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出世,入世

‘‘桃花塢裡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 花開花落年複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不願鞠躬車馬前。 ’’唐寅的這首《桃花庵詩》拋開後面的部分和詩人自身的感情, 片面的來說, 這前半段真真實實的寫出了多少人嚮往的生活:自給自足、無人打擾, 在秀麗的山水之間體味人生的樂趣。

自小便嚮往古代文人隱士在詩中所描述的那種 ‘‘榆柳蔭後簷, 桃李羅堂前。 ’’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源水看花入, 幽林采藥行’’的生活。 然而這樣的性子對我來說是福也是禍。 一方面對此類詩歌求知若渴, 借他們的文字來得到心靈上的慰藉, 讓自己在塵世的喧囂中, 儘量守住自己的本心, 恪守自己的原則;而另一方面卻也成為了自己遇事退縮的一個藉口: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也不求大富大貴,

那自己何苦折磨自己, 算了吧。

前段時間有幸遇到一位很優秀的朋友, 他給我分享了很多。 但印象最深的是‘‘我也不喜歡我現在的生活, 但我這麼努力是為了什麼?我想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 當我有足夠的能力去養我的家庭以後, 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才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臨了,

他補充了一句:你想要出世, 便得足夠入世, 別讓它成為你逃避和懶惰的藉口。

入世易, 出世難。 史上眾多的文人騷客, 想隱居的人不在少數, 但真正能成功的人有多少?不為

五斗米折腰, 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能力的情況下。

當我們有足夠的生存能力和履行好自己應盡的義務時, 出世才變得有可能。 而不是借出世之名, 使之成為一種固步自封的藉口。 況且, 出世不是一種狀態, 而是一種心境。 古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真正的出世是一場心靈的修行。 小隱隱于林, 大隱隱於市。 出世, 我們大多片面的追求著形式, 卻忘記了它的實質。 佛語有雲: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只要有心, 哪裡都是修行。

出世不該成為我們逃避現實的藉口。 相反, 想要出世, 首先得學會入世。 當自己足夠優秀時, 再來談論出世與入世或許又是一番不同的感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