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僅有兩首詩作傳世,但其中一首地位很高,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珍寶, 唐朝時期湧現了許多有名的大詩人, 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 像李白的《行路難》、杜甫的《春望》等等, 大家都很熟悉。 今天, 小編要跟大家說一位僅有兩首詩作流傳於世的唐朝詩人, 雖然只有兩首, 但其中一首地位非常高, 被譽為是“孤篇蓋全唐”。

這位詩人便是張若虛。 張若虛出生於西元647年, 少時聰穎且勤奮好學, 長大後曾擔任兗州兵曹, 因文辭俊秀而馳名京都, 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三人被世人稱為“吳中四士”。

張若虛的詩作描寫細膩, 音節和諧, 清麗開宕而富有情韻, 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佔有重要地位, 但他的詩作大多散佚, 《全唐詩》僅收錄兩首, 一首是《代答閨夢還》, 另一首便是有著“孤篇蓋全唐”之譽的《春江花月夜》, 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春江花月夜》全詩為: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 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整首詩一共九段三十六句, 四句一韻, 韻律宛轉悠揚, 結構嚴謹, 字雕句琢, 語言清新而優美, 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 詩中通過對唯美江月之景的絕妙描繪, 引發出對個人生命經驗的思考,

後又上升到對宇宙意識的哲學思考, 不管是呈現的視覺畫面還是蘊含的思想哲理, 都給人一種獨特絕美的享受, 由此看來, 無愧於“孤篇蓋全唐”的盛名。 著名學者聞一多更是評價它為“這是詩中的詩, 頂峰上的頂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