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華道家氣功|全真功

全真功原名為《全真功內外丹法》。 此功法由道家功法衍化而來。

趙光幼年重病纏身, 曾先後從師陳嬰甯、曹一鳴、貢噶等名家學練坐禪, 集各家所長, 自創而成這套《全真功內外丹法》。

【功法】

1、內丹法:

老子曰:“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 是說:常練“無”(球)以觀照“氣”的奧妙, 常練“有”(球), 以觀照“氣”的邊際。

內丹法的練法:即練一個球, 這個球是“氣”, 它沒有形體, 練時假想腹內有個球體, 大小如拳大, 緩慢地在腹內向正前方自轉, 將眾多的念頭系注在這個球上, 即以一念代萬念, 隨著意念集屮深入, 寂寞深邃, 最後連球的轉動也自自然然忘掉了。 古雲:“此中得一複忘一”就是這個意思, 功夫到此, 溫熱、麻脹、舒適, 安樂種種感受會不求自來, 有病之人病定會有改善。

2、外丹法:

孫思邈曰:“養生之道, 常欲小勞, 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但流水不腐, 戶樞不蠹, 以其運動故也。

外丹祛是動練, 不求靜而自靜, 共練八個字:升、降、開、合、進、退、旋、轉。 全身放鬆, 提襠吊頂, 松肩墜肘, 兩腿微屈, 意想兩手中間有一個球, 這個球上為升, 下為降, 大為開, 小為合, 向前為進, 向後為退, 左右轉圈為旋轉。 隨意運動不定位, 一個人一樣, 一次一樣, 不會重複不變, 如獅滾球, 如龍戲珠。 動以腰為軸, 腳不離地, 輕行磨擦, 動作快慢自如, 以舒自然為准。

思想集中在球的動作上, 不要分散, 神不旁鶩, 呼吸自然, 不須配合動作。

這個功法以意代動, 外動內靜, 不拘外形, 只求神似, 練功過程中逐漸誘導入靜, 使大腦皮層處於保護性擬制狀態, 從而修復機體的各種功能。 對發放外氣很容易掌握。

3、聽息法:

上座後, 閉上眼睛, 開始不須用耳(聽覺)去聽呼吸, 而以心(意念)去“聽”呼吸, 漸漸地心意靜伏, 進而不用心去(聽), 使心念與呼吸相依, 這樣就“心不離息, 息不離心, 神不離氣, 氣不離神, 神氣合一”。 在無念的虛無中, 會充滿先天的元氣, 或集中聚合、或彌漫百骸, 乃於宇宙。 久之, 功夫漸臻仙境。

4、雙修法:

上坐時, 先“恬然無思,

淡然無慮”, 過去, 現在、將來一切事都不去思慮它, 兩目垂簾, 返視收聽, 目光內照, 冥想自己的愛人, 如在眼前。 古雲:“在眼前, 甚容易;得服之人妙難言。 呂岩曰:“目前咫尺長生路, 多少愚人不悟”。 就是這個意思。

初坐時, 不會觀想不移, 必定妄念旋起, 不知跑到那裡, 應立即用照覺破除, 妄念破照, 心又安靜, 妄念又起, 繼續照斷, 反復覺照破斷, 心自安, 意自靜, 這種雙修法適於志同道合夫婦雙修, 漸進佳境, 會使人感到自由自在, 安逸喜樂。

5、練精法:

《素問·金匱真言論》稱:“精者身之本也”。

古人認為:“精”是人的生命的基本物質, 應當固藏, 愛之勿泄, 用而勿傷, 才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 孫捂空祖師口訣:“……都來總是精氣神, 謹固牢藏休漏泄, 體中藏……。

白玉蟾曰:“初入玄門, 不用他求, 首在絕欲, 先天必須後天足, 自今日始, 要不漏精液, 便是登天梯航, 結嬰種子”。

具體練法:①控制不泄精液。 《內經·生氣通天論》“凡陰陽之要, 陽密乃固”“陰平陽密, 精神乃洽”“密”字是“守住不出”的意思。 ②患有遺精者, 須用牽轉白牛法, 其法用紗布, 或一般布,一小兜,將外腎兜起,拴在後腰之上,此病自免。

6、練氣法:

《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生,散則為死。

“氣”是生命的動力。人與氣的關係猶如魚之與水,魚有水則生,無水則死。同樣,人有氣則生,無氣。

具體練法:即內丹法與外丹法的練球,球即丹,丹就是氣,是沒有形體的氣。初練很摸到邊緣,故假說練球,球是個形體,使於想像與捉摸,久練長氣,亦有氣感產生。

古書雲:“以心使氣”“意到氣到,氣到力到”“以心運氣攻病”“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等等。氣不可散。

7、練神法:

《醫鈔類編》認為:“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勞、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

“神”是人體大腦功能的表現,既是生命力的表現,又是生命力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不可失。

具體練法:上座後,返觀其身,氣在其中,返觀其氣,神在其中,神不離氣,氣不離神,氣神合一,凝神守一,練神無上法門也。

8、大象法:

自由站、兩腿微屈,全身放鬆,兩眼凝視命門,意想命門有一股氣流向丹田鼓蕩,身體隨著鼓蕩,身體在顫動,但在原地。

這種功法,練時自己能控制運動量的大小,並且要動則動,要停則停,但感到自己不能控制的人,不宜練此功。

9、默念法:

字句的默念,可自編字句,或念古詩句,由師付口訣都可以。最好字句要簡單,容易默念。

姿勢採取自由坐勢,不必盤膝,默念不要出聲,亦不記數,默念到不知有我,亦不知在默念,但不是昏沉入睡,也不是進入夢鄉,更不是平日的醒態,而是進入氣功態。《入藥鏡》雲:“三十六宮翻卦象,千金不與俗人平,骨節三百六十,毛孔八萬三千,無不融和周遍。”氣功態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有體會,不練功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以上收集九種氣功功法,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要任選一種,堅持修煉,都能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效果,使人的大腦得到最良好的,最安靜的體息,機體得到更好更快的調整平衡,由無序到有序。

——引自李永《治病養生氣功圖解》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或一般布,一小兜,將外腎兜起,拴在後腰之上,此病自免。

6、練氣法:

《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生,散則為死。

“氣”是生命的動力。人與氣的關係猶如魚之與水,魚有水則生,無水則死。同樣,人有氣則生,無氣。

具體練法:即內丹法與外丹法的練球,球即丹,丹就是氣,是沒有形體的氣。初練很摸到邊緣,故假說練球,球是個形體,使於想像與捉摸,久練長氣,亦有氣感產生。

古書雲:“以心使氣”“意到氣到,氣到力到”“以心運氣攻病”“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等等。氣不可散。

7、練神法:

《醫鈔類編》認為:“養心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勞、憂煩,神不守舍,則易於衰老。”

“神”是人體大腦功能的表現,既是生命力的表現,又是生命力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不可失。

具體練法:上座後,返觀其身,氣在其中,返觀其氣,神在其中,神不離氣,氣不離神,氣神合一,凝神守一,練神無上法門也。

8、大象法:

自由站、兩腿微屈,全身放鬆,兩眼凝視命門,意想命門有一股氣流向丹田鼓蕩,身體隨著鼓蕩,身體在顫動,但在原地。

這種功法,練時自己能控制運動量的大小,並且要動則動,要停則停,但感到自己不能控制的人,不宜練此功。

9、默念法:

字句的默念,可自編字句,或念古詩句,由師付口訣都可以。最好字句要簡單,容易默念。

姿勢採取自由坐勢,不必盤膝,默念不要出聲,亦不記數,默念到不知有我,亦不知在默念,但不是昏沉入睡,也不是進入夢鄉,更不是平日的醒態,而是進入氣功態。《入藥鏡》雲:“三十六宮翻卦象,千金不與俗人平,骨節三百六十,毛孔八萬三千,無不融和周遍。”氣功態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有體會,不練功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以上收集九種氣功功法,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要任選一種,堅持修煉,都能達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效果,使人的大腦得到最良好的,最安靜的體息,機體得到更好更快的調整平衡,由無序到有序。

——引自李永《治病養生氣功圖解》

武術大師們一致推崇的練武要訣請點擊:練武要訣。擇得好師——站的好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