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網購遇假貨如何取證維權?

編者按:近年來每逢傳統節日、西方節日, 抑或是“雙11、雙12”等人造節日, 都成為互聯網商家炒作的賣點, 成為那些足不出戶的年輕線民“買買買”的“狂歡”。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7年“雙11”期間網購交易額約2539.7億元人民幣。 更有海外媒體稱中國電商將對商業世界和全球社會帶來深遠影響。 在國內外讚譽聲中, 網購“新常態”背後, 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來。 交易額放量增長帶來了快遞業繁榮發展, 然而快遞數激增, 過度包裝、違規包裝引發的污染及危害愈發引人關注;網購平臺上亦有假貨、仿冒品、殘次品魚目混珠,

隨之而來是一些消費者維權困難;電商刷單、炒信、刪除差評的亂象, 也引發了網購平臺監管責任的思考。 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購不能失去監管, 人民網記者最近集中採訪調研了網購帶來的諸多問題。

歲末年初, 又到網購高峰季。 享受網路購物巨大便利的同時, 也有消費者困惑:網店“專櫃正品”代購靠譜嗎?若懷疑買到假貨, 該如何去舉證維權?

淘寶賣家堅稱雪地靴從美國代購但拒絕提供購物小票、海關報關單等證明。 記者以普通消費者身份多次向淘寶和阿裡平臺舉報, 但得到對方起初回復為“從資訊層面暫未能核實到售假資訊”。 一個獲淘寶“金牌”認證的6年老店, 平臺日常如何對其所售商品進行監測、監管?消費者投訴售假,

平臺僅從資訊層面能否核實清楚?記者就上述疑問繼續追問、投訴, 同時向杭州“12315”進行投訴舉報。 隨後, 淘寶網對店鋪進一步核查後, 將維權定性為“賣家出售假冒商品, 執行僅退款。 ”

淘寶“金牌全球購認證商家”所售UGG雪地靴被品牌權利人鑒定為假貨

賣家堅稱雪地靴為美國代購正品卻拒絕提供購物小票、報關證明

2017年12月12日下午, 趁著“雙12”大促,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一款UGG雪地靴, 結果顯示有100多家網店在銷售此款商品, 店名諸如“妞妞北美代購”、“小牛海外代購”、“UGG精品名店”、“UGG 免稅”等。

從價格上看, 不少標著“正品代購”的雪地靴與官方售價差距明顯。 UGG某款雪地靴在天貓旗艦店的售價為1579元, 中國官網售價1580元, 美國官網售價150美元。

賣家也承認了有瑕疵。 賣家不能提供專櫃代購小票和海關報關證明》二審稿正在向全國公開徵求意見。

平臺是電子商務經營活動中“承上啟下”的中間部分, 二審稿第二章中專門針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做出規定, 相對於一審稿, 加重了平臺的責任。 《電子商務法(二審稿)》第51條規定, 消費者要求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承擔先行賠償責任的, 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胡鋼律師建議在電子商務法中明確“具有市場優勢地位的平臺經營者應當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他強調“直接承擔”, 而非“不能提供平臺內經營者的真實的名稱、地址的”才承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