。

免責聲明

本公眾平臺不是華泰證券研究所官方訂閱平臺。 相關觀點或資訊請以華泰證券官方公眾平臺為准。 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本公眾號內容僅面向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公眾號內容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並非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取消關注本公眾號,不再訂閱、接收或使用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因本公眾號難以設置存取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本公眾號旨在溝通研究資訊,交流研究經驗,華泰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者視為華泰證券的客戶。

本公眾號研究報告有關內容摘編自已經發佈的研究報告的,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佈當日的完整內容為准。如需瞭解詳細內容,請具體參見華泰證券所發佈的完整版報告。

本公眾號內容基於作者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資訊編制,但作者對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對證券價格的漲跌或市場走勢作確定性判斷。本公眾號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發佈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證券可能會發出與本公眾號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公眾號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訂閱人不應單獨依靠本訂閱號中的資訊而取代自身獨立的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公眾號內容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華泰證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公眾號版權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眾號發佈的所有內容的版權。如因侵權行為給華泰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泰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23032000。

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相關要求,本公眾號內容僅面向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公眾號內容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並非華泰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取消關注本公眾號,不再訂閱、接收或使用本公眾號中的內容。因本公眾號難以設置存取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煩請諒解!本公眾號旨在溝通研究資訊,交流研究經驗,華泰證券不因任何訂閱本公眾號的行為而將訂閱者視為華泰證券的客戶。

本公眾號研究報告有關內容摘編自已經發佈的研究報告的,若因對報告的摘編而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佈當日的完整內容為准。如需瞭解詳細內容,請具體參見華泰證券所發佈的完整版報告。

本公眾號內容基於作者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資訊編制,但作者對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對證券價格的漲跌或市場走勢作確定性判斷。本公眾號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發佈當日的觀點和判斷。在不同時期,華泰證券可能會發出與本公眾號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公眾號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訂閱人不應單獨依靠本訂閱號中的資訊而取代自身獨立的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普通投資者若使用本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解讀服務而對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進而造成投資損失。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公眾號內容所造成的一切後果,華泰證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公眾號版權僅為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經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眾號發佈的所有內容的版權。如因侵權行為給華泰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華泰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經營許可證編號為:Z230320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