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茅侃侃很可惜,更可惜的是他倒在了電競黃金時代的門口

年僅34歲, 80後創業標杆, 茅侃侃留下一句“我愛你不後悔, 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就此離去。 有人惋惜年輕生命的逝去, 有人慨歎創業者的艱辛, 當然還有人行銷這一場悲劇。

瞭解事情始末的人都知道, 茅侃侃的離世主要原因來自于萬家電競的壓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 萬家電競是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於2015年合資成立的公司, 其中萬家文化持股比例達到46%, 茅侃侃持股比例為34%, 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

但萬家電競的業績自成立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 截止2017上半年, 公司負債合計金額約4812.7萬元。 這所有的錢, 都是由萬家文化以借款的形式注入。

後來祥源控股進入萬家文化、成為實際控制人之後, 由於萬家電競不符合祥源控股的發展戰略, 因而終止了資金的支持, 這也讓茅侃侃失去了最後的希望。

公司一直虧損肯定不是作為一個CEO想要看到的結果, 但是從整個電競市場的格局發展來看,

萬家電競成為資本博弈之間的炮灰, 或許也實屬必然。

國內電競行業格局明顯

根據企鵝智酷與騰訊電競發佈的報告顯示, 2016年中國電競收入占全球收入的15%, 在用戶基礎方面, 中國電競市場在2017年完成2.2億用戶積累, 2018年預計將達到2.8億人。

另外, 2013到2015年, 中國電競賽事數量增長超過80%;電競賽事運營市場規模約為2億元, 2016年同比增長500%, 達到12億元。

很明顯, 中國已經成為一個電競大國。

而在過去的幾年中, 隨著電競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炸性增長, 電競也成為了國內許多年輕人青睞的工作, 國內甚至還出現了專業的電競培訓學校。

其實, 早在王者榮耀火爆之前, 中國電競已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野蠻增長, 從之前的魔獸爭霸、反恐精英, 到網游時代的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 再到如今的手遊電競時代人人喊著的王者榮耀與吃雞遊戲。 隨著網路寬頻的升級以及資本的接連入局, 國內電競行業已經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 在國內也越來越受歡迎。

截至2016年, 電競行業融資達66起,

融資金額也從9.63億元增長到158.64億元, 漲幅大概為16倍。 其中, 2016年阿裡體育投入1億元進軍電子競技, 旗下阿裡體育更打造了WESG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騰訊4億元參與直播平臺鬥魚TV的新一輪融資, 後者成立不到三年, 估值已達百億。

的確, 當電競相繼進入亞運會和高等教育行業, 並且資本紛紛入局時, 有人說, 現在的電競是最好的時代, 但往往就是在當下最好的時代下, 電競的上下游各版塊均已趨於成熟穩定。

首先, 電競直播行業已經基本洗牌完成, 鬥魚已經在籌備IPO的過程中, 並且背後有騰訊的資金支持, 其他直播平臺虎牙、映客等也都在嘗試融資或尋找金主, 這些背靠資本的頭部平臺瓜分了明星主播與流量, 不給任何新進玩家一絲的機會。

此外, 電競下衍生出來的職業電競俱樂部, 目前無論在資源還是資金方面難度都非常大, 況且這種俱樂部的早期收入模式單一, 也就只有一些集團大公司有些戰略佈局, 比如說國民老公, 其他的小魚小蝦在沒有資金支持下大多也只能敬而遠之。

至於電競商業模式上, 大部分也都由於受到頭部資源的掣肘而達不到創新, 發展已經達到天花板。 主要圍繞粉絲經濟衍生出來的商業開發也都被頭部資源所控制。

而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 國內的電競企業大多都是遊戲廠商從內容授權和生產方面掌握著一定的控制權。 比如“英雄聯盟”與“王者榮耀”賽事由騰訊主導, 這就直接導致了賽事公司局限於賽事執行, 廣告贊助等收入大頭都被遊戲廠商吃掉。

所以目前國內的電競市場情況就是,基本由頭部資源做主導,火熱的背後往往都是在自嗨。

萬家電競做錯了什麼?

我們再回到萬家電競身上,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萬家電競走向沒落,讓茅侃侃走向絕望。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茅侃侃是在2015年創立萬家電競擔任CEO,說實話,2015年的確是一個好時機。

當年,由王思聰創辦的香蕉遊戲在2015年成立,剛開始就吸引徐小平投資的英雄互娛也于當年成立,並成功借殼登陸新三板,創造了創業公司的奇跡。所以說,當時的萬家電競還是有機會的。

但萬家電競可能就錯在一直以研發產品為重而忽略了電競的品牌。

其實上面所說的英雄互娛走的也是這條路,不過與萬家電競不同的是,英雄互娛前期獲得了投資人的信賴,公司發展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旗下研發的幾款遊戲也得到了市場上的認可,但當王思聰和華誼兄弟中斷了投資之後,這家名不見虛傳的奇跡公司的門前在也沒有資本的進入,導致目前的發展也不溫不火。

事實上,在整個電子競技的產業中,選擇還是比較多的,有像王思聰香蕉遊戲這樣的賽事承辦者;也有像阿裡電競這樣的三方賽事舉辦方;當然,也有WE、RNG這樣的電競俱樂部和騰訊這樣的遊戲產品開發方和官方賽事組織者。

但偏偏資金不到位又搞產品研發,這無形當中就對資本的要求就抬高了一個檔次,可彼時的萬家並沒有拿到新的融資,1000萬的資本不僅要研發一款產品,同時要維持企業基本的運營,這可能對於剛剛成立的萬家來說有點入不敷出,尋找資本的入注才是當時的重中之重。

好在當時萬家文化加入了萬家電競的投資,同時也開始擬並購隆麟網路以及快屏網路。萬家文化在當時佈局的設想是,一方面讓萬家電競負責遊戲的開發、引進,攜手合樂智趣可以打造視頻內容生態以及電競賽事。另一方面讓隆麟網路以及快屏網路這兩家公司,將聚焦明星主播打造、專業解說培養等領域。兩者共同來建立自己的電競帝國。

但很快這個夢想就破滅了。因為當時萬家文化給出的公告顯示:“由於評估等工作涉及因素較複雜,進程緩慢,致使重組進度晚於預期,從目前進度看重組無法在2016年度完成,經協商,決定終止此次重組。”後面就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趙薇收購萬家文化被證監會處罰,以鬧劇收場。

但此時的萬家電競依然在遊戲的研發上下功夫,有報導中稱,萬家文化2015年向萬家電競輸血640萬。所以到了2017年,萬家電競無法完成融資,別說是產品的研發了,就連企業的運營也成了問題。

電競的成敗關鍵還在於資本?

如果我們單從戰略上來分析,只能惋惜萬家電競原本可以在如火如荼的電競市場分一杯羹,最後卻落得如此的悲劇。

萬家電競瞄準的是手遊,涉獵的即時戰略競技類、多人戰術類、戀愛養成類都具有火爆的基因。《餘燼戰爭Ⅱ》也包含了衍生出電競賽事的基本要素。

萬家文化在2016年8月的佈局眼光也是正確的。要不然也不會有JY等人成為大紅大紫的主播。但問題還在於資本市場這方,其實從2016年底開始,萬家電競就開始期盼趙薇的入局。畢竟資本的追捧可以給萬家電競繼續燒錢做自研產品的信心,直到後來,銀行叫停了龍薇傳媒貸款,證監會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趙薇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茅侃侃的電競夢也就此破碎。

但另一邊,僅僅因為有資本的支持就完全形成了又一種景象。2016年,LPL等頭部電競賽事已形成了廣告贊助、明星經紀、轉播權售三部分組成基本變現模式,並以3000萬元的價格賣出了主贊助商席位,以1500萬元的價格賣出了四個轉播權。

當然,資本的問題之外,萬家電競在前兩款手游的開發方面並不成功,也可能是導致後續舉步維艱的原因。如果最開始的《心跳戰姬》和《九州無雙》能夠成為現象級手遊,或者後續有持續的收入進賬,融資是否會變得更加容易?其它遊戲開發是否更順利?

或許茅侃侃本人就是這麼一個追求極致的人,如今逝者已逝,我們不多加評論,只能為茅侃侃倒在了黃金時代的門口感到惋惜。

廣告贊助等收入大頭都被遊戲廠商吃掉。

所以目前國內的電競市場情況就是,基本由頭部資源做主導,火熱的背後往往都是在自嗨。

萬家電競做錯了什麼?

我們再回到萬家電競身上,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萬家電競走向沒落,讓茅侃侃走向絕望。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茅侃侃是在2015年創立萬家電競擔任CEO,說實話,2015年的確是一個好時機。

當年,由王思聰創辦的香蕉遊戲在2015年成立,剛開始就吸引徐小平投資的英雄互娛也于當年成立,並成功借殼登陸新三板,創造了創業公司的奇跡。所以說,當時的萬家電競還是有機會的。

但萬家電競可能就錯在一直以研發產品為重而忽略了電競的品牌。

其實上面所說的英雄互娛走的也是這條路,不過與萬家電競不同的是,英雄互娛前期獲得了投資人的信賴,公司發展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旗下研發的幾款遊戲也得到了市場上的認可,但當王思聰和華誼兄弟中斷了投資之後,這家名不見虛傳的奇跡公司的門前在也沒有資本的進入,導致目前的發展也不溫不火。

事實上,在整個電子競技的產業中,選擇還是比較多的,有像王思聰香蕉遊戲這樣的賽事承辦者;也有像阿裡電競這樣的三方賽事舉辦方;當然,也有WE、RNG這樣的電競俱樂部和騰訊這樣的遊戲產品開發方和官方賽事組織者。

但偏偏資金不到位又搞產品研發,這無形當中就對資本的要求就抬高了一個檔次,可彼時的萬家並沒有拿到新的融資,1000萬的資本不僅要研發一款產品,同時要維持企業基本的運營,這可能對於剛剛成立的萬家來說有點入不敷出,尋找資本的入注才是當時的重中之重。

好在當時萬家文化加入了萬家電競的投資,同時也開始擬並購隆麟網路以及快屏網路。萬家文化在當時佈局的設想是,一方面讓萬家電競負責遊戲的開發、引進,攜手合樂智趣可以打造視頻內容生態以及電競賽事。另一方面讓隆麟網路以及快屏網路這兩家公司,將聚焦明星主播打造、專業解說培養等領域。兩者共同來建立自己的電競帝國。

但很快這個夢想就破滅了。因為當時萬家文化給出的公告顯示:“由於評估等工作涉及因素較複雜,進程緩慢,致使重組進度晚於預期,從目前進度看重組無法在2016年度完成,經協商,決定終止此次重組。”後面就到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趙薇收購萬家文化被證監會處罰,以鬧劇收場。

但此時的萬家電競依然在遊戲的研發上下功夫,有報導中稱,萬家文化2015年向萬家電競輸血640萬。所以到了2017年,萬家電競無法完成融資,別說是產品的研發了,就連企業的運營也成了問題。

電競的成敗關鍵還在於資本?

如果我們單從戰略上來分析,只能惋惜萬家電競原本可以在如火如荼的電競市場分一杯羹,最後卻落得如此的悲劇。

萬家電競瞄準的是手遊,涉獵的即時戰略競技類、多人戰術類、戀愛養成類都具有火爆的基因。《餘燼戰爭Ⅱ》也包含了衍生出電競賽事的基本要素。

萬家文化在2016年8月的佈局眼光也是正確的。要不然也不會有JY等人成為大紅大紫的主播。但問題還在於資本市場這方,其實從2016年底開始,萬家電競就開始期盼趙薇的入局。畢竟資本的追捧可以給萬家電競繼續燒錢做自研產品的信心,直到後來,銀行叫停了龍薇傳媒貸款,證監會對龍薇傳媒、萬家文化、趙薇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茅侃侃的電競夢也就此破碎。

但另一邊,僅僅因為有資本的支持就完全形成了又一種景象。2016年,LPL等頭部電競賽事已形成了廣告贊助、明星經紀、轉播權售三部分組成基本變現模式,並以3000萬元的價格賣出了主贊助商席位,以1500萬元的價格賣出了四個轉播權。

當然,資本的問題之外,萬家電競在前兩款手游的開發方面並不成功,也可能是導致後續舉步維艱的原因。如果最開始的《心跳戰姬》和《九州無雙》能夠成為現象級手遊,或者後續有持續的收入進賬,融資是否會變得更加容易?其它遊戲開發是否更順利?

或許茅侃侃本人就是這麼一個追求極致的人,如今逝者已逝,我們不多加評論,只能為茅侃侃倒在了黃金時代的門口感到惋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